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群
摘? 要: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籃球專修課是學生系統化掌握籃球運動理論、學習技戰術的重要課程。筆者結合體育教育人才培養的具體需要,立足籃球教學活動實際,將教學的理論優勢與實踐訴求相融合,在確保籃球教學科學性與內涵化的基礎上,從教學活動的內容與手段方法等多個角度出發,全面創新教學機制,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籃球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適應未來需要。本文擬從高校籃球專修課教學狀況分析出發,結合當前該課程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不足,具體探究多元視域下高校籃球專修課教學創新策略。
關鍵詞:多元視域? 高校體育? 教學創新? 籃球專修課? 學生為本
中圖分類號:G84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148-02
目前高校學生普遍存在體能素質差、缺乏對運動健康的必要重視等問題,在高校學生培養機制全面創新的今天,體育教學活動也需要隨之進行優化、改良。結合籃球專修課的實施狀況看,存在教學內容與目標,乃至方法上的局限性,未能實現應有的教學價值。在多元視域下創新高校籃球專修課教學機制,將為學生培養、教學創新奠定重要基礎。
1? 高校籃球專修課教學狀況分析
與普通籃球教學不同,籃球專修課旨在針對體育專業中,具有一定籃球基礎的學生來開展,所以,無論是具體的教學目標,還是教學內容的篩選,抑或教學方法等,都存在自身特殊性。在高校體育教學創新時,優化籃球專修課的設置體系,發揮該課程的綜合價值,就成為重要的教學訴求。
1.1 教學目標與內容的實施狀況
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有直接導向性,教學目標制定的科學與否,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當前籃球專修課教學目標設置上,多數師生都將籃球運動的技能訓練作為主要目標,尤其是側重技能的熟練度。從本質上看,這一目標是一種“重技術輕內涵”的片面目標。作為一門專修課程,應該引導學生對籃球運動形成獨有的情感理念與文化認同,讓學生從“籃球精神、籃球文化”的角度來參與該課程學習。在具體的教學目標中,應該注重差異性,要對學生的籃球技能狀況進行全方位摸底,針對學生的基礎狀況,制定有側重、差異化的目標方案[1]。內容是教學活動的直接表現,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所能實現的教學效果也存在差異。在當前高校籃球專修課程中,多數老師在選擇內容上,更多是籃球技術與戰術、理論知識等常規內容的教育,課堂的趣味性與實踐性相對不足,教學內容過于“單薄”。
1.2 教學方法與考核評價體系的實施狀況
方法是一種觀念與技巧,科學的教學方法,既能夠清晰講述教學的具體內容,也能確保學生的綜合學習效果。在目前籃球專修課教學時,普遍使用的是“示范教學”、“領會教學”與“技能遷移”等方法,在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與游戲教學方法上,仍然應用不足。教學方法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習慣之間存在一定差異,教學方法亟待革新。教學考核是對學生學習、老師教學狀況的評價與反饋,也是確保教學效果的關鍵。目前籃球專修課考核評價大多是由老師來主導完成,評價體系也更多客觀數據作為標準依據,教學反饋的及時性與質量都不理想[2]。
2? 高校籃球專修課教學的問題
雖然目前高校籃球專修課教學體系日趨成熟,無論是學生參與數量,還是教學成果都與以往相比,有著明顯性改善。但是在從多元視域看,該教學活動仍然存在內容、目標與方法等多種問題,與學生培養和課程教學要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
2.1 基礎性問題:目標單一與內容單調
在目前該課程的教學目標設置上,依舊是傳統的理論教學、技能教育和戰術的訓練,缺乏對籃球精神與運動文化的有效融入,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理解程度相對淺層次,限制了學生籃球思維的真正培養。在教學內容中,過于單調,多數老師僅僅從“籃球”運動角度來理解該教學,缺乏對其他運動的有效借鑒,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不足,實踐體系也相對缺失[3]。
2.2 深層性問題:方法陳舊與考核低效
在教學方法上,缺乏有效更新,缺乏對VR技術和視頻資源的有效應用,教學方法仍然是傳統的示范式教學,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教學實效也不理想。當然,方法上的陳舊,也使得學生籃球水平和教學水平無法突破現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瓶頸期”。教學考核的實際效果也不理想。一是多數教學考核未能客觀有效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二是反饋不夠及時,缺乏應有效果。三是未能有效融入學生的差異性,考核方案不夠科學。
3? 多元視域下高校籃球專修課教學創新策略
從多元視域角度出發,豐富教學內容,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立足學生本位,構建全新的籃球專修課教學創新機制,已經成為必然訴求。
3.1 立足學生實際,優化教學機制
學生是教學的“核心”,在多元視域下,想要創新籃球專修課教學體系,就需要從學生這一核心出發,融合學生興趣,立足學生基礎,優化教學機制。(1)要從學生的基礎素質出發,制定與之相匹配的教學目標、考核機制。籃球專修課與普通的籃球教學活動不同,學生具備了較好的籃球基礎,所以,在制定教學目標與考核機制時,應該適當“拔高”,培養學生形成必要的籃球思維[4]。(2)要從激發學生趣味性出發,豐富教學內容,變革教學形式,始終保持籃球專修課的活力。想要讓學生對該課程教學保持持久參與熱情,在教學時,要注重變化風格,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3)要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出發,合理使用技術和展示形式,改造教學模式,構建立體、生動的課堂體系。在籃球專修課教學時,要發揮技術優勢,構建新型課堂。
3.2 立足課程實際,創新教學體系
在多元視域下,創新高校籃球專修課教學體系時,除了把握學生的多樣性,也要融入該課程的多樣化特色,實現最佳教學效果。(1)要立足籃球專修課內容的多樣性,構建內容豐富、生動完善的教學體系。除了常規的技能理論和戰術外,特別要注重融入籃球文化,引導學生從深層次角度理解籃球運動。(2)要結合教學實際,對籃球教學的程序進行流程梳理,通過合理分配籃球運動各項技能的比重,實現最佳教學。(3)要注重立足教學實際,優化考核機制,特別是要從動態、多元角度來完善考核機制。當然,在籃球專修課教學創新時,也要用小組合作評價、信息化評價等多種考核方式,構建師生廣泛參與的考核體系,通過及時收集教學反饋結果,實現教學活動的本質性優化。
4? 結語
在多元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要樹立“大體育觀”,豐富課堂內容,關注學生訴求,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活動從單一體系向多元體系轉型升級。實踐證明,通過創新教學方案,優化教學機制,能夠引導學生將體育鍛煉發展為自身的生活常態,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的理想效果。籃球專修課作為學生深化籃球知識技能學習的重要平臺,在多元視域下,要從學生訴求出發,完善教學方法,革新教學思維,助力學生培養。
參考文獻
[1] 張春燕,趙芳.中國籃球專修課程教學目標與任務的研究——以高師運動訓練專業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1):122-124.
[2] 李炎焱.籃球專修課主題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基于信息技術的“主題教學模式”[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50-51.
[3] 何興權.體育教育專業籃球專修課教學中教學技能訓練實踐研究——以重慶三峽學院籃球專修教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5(27):34-35.
[4] 喬紀龍,鄭湘平,李迎春,等.教育實習導向下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籃球專修課程內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8):12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