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明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存在重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輕人文素質教育的傾向,致使學生人文知識缺乏、人文素質偏低,缺乏市場競爭力。為改變這一現象,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在以文化育人特別是以書法藝術育人方面進行了可貴的探索與嘗試,構建起了“課堂中學習、環境中熏陶、實踐中體驗”三位一體的立體化書法藝術育人教學模式。
[關鍵詞]書法藝術;文化育人;高職學生
文化育人是一個既古老又常新的課題。說它古老,是因為《易經》載:“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查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講的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道理。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強調,“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高職院校也不例外。長期以來,我國職業教育培養了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由于受社會浮躁風氣和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的影響,高職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輕人文素質提高的現象,導致高職學生人文知識缺乏、人文素質偏低、人文精神淡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缺乏發展后勁,滿足不了經濟社會發展對勞動者高素質的要求??上驳氖牵絹碓蕉嗟挠凶R之士已經認識到了文化育人對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意義。2011年以來,每年一屆的高職教育“文化育人”高端論壇吸引了眾多高職院校參加,如何提高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和職業素養已成為不變的議題。
筆者所在學校在書法藝術育人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一、書法藝術育人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
隨著手機、電腦等現代化漢字錄入工具的普及,手工地、規范地、藝術地書寫漢字逐漸被很多大學生所忽視?!芭踔謾C、握著鼠標、忘了筆桿”的現象已成為很多學生生活中的一種常態,不會寫字和寫不好字似乎成了理所當然。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減弱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漢字是中華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承載了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也是人們進行知識傳播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由漢字衍生出來的中國書法藝術,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
(一)有利于培養高職學生頑強進取的精神
與本科院校學生相比,高職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薄弱,存在自暴自棄、不求進取的思想。加之快餐文化的盛行使其目標遠大卻不切實際、雄心勃勃卻不堪挫折、渴望成功卻不愿付出。古人云:“字無百日工”。中國書法需要學書者經過長期艱苦的臨帖實踐,心不旁騖,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寫得一手好字。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練習書法能夠使高職學生拋棄走捷徑的想法和克服僥幸成功的心理,有助于培養其擁有鐵杵磨成針的恒心毅力和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頑強進取精神。
(二)有利于樹立高職學生積極健康的價值觀
中國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不僅包含執筆、運筆、結構、布局等技法方面的內容,還涵蓋習書者的言行舉止,“書以人重”被視為學好中國書法的前提條件,要求“欲正其書者,先正其筆;欲正其筆者,先正其心”,強調的就是要人品與書品的統一。自古以來,眾多書法家們的書品和人品為世人所稱道,例如:顏真卿滿腔的愛國熱忱和浩然正氣、蘇軾百折不撓的信念和灑脫豁達的人生態度、鄭板橋秉性剛直的性格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等,這些品質與當今社會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也就是說,學習中國書法是培養高職學生樹立積極健康價值觀的一種有效途徑。
(三)有利于提升高職學生學習、生活、就業的自信心
電腦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國書法文化的影響力,但鍵盤不可能完全取代手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必須手寫的情形,如合同簽字、應聘簡歷書寫等。俗話說,字如其人。對于高職學生來說,練得一手好字既能裝點門面,又能培養審美能力,從而增強就業競爭力,提高其學習、生活、就業的自信心。
