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
【摘要】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好數學必須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小學數學作為整個數學學習的基礎,教學中教師必須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文本從提高學生知識技能能力、提高學生數學思考能力、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幾方面重點探討思維導圖在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方面的應用價值,旨在通過本文研究為小學數學一線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思維能力;教學效率
引言
數學思維能力是學生學學好數學的基本能力之一,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學好數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就當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現狀來看,其所呈現的教育培養效果的差強人意,在課堂當中教師依舊占據主導地位,并沒有將課堂教學主動權真正地轉移到學生手中,加之單一陳舊教學模式的應用更是限制學生的數學思維拓展,極易挫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思維導圖具有數形結合的特點,可以將復雜問題簡單化,以枝干的形式為學生展示數學題目中的數量、條件關系,在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升方面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另外,思維導圖作為教學工具的一種,思維導圖的利用能夠幫助教師對教學的內容和整體知識的結構進行科學的梳理,幫助教師在教學當中掌握節奏,并且能夠更加重視解讀思維導圖的概念原理,淘汰傳統的板書工作,可以有效節約基礎知識梳理的時間和效率??梢姡季S導圖對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對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予以研究分析,期望通過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
一、應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知識技能能力
思維導圖將個體思維活動以可視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現,是反映個體思維過程的一種手段。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因受年齡、經驗、記憶特點等因素的限制,在反復多次學習期間仍舊尚未形成完整系統的數學知識框架,這就導致學生在數學知識運用中出現知識點混淆的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引導作用,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以單元為主題形成數學知識框架,并將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進一步融入思維導圖中,這對學生知識技能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作用。
例如:在學習有關小學數學教材中“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內容知識時,教師指導學生以“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為關鍵詞,分支“分數的意義”“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分數和小數的互化”6大板塊,要求學生結合教師課堂講解及教材文本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擴充,并且在以后每單元的學習中善于運用思維導圖歸納整理數學知識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必定會養成歸納整理的良好習慣,有效提升學生知識技能能力。
二、應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數學思考能力
從本質上來說,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是個體思維發展的過程,按照“由低至高”“由上至下”的順序逐一開展,具有層次性、遞進性的鮮明特征,并且各個思維間存在內部邏輯關系。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分析各知識點的內在邏輯關系,促使學生的解題思路朝著發散性方向發展。在學生面對數學應用題時,可以根據題目中的條件、數據、問題找到突破口,這對學生數據分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邏輯思維的培養具有良好作用。
例如:在教學有關“長方體表面積”知識點時,在應用題“在學校倉庫內有一個長方體的木箱,經過測量該木箱的長2.0米,寬0.9米,高0.6米,請問如果后勤老師要給這個木箱外表貼上彩紙,共計需要多大面積的彩紙呢?”一題的解答中,學生可利用思維導圖確定解題思路,即“問題——教材知識點:長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表面積一(長×寬+長×高+寬×高)×2”。隨后,學生在題干中找到有效信息,該應用題的結果自然得出。由此可見,通過思維導圖訓練學生解題思路,對學生邏輯思維、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三、應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傳統單一講解的教學模式極易導致學生形成定勢思維,在問題的思考、分析、解決中往往會出現單一化現象。思維導圖具有發散性特點,在思維導圖繪制中學生的思維不受任何限制,這為學生自由發揮創造有利條件,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思維活躍性。與此同時,應用題是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有效途徑,此時此刻,教師則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解題過程模式化,引導學生將相關知識點帶入其中,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將思維能力培養納入數學課程教學目標之中,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知識點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巧用思維導圖降低數學教學難度,將零散雜亂的數學知識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促使學生數學知識朝著結構化的方向發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在知識技能、問題思考解決方面的思維能力,最大限度開發學生數學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