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馳中
摘? 要:體育承擔著增強學生體質、健全學生人格、錘煉學生意志、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享受樂趣的責任。然而,由于現在的學生們,學習壓力大,學習任務重,一整天都坐在座位上埋頭苦讀。再加上現在環境污染嚴重,空氣質量不高,學生缺乏室外運動的條件。且學生越來越懶惰,不愿意進行體育運動,活動量、活動時間都大幅度減少,導致學生身體素質差,各種病癥相繼出現。而且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也存在很多問題,最突出的就是體育學科各年齡段課程有效銜接不好,學生在不同年齡段學到的體育內容都不確定,且沒有銜接性,學生體育技能五花八門,但沒有一種自己擅長且經過訓練的體育特長。下面就來說說當前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及其應對策略。
關鍵詞:四位一體? 初中體育? 實現途徑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089-02
“四位一體”教學模式主要以增強學生體質、健全學生人格、錘煉學生意志、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享受樂趣為主。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主要就是體育課程設置銜接性不足,小學、初中、高中各階段體育教學課程設置沒有一個硬性標準,什么階段該學什么并沒有清晰的規劃。導致學生體育學習“泛”而不“精”,學生無法學習到系統的體育知識,對于體育技能也沒有規范化、持續化的訓練。且由于升學壓力的影響,體育課時普遍遭到壓制,這使得本來上課時間就有限的體育課變得更加少,學生沒有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學生體育學習效率低下。教師要想踐行“四位一體”教學模式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目標,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要采用一體化的體育教學課程,提升體育課程教學質量,促進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的地位,最終實現“四位一體”教學模式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目標。
1? 轉變教學理念,結合學生運動特點
體育不僅是單純的體力運動,它也能鍛煉人的大腦思維。學生經常參與體育鍛煉,有助于學生反應靈敏度的提升。但是現在上體育課,基本都是戶外課,幾乎不上理論課,即使是教授基本知識,也是在戶外課上三言兩語一筆帶過;學生在戶外課上比較活躍,場地又空曠,教師的理論知識講授效率并不高。教師要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以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為主,同時也要考慮體育理論知識、體育文化的滲透與傳播。教師可以開設體育理論與文化課程,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傳授體育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知識、體育文化等,讓學生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升了學生體育的整體素養。
教師要注意,在進行體育理論與文化課程時,不要按部就班、中規中矩的進行體育理論與文化知識教學,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失去興趣;在選取教學內容時,也要選擇有助于學生實際的體育運動。教師在授課時,要結合學生的運動特點、心理特征來進行教學,例如,學校要去參加某大型運動會志愿者活動,學校要增設相關運動的基本知識、評判標準、體育文化等相關知識的學習,可以是模擬現場教學,也可以是課堂教學,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務必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能夠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在參加活動時做到心中有數。
2? 采取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
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不用只靠課堂模式來進行體育鍛煉。如,教師可以組建課外體育活動組織如社團一類的,將喜歡體育運動的學生聚集起來,可以互相交流體育心得,也可以一起參加體育活動,讓學生有機會能在課堂之外接觸并深入學習體育知識技能,增強體質,鍛煉意志。
教師要注意,體育社團建設是為了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加入體育社團是為了在社團中,能自主的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運動,學習自己想要學習的體育知識技能。體育社團不僅能拉近社團之間有相同愛好的成員之間的距離,讓他們互相交流體育運動的技巧和經驗,也能讓成員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到體育知識。學生可以在專業的體育教師的指導下,組織一些體育項目的競技或者體育運動活動等,鼓勵成員積極參與,進而達到增強體質、享受樂趣、錘煉意志、健全人格的要求。
近年來,很多學校都設有小型的體育社團,如足球社團、籃球社團等,平時多加鍛煉,且定期參加比賽,讓學生在社團中找到自信,積極向上。學生也可以通過社團來鞏固課上體育知識,課內外結合不僅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技能,而且能讓學生快樂學習體育,課內外共同打造高效體育教學。
3? 結合實際運動,共同討論運動經驗
體育運動的實踐者是學生,教師不能忽略學生的課堂體驗,根據學生的實際體育鍛煉經歷,共同探討最佳運動方式和技巧。這樣不僅能避免教師上課的盲目性和大眾化,而且能讓學生有課堂參與感,大大提升了學生的體驗美感。
例如,學生在聯系乒乓球時,剛開始掌握不好打球力度和方向,對風速和風向的判斷較模糊。這樣在進行練習時,球極易被打飛或接不住,而且還會引起球拍或球的損害。然而經過討論,發現乒乓球在發球、攻球、接球時角度不同,球的行走軌道都是不同的;學生在能接住球的時候,還能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這也需要鍛煉技巧。教師在設置討論問題時,要具有探索性,要結合學生當下體育鍛煉的實際情況,同時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且還要營造一個平等、和諧、輕松的討論氛圍,讓學生能侃侃而談、暢所欲言;討論完畢后,教師要帶著學生一起作總結,整理出更全面、更準確、更具實效性的體育運動知識。
4? 明確教學目標,加強教材銜接
要實現體育課程的一體化建設,還要注重教材的銜接性問題。專家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生理、心理特點來設置課本,并將教材內容體系化,循序漸進的增強體育教材的難度,為教師確定課堂教學目標,讓教師清楚什么時間段講什么、練什么。同時,加強教材的銜接點,明確教學目標,也有助于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教材中還要滲透品質、意志的培養、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的傳承,要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體育文化的熏陶,傳承體育精神。
5? 結語
綜上所述,踐行“四位一體”教學模式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目標,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采用一體化的體育教學課程,就要轉變教學理念,不能只進行體育知識技能的灌輸,要結合學生運動特點,不斷滲透體育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采用一體化的體育教學課程,要以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為主,提升體育課堂效率。可以采取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如組建社團,讓學生課內外體育教學相結合,同時也能讓學生在社團運動中體會到運動的樂趣;采用一體化的體育教學課程,結合學生的實際運動,共同討論運動經驗,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運動問題,高效率的提升體育鍛煉效率;采用一體化的體育教學課程,還要注意教材的銜接性,教師要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要明確每節課之間、每階段之間的聯系性,要加強教材之間的銜接,提升體育課程教學效率。
推行一體化的體育教學課程,不僅能彌補體育課程教學時間不足的問題,而且課內外體育活動相結合,不僅能讓學生接觸到多樣的體育鍛煉方式,而且還能提升體育鍛煉的樂趣。推行一體化的體育教學課程,更加注重教學實踐,主要是針對學生的運動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反饋,讓教師融入學生的集體之中,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教師要積極推行一體化體育教學課程,逐漸實現“四位一體”教學模式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本刊報道.大中小(幼)一體化體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推進會在合肥舉行[J].中國學校體育,2018(12):21.
[2] 本刊報道.“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 扎實推進一體化體育課程體系建設研討會”在北京舉行[J].中國學校體育,2018(11):6-7.
[3] 張英波.對我國大中小(幼)一體化體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18(1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