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寰 周嫻



摘要:基礎設施PPP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于有一套合理的風險分擔方案,首先建立PPP項目風險分擔評價指標體系,進而構建基于熵權法和灰色關聯分析的PPP項目風險分擔模型。使用熵權法確定指標權重,克服了專家判斷主觀性過強的問題;引入灰色關聯分析的思想,通過計算灰色關聯度得到PPP項目風險分擔比例。最后通過案例驗證模型有效性,為制訂合理公平的基礎設施PPP項目風險分擔方案提供參考價值。
Abstract: The key factor for the success of infrastructure PPP projects is that there is a reasonable risk sharing plan. Firstly, the risk shar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PP projects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PPP project risk sharing model based on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is constructed.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which overcom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pert judgment is too subjective; the idea of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introduced, and the risk sharing ratio of PPP project is obtained by calculating the gray correlation degree.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the case,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reasonable and fair infrastructure PPP project risk sharing plan.
關鍵詞: PPP項目;風險分擔;熵權法;灰色關聯分析
Key words: PPP project;risk sharing;entropy weight method;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F299.24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13-0057-03
0 ?引言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指在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方通過多種合作方式提供公共基礎設施的模式,其收益來源于三種途徑:用戶付費、可行性差額補助和政府付費。根據運作模式,PPP項目可分為服務外包、特許經營和永久私有化,目前,中國的PPP項目主要采用BOT特許經營模式,占比70%以上[1]。
2014年以來,國務院和有關部委積極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進PPP模式,地方政府積極跟進并啟動了各類基礎設施PPP項目。PPP模式的普及推廣是符合公用事業建設領域現實國情的必然選擇,現階段社會大眾日益提高的公共物品需求與相對滯后的公共物品供給能力之間形成了基本矛盾;而另一方面針對地方債務風險,中央政府展開系列治理行動,剝奪地方平臺公司的政府融資職能,嚴禁地方政府通過企業舉債或為企業債務提供任何擔保,并要求地方政府盡可能地控制、轉化債務,減輕總體的負債規模,這樣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缺口無法得到滿足[2]。由此,具有能夠借力社會資本擴充資金來源;能夠引入市場競爭以提高投資和服務效率;能夠減輕債務壓力、轉化存量債務、控制負債規模等諸多優勢與強大潛力的PPP模式是滿足快速城鎮化建設背景下巨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投資需求的絕佳選擇。
PPP模式取代政府傳統投運模式提供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關鍵是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方間的“合理優化的風險共擔”機制,即通過風險轉移給最可控的一方來合理分配風險[3]。在“讓專業人士干專業事務”的原則下,公共部門盡可能承擔起自身優勢的相關風險,私營部門也會按其相對優勢承擔較多的、甚至全部的管理職責。因此,項目風險分擔研究對PPP模式推廣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1 ?基礎設施PPP項目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基礎,只有識別出影響PPP項目的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才能進行下一步的風險分擔。本文通過對湖南長沙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安徽安慶市外環路工程PPP項目、河南洛陽市市政道橋PPP項目、河北唐山市灤縣赤曹線灤州至青坨營段工程PPP項目、浙江麗水市麗陽溪水系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云南大理市洱海環湖截污工程PPP項目、湖南永州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江蘇南京市城東污水處理廠和仙林污水處理廠PPP項目、安徽池州市主城區污水處理及市政排水設施PPP項目、山東臨汾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河道治理PPP項目、海南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PPP項目、江蘇鎮江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等近2年來財政部公布的一批PPP示范項目的風險總結和對近10年來國內外關于PPP項目風險因素識別文獻的總結,將PPP基礎設施項目風險劃分為全過程風險和階段性風險兩類[4]。
