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軍
摘 要:高中生物作為高中課堂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同人類的現實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是學生研究生命現象以及運行規律的一項基本途徑,對提高學生的珍愛生命意識和環保意識等都大有裨益。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通過生物課程的學習,對生物技術的研究,有利于人類的自身發展進步。在高中的實際課堂,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是提高生物學科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高中生物;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生物學科研究的對象一定程度來說具有生命的意義,但是就往日的課堂教學出現的問題來看,是死板教學,失去了活潑有趣的教學內涵,課堂教學的效率就無從談起。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里,順應時代發展的教學方法必須要有所調整,以學生為出發點,講究方法策略,做到在有限的課堂釋放出有效的教學質量。
一、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問題現狀
1.互動形式過于古板
高中生對事物的性質特征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喜歡發表自己不同尋常的看法[1]。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里,教師都站在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地位,在新課程改革的洗禮下才漸漸變換教學方式。但是,一朝一夕的習慣更改過來并不容易,即使在有效課堂的促使下,教師把和學生互動納入教學方法,最常用的不過是提問。然而這種古板的互動方法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一問一答的教育下無法展示出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課堂效率就無從說起。
2.教學綱要理解不透徹
高中的生物雖然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但是相比其他科目的重視程度卻不一而足,有些教師自己沒有理解透徹就貿然給學生上課。生物學科包含的內容豐富,整體構架的分支較多,沒有系統理解課程重點就會形成偏差。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感受到的就是毫無條理章節的學習,味同嚼蠟般的學習影響了對生物知識的消化吸收。
二、實施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的策略
1.生物教師鉆研教學,科學備好課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好的教師的重要性從這句話里可見一斑。優秀的課堂都有一個共通之處,那就是優質的提前備課。教師必須在透徹了解教材的基礎上才能進行下一項的教學,不斷鉆研所教內容,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切實備好課,有效的教學才能發出炫目的光彩[2]。例如,教師要準備進行高二生物必修一的第六章第三節《細胞的衰老和凋亡》的備課時,首先查找一下本節在高考中的應用比例、難題的分布情況,再著重看一下知識點集中在什么地方,明確教學重點。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探究,本節適合用什么方法,用此方法能否有效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等,只有全面的備課,才能有備無患,為有效課堂做準備。
2.運用現代科技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應用于各個領域極大方便了人類的生活和學習。特別是多媒體在課堂中的應用,聲音、圖畫、視頻等多種模式的輔助教學,極大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詮釋了生物世界的奇妙之處。例如,在進行高二生物必修三的第一章第一節的《細胞生活的環境》教學時,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不同細胞的結構特征展示,并且制作了一個大自然的小視頻,各種蟲子、樹葉、人體的細胞進行了一個對比,讓學生在視頻的介紹中思考不同的環境特征,學生積極進行思考,有效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
3.開展身臨其境的情景教學
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進入有效課堂的關鍵所在,讓學生進入課本內進而近距離地感受內容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大法寶。感同身受的教學在于老師合理開展教學內容,創設情景,讓知識在學生之間自然流淌,不經意間就抓住知識要害,理解和消化吸收知識就相對簡單的多。例如,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一課時,教師在課前提出問題:“如今的孩子為什么跟以往年代的人長相差別這么大呢?”“現在丟失孩子是社會上關注的熱點所在,如果你是人民警察,你找到一個孩子,又是怎么同他的父母確認呢?這樣的依據是什么?”在教師的連續提問下,同學早已開始了熱烈的討論,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在設定的情景里無法自拔。緊接著,教師順利展開染色體、蛋白質和DNA的講解,學生在原有的情景模型下很快就能理解。
三、結束語
生物學科內容的廣袤猶如點點繁星,每一顆都有它特有的光華。高中生物涵蓋了生物系統的冰山一角,但是這特有的一角仍然值得教師鉆研不止,為生物技術的探索輸送一批優秀的人才。教師要有學無止境的精神,不停審視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規避這些問題,用富有生命力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向有效課堂的質量進軍不止。
參考文獻:
[1]王川.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6):153-154.
[2]李成芳.高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實踐及研究分析[J].考試周刊,2018(47):16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