徐圣芳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城鎮化進程正在快速推進中,而這不僅提高了農村的經濟水平,還給農村小學的德育管理帶來較大的影響。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能夠重視德育教育,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具備較高的道德修養,成長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小學德育管理的困境,并提出幾條解決之路。
關鍵詞:城鎮化進程;農村小學;德育管理;困境
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給農村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也影響到德育教育。城鎮化影響到人們的思想觀念,貧富差距逐漸增大,生活環境也發生較大變化。在此情況下,農村小學德育教師需要分析和研究開展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從整體的角度不斷優化德育教育工作,通過開展多樣化德育教育活動,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還需要將少先隊的作用發揮出來,促使學生能夠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1 城鎮化進程農村小學德育管理的困境
首先,從德育觀念的角度來說,城鎮化加快了社會的轉型,無論是教師的思想觀念,還是家長的思想觀念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隨之受到一定的影響。道德秩序正在逐步發生變化中,農村里的倫理秩序也隨之發生一定變化。在尚未構建全新道德價值體系的背景下,法制建設也未能緊隨建設步伐,這就導致農村中出現了較多道德缺失的問題,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給德育教育帶來消極影響。
其次,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城鎮化使得農村地區的貧富差距日益凸顯。部分農村居民在第一時間抓住機遇,從而獲得了更多的經濟效益;部分農村居民未能抓住機遇,仍舊依靠農業進行生存。而這種情況就會導致德育問題的發生,如孩子出現偷竊行為、攀比行為、沖突行為等[1]。
最后,從生活環境角度來說,在城鎮化背景下,社會流動性逐步增強,這就導致小學階段的學生開始接觸更多多樣化的生活環境,生存際遇也具有一定的差距。農村小學的學生也逐漸開始接觸網絡,其非常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逐漸產生消極情緒,并且這種情緒清除的難度較大,也給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較多消極影響。
2 城鎮化進程農村小學德育管理出路分析
2.1 改革和創新德育教育工作
面對城鎮化加快的情況,農村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定位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從民主化、城市化以及農業現代化,重視現代德育教育思想、理念的傳播,不斷優化和完善德育教育工作。改革和優化德育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既包括內容方面的改革和優化,還包括方法的調整。從內容的角度來說,需要教師能夠格外重視誠信道德、現代公民意識、網絡道德等;從方法的角度來說,需要教師能夠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優化和完善德育教育的方法,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能夠從他人處積累更多德育教育的經驗,同時還要全面了解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身心發展規律,構建出一個具有開放性、信息性的德育教育。
2.2 提高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
農村小學德育工作者需要正確全面分析和了解城市化進程,了解其所帶來的影響,了解當前農村發生的變化,尤其是不同價值觀對學生帶來的影響[2]。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如今快速變化的情況和時代,重視德育教育,切實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使其能夠具備科學的選擇能力,擁有較強的道德判斷能力,使學生無法在當前社會中逐漸迷失自己。例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多樣化的主題活動,如“如何看待網絡交友?”、“應不應該扶起摔倒的老人?”,讓學生能夠了解和掌握正確的道德觀念,正確看待社會中存在的各種道德現象,切實提高學生選擇能力和辨別能力。此外,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學會擺脫老年人的傳統思想束縛,而這就需要促使學生能形成良好的獨立人格。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同時還需要提高其公德意識。
2.3 借助少先隊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少年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對學生道德思想、品德品質產生積極影響[3]。因此,德育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認識到少先隊的特殊性,增強其影響力,發揮其原本的功能和作用,經常開展多樣化的德育教育活動。例如,農村小學需要創設“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同時還需要滲透衛生、文明、禮貌等方面的內容,促使學生能夠逐漸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3 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德育教育受到城鎮化的影響,出現了較多的教育困境。德育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需要認真分析當前的現狀,了解城鎮化帶來的影響,摸索最佳的德育教育方法,開展多樣化的德育教育活動,發揮少先隊的特殊作用,培養出更多具有較高道德修養的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歐加剛.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小學責任教育的探索實踐[J].小學教學研究,2019(20):13-16.
[2]傅思琪.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學校德育環境的優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3]郭錦添.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小學德育的難點與突圍之道[J].課程教育研究,2019(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