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偉
摘 要 新課程實施初始階段,數學教學有成功也有不足,這些不足的出現使得數學課堂出現低效教學,如何改變現狀使每節課都成為有效教學,這是我們一線教師關注的課題。本文從發揮學生主體、建立全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嘗試多樣化的評價手段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 新課程 初中數學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
有效教學是指通過教育者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獲得包括知識、智力、情感、創造力、思維與實踐能力等全方位的最優化發展,它是為提高教師的教育效益,強化教學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化教育理念,它直接指向學生的最優發展。確定這一教育理念,就是要在教育過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減少無用功,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要徹底改變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聽”會的,而是靠“做”會的,只有動手操作和積極思考才能出真知。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要強調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的例題,不要由教師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師寫出。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學生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律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這是教師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師只是起指導作用,每一個學生都有一種獨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當強的獨立學習能力。現行教學改革要求改變單純接受式學習,講究從“一刀切”教學向關注個體差異的教學轉變,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學習、自主學習顯得更加重要。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培養自主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將是我國現代教育和未來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目標。
2摒棄傳統教學觀念,建立全新教學理念
在教學中,改變以往課堂教學中的主角角色,將要講述的內容為自己編好“劇本”,然后自己在講壇上盡情演繹,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現在是給學生編好“劇本”,為學生創設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充當主角,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演繹,自主、合作地獲取知識。事實證明,這一教學理念的實施,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大大提高。如在“有理數加減運算法則”的教學上,常規的教法是通過“向東、向西的連續走動幾米,最終是向東或向西走了幾米并結合數軸總結出有理數加法法則,然后再學習有理數減法轉化為加法的法則,最后各自按法則計算”,而大家很清楚,課本上的有理數加法法則對于剛升上初中的學生來說是很繁、很難的:確定和的符號要分同號、異號,異號的還看絕對值誰大;確定和的絕對值又要分將兩加數的絕對值是相加還是相減。這里學生存在著幾大困難:首先,“絕對值”是新學知識,學生并不熟練,還要要求學生用“絕對值”來總結出加減法則更難。其次,法則分類復雜:類中再分類。因此,學生要運用法則計算很難,不要說理解法則,就是要記清楚法則也不是易事。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采取用學生所熟悉的“輸贏球”的模式去讓學生學習這一主干內容:堂上讓本班學生與鄰班學生代表以足球賽的交戰雙方,用正、負數表示上、下半場及全場的輸贏球數,通過若干有代表性的案例的計算,學生很容易理解和體會到:上、下半場一贏再贏或一輸再輸,結果必然是贏或輸得越多(數字累加);有輸有贏用輸贏抵消也很容易得出結果。有理數的加減法用“輸贏球”去理解算理,學生很易理解和掌握。
3由問答式教學向學生合作學習方式轉變
傳統教學的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師問生答的問答式教學。教師問得淺顯直露,無思維價值,探索的空間太小,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師問生答,似乎是啟發式教學,實際上是灌輸另一種表現形式。久而久之,學生就懶得思考,從而導致其發散性思維、求異思維、探索性思維就泯滅了,哪里還有創造能力?在教學時如果能讓學生一直處于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猜想,進行實驗等問題狀態之中,學生就能用不同的眼光觀察事物并發現問題,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形成獨特的個人見解。學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現自我的強烈欲望,才會在不同意見或見解的相互碰撞中產生創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創意的做法或觀點得到他人的認同而產生強烈的心理滿足感與成就感,才能在學習互動的過程中學會競爭與合作,增強團隊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敢爭論,充滿著求知欲和表現欲。在“以學論教”的今天,結合一些具體案例,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4改變評價方式,嘗試多樣化的評價手段
改變單純以成績高低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的傳統評價手段,逐步實施多樣化的評價手段與形式: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又關注學生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又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我所任教的班級學生生性好動、任性,自制能力比較差,容易形成雙差生,為此,我在反復教育的基礎上,注意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并給予及時的表揚與激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如王鵬同學平時不太安份,但數學測評做得比較多,我及時在我所教的兩個班中表揚了他,使其感到不小的驚喜,在之后的學習較為積極。班里學生有好幾個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弱,我反復強調會與不會只是遲與早的問題,只要你肯學。同時,我加強課外的輔導,想辦法讓他們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以上幾點是我在新教材的教學實踐和學習時的心得。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應該盡快成長起來,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難,要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讓實踐之樹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