全過程風險,是指基礎設施PPP項目全壽命周期各階段均可能發生的風險,主要分為政治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自然環境四大類[5],具體的風險因素見表1。
階段性風險,指僅存在于項目全壽命周期包括決策、融資、建設、運營四個特定階段的風險[6],具體的風險因素見表2。
2 ?基礎設施PPP項目風險分擔模型
2.1 PPP項目風險分擔方法
目前國內常用的PPP項目風險分擔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調查問卷和專家訪談對各個風險因素分擔進行定性評價,缺點是受限于專家主觀意識太強且不容易得到精確的風險分擔比例;另一種是構建符合PPP項目風險分擔特點的博弈論模型進行數值求解,這種方法一般能得到精確的風險分擔比例,但是模型的假設條件繁多且決定數值計算結果的參數設置主要憑借經驗和大致估計,這些因素導致這種方法實際運用起來有很大局限性[7]。
基于此,本文嘗試結合上述兩種方法的優點,采用了熵權法與灰色關聯分析法相結合的風險分擔方法。灰色關聯分析法是灰色系統分析方法的一種,是根據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似程度,亦即“灰色關聯度”作為衡量因素間內在聯系緊密程度的一種方法。借用這種思想,我們需要先構造PPP項目風險分擔指標體系,然后運用熵權法客觀合理的確定各指標具體權重,最后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得到各風險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兩方的關聯度大小并以此確定具體的分擔比例。
2.2 風險分擔指標體系構建
根據基礎設施PPP項目的特點并結合現有的研究成果,提出衡量基礎設施PPP項目風險分擔合理性的兩大指標:風險認知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8],得到兩級PPP項目風險分擔指標體系,見表3。
在運用熵權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階段,首先由來自于不同背景(包括政府和社會資本方)的PPP項目專家對政府和社會資本方兩個風險分擔主體的各風險分擔指標一一進行打分,專家針對指標打分時分為1、3、5、7、9五個程度依次遞進的等級,樣表見表4。
2.3 指標權重計算
①建立評價指標矩陣。有6個評價指標,2個被評價方,故建立評價矩陣X,此矩陣中Xij表示第j個被評價方的第i個指標(其中i=1,2…6;j=1,2)。
4 ?結語
PPP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于有一套合理的風險分擔方案,但在現實中,作為相關法規的制定者,以往的基礎設施PPP項目的政府部門總是試圖將更多的項目風險轉移給社會資本方,這樣就導致雙方曠日持久的的前期談判協商,導致時間以及金錢的浪費。因而,客觀評估PPP項目整個生命周期的潛在風險,鼓勵PPP項目利益相關人識別風險,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基礎設施PPP項目風險分擔機制十分重要。
本文分析比較了兩類PPP項目風險分擔方法,綜合其優缺點,構建了基于熵權法和灰色關聯分析的PPP項目風險分擔模型。引入熵權法確定指標權重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過于依賴專家主觀意識的問題;借鑒灰色關聯度的概念,求出政府和社會資本方與理想風險承擔狀態下的關聯度,得到具體精確的風險分擔比例,相比較定性評價,定量的分擔比例有較大的應用與參考價值。
基礎設施PPP項目的風險分擔研究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確定政府與社會資本方之間的風險分擔方案后,他們與包括貸款方、供應商、運營商等第三方間又會進行風險轉移,這是今后進一步的課題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柯永建,王守清.特許經營項目融資(PPP):風險分擔管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白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PPP模式應用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2.
[3]鄧小鵬,華建革,李啟明,李先光.PPP項目風險分擔方式研究[J].建筑經濟,2008,12:62-66.
[4]JS,Pramudawardhani D.Cross-country comparisons of key drivers,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and risk allocation fo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5, 33(5):1136-1150.
[5]霍麗偉.PPP項目的風險分析與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10.
[6]黃恒振,周國華.公私合營(PPP)項目風險再分擔問題研究[J].建筑經濟,2015,10:17-20.
[7]邢邦寧.基于PPP模式的城市軌道交通設施項目風險分擔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2015.
[8]郭艷.高速公路PPP項目風險分擔及收益分配研究[D].安安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