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瑞鴻
【摘要】中職學校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搖籃,其中,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更是一個應用型較強的專業。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但是就市場發展趨勢看,高級別的電工電子類專門人才,如技師、高級技師仍然極其緊缺。
【關鍵詞】電工電子:教學;提升;方式方法
面對過去幾年中職電工電子學科生源不足,教師隊伍滯留不前,教學設計采用傳統式的種種不足,學校與教師應當適應新時代、落實新定位、邁向新目標,突出教學的針對性、靈活性、實用性,抓住重點、主攻難點,著力解決中職電工電子教學與國家改革發展不適應的突出問題,致力于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目前中職電工電子專業的生源出現回暖現象,未來可能出現井噴式發展。有些學校推出針對目前社會需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推進產教結合和校企合作,積極開展“訂單式”培養。我們電工電子專業師資隊伍,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解放思想觀念,更新發展理念,打破傳統模式,不斷拓展教學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更好地服務社會。
一、目前中職教學基本現狀
中職學生普遍基礎比較差,學習的積極性比較被動,盡管教師盡心盡力教,但是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導致對專業學習信心不足,遇到難點缺乏深入研究的興趣,甚至出現混日子的思想,消極心態對電工電子教學的有效開展形成了一定的負面因素制約。需要扎實開展就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幫助學生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提高就業質量。
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分析社會形勢,目前各行業急需實用型人才和技術性人才,所以應消除學生內心的消極想法。要使自己在當今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與眾多的大專生、本科生競爭,就必須突出中技生的特點,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必須學好本專業的課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有條件的要考取本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并根據自己的需要,考取其他專業上崗證,掌握多門技術,為將來就業創造更多條件。
增強學生準確定位:中職生是技能型人才而非高學歷人才。廣大的中專生應該明白:自己的文化知識不比高中生好,專業水平不比職高生強,勞動技能不比技校生多。中專生的特長是綜合能力、獨立處事能力和理解創造能力較強。因此,切忌擇業過于理想化。還可以運用本校成功的畢業生案例作為鮮活的素材,以學生身邊的人來教育他們,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確定學習目標和方向,以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二、影響和制約教學質量的突出問題及原因
電工電子學科是一門實踐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學生既要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點,更要掌握操作技能。電工電子專業相對其他專業比較枯燥、單調,傳統教學中注重將教材知識點灌輸到位,較少考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參與性。加之部分教師的電工電子教學設計沒有充分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學生雖然理論知識掌握較為扎實,但是實際操作能力卻沒有同步提升,這與實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背道而馳。需要從改變單一的板書授課方式,理論聯系實際出發提升學生的興趣,用淺而易見的方式講授深奧難懂的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陛。例如,用教學教具實物演練,增強直觀陛;再通過實物教學,老師從中進行適當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問題,不僅能夠提高自我成就感,同時也能夠培養實踐能力的創新。最后運用當前比較先進的科學技術,多媒體技術及網絡技術,抓住學生的眼球,將其在中職電工電子教學中應用知識匕得到有機拓展,突破教學中的一些要點難點,加強師生之間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三、提升教學質量的主途徑
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是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關鍵。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全面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堅持和完善理論學習制度,創新理論學習的方式和載體,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和思想政治素質。推動教師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了解國情、社情、民情。開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建立教師思想狀況定期調查分析制度,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困難相結合,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教師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遵守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幫助和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培養力度。隨著社會發展事業的不斷進步,加強電工電子專業師資隊伍的培養,直接關系到教學的質量。首先,要優化教師結構,鼓勵教師報考自學、脫產進修、跟班學習、在線學習,充分發揮教師在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陛、創造眭,嚴格執行教師資格和準入制度,提高教師任職學歷標準、品行和教育教學能力要求,積極探索符合不同學段、專業和崗位特點的教師招聘辦法,充實專業師資隊伍力量。
改革中職教學模式。完善重師德、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的教師考核評價標準,探索實行學校、學生、教師和社會等多方參與的評價辦法,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堅持培養與引進兼顧,教學與科研并重,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專業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開門辦學與服務社會相結合,突出職業教育特色,突出能力培養,從多方面培養學生一技多能,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質學科領軍人才和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創新團隊,努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