(四)有助于健全高職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在高節奏的生活和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90后”“00后”的高職學生心理素質較為脆弱,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不在少數,而中國書法藝術具有調節心理素質的功能。練習中國書法可以幫助學生自然地表達情感、自由地宣泄情緒。通過觀賞書法、練習寫字,學生們能夠進入安靜、穩定和舒緩的情緒狀態,使焦慮不安的心情得到緩解、郁悶不樂的情緒得以排除,從而幫助其在急功近利的大環境下戒除浮躁驕矜之氣,保持一種寧靜致遠的心境。
二、書法藝術育人在高職院校中的實施途徑
基于以上認識,筆者所在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在書法藝術育人方面進行了以下幾點有益探索。
(一)課堂中學習書法技能
高職院校書法課程的課堂學習不同于中小學書法課堂教學。例如:在中小學,書法教學以糾正學生坐姿、規范書寫順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為出發點,而在高職院校,書法課程在以鍛煉學生筆下功夫、提高學生書寫能力為重點的同時,還要尊重學生個人興趣愛好和自我風格,讓學生感受到書法的無限魅力,從而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人格。為此,在開設書法課程時,首先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全面了解高職學生學習書法的經歷和現狀,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授以不同的學習內容。具體來講就是,將授課內容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階段的啟蒙內容、中級階段的修身內容和高級階段的審美內容?;A階段內容主要針對沒有任何書法學習經歷的學生,側重于對中國漢字的基本筆畫、書寫順序及偏旁部首等技法的練習;中級階段內容則以講述書法內涵為宗旨,讓學生從中體會中國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高級階段內容以研習歷代名人名句為主,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優秀的書法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針對不同的授課內容,再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授技法部分內容時,可以延續傳統一對一、手把手的教學方式,也可根據教學需要,充分利用投影儀幫助學生準確地掌握毛筆的基本筆法和漢字的結構規律;利用手機客戶端、網絡平臺等,激發學生對書法藝術的學習熱情,為書法文化的傳承打開一扇新的大門。通過層次化的課堂教學,能夠做到讓每個學生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二)環境中熏陶書法文化
書法課程與其它課程不一樣,它不僅需要學生帶教材,還要學生帶上紙墨筆硯進教室,從客觀上來講,這就要求書法課程所用課桌應大于一般課程所需課桌,書法課程教室也應不同于其他課程教室,其環境布置最好具有濃郁的書法藝術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就能夠自然地感受到書法藝術的味道。除了書法教室外,校園每棟建筑走廊、宣傳欄、人文景觀地、醒目處等地方都可以經過精心設計,或張貼書法家的個人簡介、故事、碑帖等,或設立師生優秀書法作品展板等,讓校園處處彌漫書香,營造出良好的書法文化學習氛圍,使學生每到一處都能眼見到繼而心想到書法為何物,長久以往,學生就會自覺與不自覺地受到書法文化的熏陶。此外,在進行歷代書法家名作賞析時,盡可能多地帶學生去當地文化館和博物館等場所,讓了解書法藝術發展現狀,開闊學生的眼界。也可組織學生參觀當地舉辦的各種書法展覽,增強對書法文化的認知,或在校園內不定期地開展一些書法展示活動,讓喜愛書法的學生在一起切磋技藝、交流心得、品味創作的甘苦,營造良好的書法學習氛圍,促進學生書寫能力的提高??傊?,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書法文化素養,想方設法積極主動地為學生創設或提供一個又一個有利于其身心發展的人文環境,讓學生在充滿文化意蘊的環境中去感受書法的美、體味書法的韻、浸潤書法的魂。
(三)實踐中體驗書法創作
在筆者所在學校,書法課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而開設的人文素質課程,由于班級學生人數較多,不利于個別輔導,很多學生無法在課堂中得到教師及時的指導。而要真正做到提高學生的書法文化素質,僅僅靠開設幾堂書法課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多管齊下。例如:定期開展一些書法實踐交流活動,或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書法展覽和書法比賽,也可讓帶領學生親身參與或體驗到造紙、碑刻、拓印、裝裱、研墨、刻印等傳統書法文化技藝中去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鍛煉自己的書寫技能、領悟書法創作的技巧和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從而提升自己的書寫水平。在筆者的指導下,已有多名學生在浙江省大中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大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
經過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已初步形成“課堂中學習書法技能、環境中熏陶書法文化、實踐中體驗書法創作”三位一體的高職書法藝術育人立體化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我們不僅提高了大多數學生的書寫水平,還通過正字來達到了正人、正心的育人目的,更好地傳承傳統書法文化,培育出越來越多的厚德人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學生書法水平的提高和優秀品格的培育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還需要學校和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