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青
【摘要】所謂的音樂素養,實際上就是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從而讓學生通過對于課文知識的內容,進行感受并消化,從而形成自身的知識內涵,便稱為音樂素養。音樂素養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必備素質。音樂教學應該借鑒其他學科的優勢,培養學生全新審美體驗因此,本文將立足中職音樂課程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中職音樂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展開探討。
【關鍵詞】中職音樂欣賞;音樂素養;培養
對于我國的學校課程教學來說,音樂課程也是學生在小學階段便開始接觸到了學科課程。雖然說音樂課程是一門主科課程,但是它對學生的整體素養,和學生的藝術情操,和樂感的培養,是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的。因此,在現在的學校課程教學中,也十分重視對學生的音樂課程教學,中職學校也是如此。在中職學校課程教學中,通過開設一些副科課程,可以調節學生的學習心理,讓學生形成更好的校園學習感受。但是在中職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是需要教師認真思考和探究的問題。本文將結合中職音樂教材中劉五華公共藝術音樂篇的相關教學內容。對中職音樂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行探究。
一、影響學生音樂素養形成的因素
在中職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想要促進學生形成一定的音樂素養,就需要知道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存在著什么因素,影響著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從而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來解決這些因素,從推動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
(一)教師教學方式陳舊
第一,在中職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都比較陳舊。所謂陳舊的意思,實際上就是指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傳統。對于很多中職音樂教師來說,往往習慣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習慣給學生播放相關的音樂片段,然后讓學生進行聆聽,在學生聆聽過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從而進行課程教學。
(二)學生沒有深刻體會音樂內涵
第二,在中職音樂教師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可以發現學生并沒有感受到音樂的內涵。對于音樂本身來說,它并不只是只有旋律,更重要的是對旋律的起伏高低,從而去分析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并通過分析其中的情感來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養成。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沒有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從而學生的音樂素養也就難以形成,不利于中職課堂教學的有效推進。
二、培養音樂素養的方式
正是因為在中職音樂課程教學中,存在著上述所提到的因素,阻礙著中職音樂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并影響了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所以在現在的中職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更應該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對其進行改進,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
(一)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
首先,在中職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可以通過結合多媒體的形式進行。隨著這些年來社會的不斷發展,在現在的學校課程教學中,可以說是越來越離不開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教學,不僅能夠給學生呈現一個視聽結合的課堂教學,而且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完全調動起來,從而推動學生更好地學習,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
以中職音樂教材中劉五華公共藝術音樂篇為例,教師在教授《走進交響曲》的時候,這節課程主要是要讓學生對交響曲這種音樂形式感受,從而培養學生對于交響曲的認知,促進學生音樂知識基礎的發展。針對這一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推動學生音樂素養的感知。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給學生準備好相關的交響曲音樂,如“驚愕”交響曲,并準備好能夠匹配上“慷偔”交響曲內容的背景視頻,然后將視頻進行剪輯,剪成一個個具體的片段。等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先聆聽感受交響曲,然后對相應的背景視頻進行選擇。其中不同的學生,對于聽完“驚愕”交響曲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從而進行背景視頻片段的選擇就會所不同,這個時候,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選擇這一背景片段的原因。等到學生都闡述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在進行具體內容的接受,讓學生知道到底應該選擇哪一個片段,理由是什么。從而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能夠加強學生對于音樂的感受,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
(二)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
其次,在中職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來進行音樂素養的培養。在我國,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培養方式,主要是班級授課制,對于中職學校教學來說,也是如此。既然是以班級為整體進行課程教學,其中不同的學生之間他們對于音樂的感悟能力也就不同,自然在音樂的接受能力上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素養的培養上,就需要給學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從而來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真正落實學生的音樂素養發展。
以中職音樂教材中劉五華公共藝術音樂篇為例,教師在教授《中國民族器樂曲》的時候,這節課程主要是要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的器樂曲,從而培養學生對于自己民族的熱愛。針對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在對學生進音樂素養培養的時候,便可以根據學生對于民族器樂曲的認可度來展開不同的方式。對于一些比較喜歡器樂曲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聆聽一首歌,然后讓他們嘗試寫出自己想要配的歌詞。而針對一些不怎么知道民族器樂曲的學生,教師便可以從學生熟悉的流行樂曲角度,先讓學生去分析其中可能會存在的民族器樂,慢慢在進行更深層次的教學。從而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不同的學生的在課堂上的學習,促進學生音樂知識基礎的發展,并加強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除了要給學生進行知識的教授之外,還需要對學生進行音樂素養的培養。而為了落實好對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從實際教學狀況角度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對學生展開課程教學,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