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菊?包演文?高佳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有關大數據的經濟價值被不斷發掘,并且應用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要將大數據運用于資產計價中,是一個長久的問題和需要研究的方向。筆者對結合大數據特征,對大數據在資產計價中的問題做出研究和討論。
目前,大數據在各個平臺應用較為廣泛,各個企業也將大數據系統運用在管理之中。在討論大數據資產計價的問題中,同時也思考大數據資產計價所帶來的問題和影響。并且對大數據資產計價做出一定的構思,為了以后對相關大數據研究作出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大數據資產計價
(一)大數據處理的優勢。大數據資產相對于其他處理方式較為類似。大數據資產的初期按照內購和自行開發等途徑來進行分類,而大數據資產的內涵是由企業或者數據產生的,能夠為企業帶來實際的價值和利潤。一切可以變為數字化的數據,都可以歸結于大數據資產之中,例如用戶信息,影片,文字,數字等等。隨著生活的發展和改革不斷創新,數字化的生活慢慢取代了物理形式的組織,越來越的數字化產品的誕生。隨著數字化的發展,電子資產也變得越來越多,尤為重要。同時也會給企業帶來實際的資產收益和數據資源。
(二)大數據的特點。數據不像其他物理層次的物質,它具有很多特性,并且將數據本身作為原材料,作為物質的本身。大數據是非常有特色的,首先大數據具有可分享性,能夠進行分享和利用,可以用作企業的管理當中。第二,作為信息越被利用的次數越多,那么信息的價值就會越大。這就充分的體現了大數據的優勢,信息在大數據中廣泛分享,將信息的利用次數最大化。第三,假如信息越精確那么利用的效果就會越好,那么利用次數就會越多,這也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第四,不同的信息可以相互結合,變成更加有用更加準確的信息,從而大大提升信息的價值。第五,為了信息的準確性,必須仔細核查信息的真實性,并不是信息越多越好,無用的信息反而會導致信息自身價值的下降。
(三)大數據信息的利用。如今,大數據的利用相當廣泛,許多企業的大數字的資產來源于自身的積累,如一些大企業會積累客戶的數據和信息。例如網易云音樂會通過大數據得到用戶喜歡的類型從而更好的推送,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但并不是所有大數據都會為企業帶來盈利,不必要不準群的信息反而會影響企業的資產。可以按照大數據體量的標準將其分為可資產化的大數據和不可資產化的大數據,從而計量大數據的資產情況,對其進行下一步的細分。
二、大數據的計價原則
(一)采用基礎計量模式。在采用基礎計量模式下,我們同時可以得到資產可以分為投入價值和產出價值,分別包含有先行成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和現行市價,可變現凈值。企業會為了獲得最大的收益和經濟利潤會對大數據的模式進行分析和討論,而采用基礎計量模式會更加方便的進行決策和討論。
(二)現金流量計量模式。我們知道,大數據作為近10年以來冉冉升起的一顆紅星,占據著市場非常大一部份資源。但是我國對于大數據信息的交易系統還不夠完善,存在著很多的漏洞。大數據的交易很難找到等價的產品進行交換,也難以估計大數據產品的實際價格。固采用現金流量的計價方式固然無法很好的解決大數據的計量問題。
(三)大數據資產的后期計量。由于大數據信息的更新換代速度較快,大數據資產的跳躍性也非常大。很多大數據信息如果不能及時被利用很有可能就會被市場所淘汰,不具有時效性。所以在處理大數據信息資產問題是,更應該結合市場的實際情況,不能擅自抬高價格,造成信息價值虛高。企業人員需要時刻關注市場大數據資源情況,具有高度的明銳性。 通過現值來判斷未來是否會產生差異性,若大數據的賬面價值高于現值,那么就需要準備減值的方案。企業的財務人員隨時注意財物政策,市場率的變化,從而確保大數據資產的可靠性。
三、大數據計價所帶來的影響
(一)對資產成本的影響。對于處理大數據來說,需要花費一定的資金。在整理收集過程中會形成對大數據的一定的資金,同時會產生一定必要的支出。數據的資產成本又是影響價值的重要因素,如果說數據資產越大那么所帶來的利潤就會越大。但在追求數據資源的同時,也會產生相應的費用,從而導致費用的提高,成本的增長。大數據資產的處理方法應一致,不得隨便改變,以免發生損壞,造成企業損失,從而保證大數據的可靠性。
(二)大數據資產的損毀。我們通常知道,大數據一般儲存在計算機中或者云端,如果客戶端或電腦終端出現問題,那么導致大數據資料的損毀。企業對于這種情況的發生應準備應急措施,確認損失,將相同比重的減值準備進行轉移。對于大多數企業運營存在對于數據的單獨控制,企業通過大數據從客戶那里獲得盈利,從而更加重視大數據的處理,防止大數據的損毀。
四、結語
大數據的處理方法已經成為企業的新理念,大數據資產計價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再次我們談論了大數據所帶來的影響,跟我們引發的思考,大數據處理的獨特的特性,同時分析了大數據資產計價的影響因素。大數據資產計價受數據成本,時間,容量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