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尚軍 李增鵬
【摘要】結合職業教育資源狀況,客觀地分析了當前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培養職業教育的現狀,提出了促進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培養職業教育發展的策略和建議,以期望對今后職業教育研究工作有所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本科;職業教育;銜接貫通
一、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職業教育的機遇發展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造更大人才紅利,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總體目標是: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人才培養立交橋,形成合理教育結構,推動現代教育體系基本建立、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2015年,初步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委組織編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指出:“在辦好現有專科層次高等職業(專科)學校的基礎上,發展應用技術類型高校,培養本科層次職業人才。”2019年1月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要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應用技術類型專業或課程。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
2014年2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經過三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換代時期,迫切需要數以億計的工程師、高級技工和高素質職業人才,這就需要一個更具質量和效率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予以支撐。職業教育的關鍵在于堅持就業導向,只有滿足社會需求、市場需求、企業需求,發展與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相適應、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才能為社會輸送適合產業發展的高素質人力資源,才能為國家和社會源源不斷地創造人才紅利。職業教育發展將迎來一個新的機遇期,在此期間要求我們對酒泉地方職業教育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而作為酒泉地區唯一一所高職院校,要擔負起這一重任,為酒泉地區工業產業發展抓住機遇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職業教育的現狀
以甘肅省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職業教育試點為例,對酒泉地方職業教育發展現狀進行如下思考。
(一)新時代經濟轉型升級帶來對高層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
習近平總書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反復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進入新時代,面對信息化帶來的難得機遇與挑戰,我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經濟轉型的新階段變化必然需要大量的高水平、高質量的職業技能人才,與此同時,職業教育的發展相對當前著力推進的工業信息化革新升級對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滯后性,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一定數量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深厚理論功底和精湛實踐技能師資的緊缺制約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職業教育的發展
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尤其是新能源基地建設中風能、光能、核能從發電、儲能到輸送技術水平不斷更新,需要與之相符的職業技能人才。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總體水平呈現出理論課教師多,專業課教師少,且實踐技能水平相對較低;新能源等相關新型專業行業領域類的專業課教師短缺,“雙師型”教師數量偏低。嚴重制約高層次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當前師資隊伍建設難以適應和滿足當前新技術、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三)生源問題的嚴峻性制約高職院校發展,急需發展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的高層次職業教育
相對于發達地區高職院校,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對于生源問題,有三個突出的制約因素,一是隨著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當前就業壓力的持續增加,對高質量高層次的教育需求隨之提高,一部分家長不惜一切代價要讓孩子接受高質量高層次的教育;二是人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重視普通教育,輕視職業教育,沒有意識到職業教育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是區位影響較大,高職院校相互的競爭壓力增大,發達地區高職教育資源相對多,職業教育資源優勢較明顯。
(四)現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單一,急需發展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的高層次職業教育來實現變革
耶魯大學終身教授、經濟學家陳志武曾說“教育不轉型,國家只能賣苦力;產業結構難轉型,教育有責任;有思辨能力,方有經濟轉型”。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很快,當前學的知識大多是課本基礎知識和理論知識,實踐設施設備配備不到位,臺套數量嚴重不足,實踐指導教師欠缺,在人才培養環節中實踐動手能力明顯弱化,沒有突顯職業教育的特色。這就需要轉變培養方式,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技能水平的培養,提高實踐技能操作水平,旗幟鮮明地反對分數至上主義,不要“過剩”的分數,不要多余的成績,不要得不償失地付出,需要的是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踏實過硬的技能水平。
(五)就業質量的急待提高需要大力發展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的高層次職業教育
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官本位思想對當下的學生就業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就業影響較大。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對就業行業的選擇不是從學生自身發展的實際出發,而是過分的強調行政事業單位員工、國有大型企業管理崗位這些所謂的高大上的單位,致使企業一線技術崗位可選擇的優秀技能人才匱乏,企業改革發展乏力;反過來,企業發展勁頭不足,導致惡性循環,通過大力發展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的高層次職業教育可使這一問題有所改觀。
三、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職業教育對策和建議
(一)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助推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職業教育發展
職業教育是一項國家民生工程,在我國的發展狀況相對普通教育來說明顯滯后,這就需要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各方大力支持。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更是一種新生事物,需要政府、社會等各方的大力支持。經甘肅省教育廳批準,由蘭州理工大學與酒泉市政府,酒泉職業技術學院三方共同聯合創辦蘭州理工大學酒泉校區,成立蘭州理工大學新能源學院,是甘肅省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項目的重要承載體。學院依托蘭州理工大學雄厚的辦學實力、酒泉職業學院的良好教育設施及酒泉新能源產業基地的行業資源,為全區、全省乃至全國的新能源產業、電力工程等領域培養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這一政策性支持為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為全國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開創了一個新的模式。初步架構起了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相銜接的一體化辦學格局。另一方面可以采取靈活的招生就業政策,跨地區招生,跨地域辦學,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共用,有效解決生源在不同地區的欠缺和一些學校學生數量太多而資源不足等問題。同時也為廣大學子在更加廣泛的地域范圍內就業搭建了平臺,有利于實現充分、高質量的就業,還解決了生源緊張地區招生的惡性競爭問題,實現職業教育的公平和公正發展。
(二)提升教師隊伍素質,適應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職業教育發展
精良的師資隊伍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保障。針對甘肅省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培養試點來說,需要完善有利于教師快速成長的培養機制,實施對專業帶頭人重點扶持的導向政策,造就一批體現學校辦學思想和宗旨精神的品牌教師,形成素質精良、結構優化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團隊。當前是知識爆炸的年代,知識更新的速度很快,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應該是多元化的教育,更多的情況下,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有效獲取資料獲取資源的能力。
(三)強化專業特色建設,提高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職業教育發展品牌知名度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提升內涵發展要以創建全國優質高職院校為目標,以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項目為抓手,大力加強內涵建設,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影響顯著提升。要面向行業、產業特色,加大力度進行專業建設。根據就業導向和區域特性實際情況,調整專業設置,拓展專業內涵、延伸專業方向,形成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專業群。另外針對制約當前職業教育成長和發展以及核心競爭力提升的瓶頸因素,高職院校應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著實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使得自身的特色不會因為其他院校的模仿而變得同類化。特色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一個變化快速的社會環境中,高職院校需要對自身能力持續不斷地進行維護、培養和開發,從而保持持久的競爭優勢,通過競爭優勢實現特色效應的最大化。
(四)加強輿論導向,提高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職業教育的社會認知度
高職一本科銜接貫通職業教育是一種新興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整個社會形成合力,政府、社會要加大宣傳力度,給予政策支持,社會輿論要加大國家在技能型人才需求、就業政策、工資待遇等方面的宣傳,提高技能型人才、特別是行業一線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從而促使從社會層面改變升學、擇業和就業觀念,使學生愿意到行業一線技能型崗位就業,為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實現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這一目的而貢獻職業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