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承擔著人才培養的重任,教師的思想素質、職業道德直接關系到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而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就是要加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文章立足于高校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新時期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針對當前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現狀和存在問題以及成因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為高校青年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而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和實踐者,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與人才的質量緊密聯系。面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發展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對于促進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和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一、新時期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青年教師對在校大學生影像深遠
新時期,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校教師隊伍逐漸擴大,青年教師在教師隊伍中占據著重大的地位。而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其思想政治素質對學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師的職業道德和政治態度對學生的健康生長具有引領作用。在高校教學科研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他們的言行舉止、理想信念、思想觀念都對學生產生間接的教育作用。可見,青年教師是推動學校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黨中央對高校教師思政工作高度重視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發表講話,并鼓勵廣大教師爭取做一名“四有”好老師,并堅持把“有理想信念”放在好老師標準的第一位。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將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實到教學科研活動中;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的講話中再次強調,要讓教育者先受教育,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才能很好地指導和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三)高校是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
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隨著我國開放式教學的不斷深入,一些西方意識形態觀念也趁機而入。為此,高校需要有目的地對青年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其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自覺抵制西方不良社會思潮。加強青年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夠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很好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做好一些教學活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部分高校對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不夠重視
很多高校在青年教師的培養和考核的過程中一味地注重科研和教學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受重視,常常以形式主義、完任務的心態去開展和執行一些思想教育活動,甚至出現編造思想教育活動經歷和檔案的現象。上行下效,上面不重視,下面青年教師則更加不放在心上,只關注自身利益相關的事情,對思想政治教育毫無積極性,主觀上的不重視是影響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最大的絆腳石。
(二)部分青年教師在職業和奉獻精神上有所欠缺
很多青年教師在剛開始從業成為教育工作者的時候可能還沒有真正打算投入到教書育人這項偉大的事業中去,這些青年教師在職業和奉獻精神上還有所欠缺,對于這些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因為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教師所需的職業素養和奉獻精神,這樣會導致他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上心、態度不積極、對學生冷漠,極大的影響教學質量,甚至有損教師形象。
三、造成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現狀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我國經濟和文化建設得到飛速發展,在黨把全國人民思想統一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路線上的同時,社會上也紛紛涌入眾多西方思潮,其中不乏一些激進錯誤的思想,在社會上鼓吹急功近利、金錢至上的社會風氣,詆毀和污蔑我國所推崇的正確的價值和人身觀。這些魚龍混雜的社會意識形態,加之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帶來的各方面社會壓力和激烈競爭等社會矛盾,很容易打擊和蠶食高校青年教師的崇高信仰。
(二)高校因素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沿,青年教師和高校學生往往是新思想新思潮最活躍最先行的實踐者,如不好好引導,也是最易被西方錯誤思想所誤導和控制的,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但現實中有些高校并沒有建立完善的科學的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甚至個別高校都不能滿足教育部門最低要求的政治理論學習,在教育模式上也一成不變的保持傳統被動的方式,填鴨式的灌輸社會主流思想,效果甚微,缺乏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和管理考核體系。
(三)個人因素
高校青年教師大多數是從未走出過象牙塔經歷過社會洗禮的年輕人,他們處事經驗不足,也缺乏對現實社會足夠的認知,有些思想覺悟尚未完善,甚至可能會有些偏激。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壓力,這些思想認識還不夠成熟的青年教師可能會產生負面情緒和想法,對思想政治教育不上心,忽視提升自己的政治覺悟和素養,易被一些錯誤思想所左右,甚至動搖自身的理想信念。
四、解決高校青年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和方法
(一)理論教育與實踐相結合
改善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切實有效的辦法是在社會實踐中多運用理論灌輸的知識,理論聯系實際,用理論知識來指導實踐完成社會活動,在實踐活動中驗證和強化所學到知識。一方面,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從系統和結構上規劃好政治教育體系,把愛國主義、師德培養、社會公德和奉獻精神等先進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作為核心內容,不斷地灌輸給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另一方面,高校應定期地組織一些與之相對應實踐活動,如革命老區考察學習、先進教育工作者表彰慰問、義工、扶貧和助教等,實踐活動后組織心得分享會。通過這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青年教師加深對社會的了解,讓他們道德品質得到熏陶,從而堅持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樹立崇高的理想。
(二)建立個別引導與全面規范教育相融合的政治教育體系
首先,在青年教師隊伍中個人的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是存在差異的,成長和所處的環境也因人而異,所以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和對待事情的態度上也會有所偏差,針對這些個別的獨特的案例,在政治教育中應該單獨引導、疏導和教育,以單獨溝通和非正式談心為主,切勿實行一竿子打死的方式,在公共場合教育,以免適得其反。其次,高校青年教師普遍較為年輕,社會閱歷少,思想活躍,立場還不夠堅定,易被社會不正之分所影響,這是個共性問題,因此,也要加強全面規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合理的政治教育體系,要適時學習黨的最新思想,借助網絡、電視和報刊印刷資料等方式正面宣傳,利用正確的輿論引導青年教師,防止他們被國內外錯誤思想所利用。只有全面教育和個別引導相結合才能真正做好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強化管理和溝通,嚴抓教師隊伍的思想建設
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大部分在思想上和表現上是積極的,但也會有少數教師在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上本來就有所落后,或者是在后續工作過程中消極對待政治教育,受外界影響而思想落后或產生了偏差,對于這些青年教師,應該以思想教育糾正為主,對情節嚴重,影響惡劣者應及時剔除教師隊伍。因此高校在教師的選擇和培養過程中,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思想和道德素養標準作為政策約束。在人才引進的過程中,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第一位,在師資管理上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在教師上崗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崗前培訓;在日常教學和科研過程中要把思想建設納入到日??己梭w系中去,思想政治建設要體現在各個級別的制度和章程,以對教師隊伍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勵和管束作用。只有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才能更好地開展和實施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五、結語
青年教師作為高校教育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新時期,我國教育發展也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需要從實際出發,著力提升工作實效,不斷強化教師思政教育。
參考文獻
[1] 馬欣,仝澤民.新時期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04):228-232.
[2] 齊斌.談新時期對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2(06):91-92.
基金項目:文章系2018年度濟南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高校青年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NSK18C16。
作者簡介:萬麗麗(1985.08- ),女,山東濟南人,本科,齊魯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