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更好地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及精神需求,視覺傳達設計不斷地在進行創新與突破。本文主要對視覺傳達設計中創新視覺思維模式的必要性進行了簡單論述,進一步說明了視覺傳達設計中創新視覺思維模式的相關原則,以期為實現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藝術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視覺傳達;視覺思維;模式創新
視覺傳達是建立在多媒體技術上的新設計學科,創新是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要求,通過視覺形象可以進行多媒體信息轉換和運用。信息化時代,人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美好事物的欣賞水平也逐漸提高,所以視覺傳達設計應不斷創新,才能滿足人們多樣化的藝術追求,使作品的視覺傳達效果更具感染力。
1 視覺傳達設計中創新視覺思維模式的必要性
視覺思維這一概念是美國的心理學家魯道夫從視知覺的功能角度提出的,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視覺思維是指人們在感知外界事物的過程中,視覺意象進行認識、分析、加工和整理的心理過程。這也是人類思維意象在認識觀察過程中產生的創造性活動。
1.1 視覺思維模式的創新是時代發展的趨勢
視覺傳達設計與視覺思維模式是有共通性的,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融合了時代特色,并從內容、形式和思想上體現了當今時代特征。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社會對視覺傳達設計有了更高的要求。因為時代發展過程是不斷變化的,人們的社會形態也隨之變化,所以視覺傳達設計也需要不斷創新以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視覺傳達設計從靜態發展到動態,從二維發展到三維立體和四維空間,整個發展過程中離不開創新。在思考設計作品時,要不斷地創新和探索,使視覺傳達設計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視覺思維模式的應用是時代發展變化下的必然趨勢。我們應創新視覺思維模式,綜合各個方面內容,突破傳統藝術限制,從而不斷創作新的視覺傳達作品,探索更加多樣化的表達方式,最終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
1.2 堅持以人為本
視覺傳達設計最終的作品是提供給受眾觀看的,只有滿足受眾的視覺傳達需求,才能使視覺傳達設計擁有更加廣闊的未來。為滿足受眾的精神需求,視覺傳達設計應堅持以人為本,通過視覺思維模式的不斷創新,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實際,使作品與人民群眾產生共鳴,創作出更多的人民群眾喜歡的作品。為此,視覺傳達設計應運用創新的視覺思維模式,不斷創作新的視覺傳達作品,以滿足人民群眾對藝術文化的精神需求,并將以人為本的理念作為基礎,使作品符合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要求。
2 視覺傳達設計中創新視覺思維模式的相關原則
2.1 突出視覺中心的原則
受眾在獲取設計作品信息的過程中,會下意識地收集作品中印象較為深刻的部分內容,并過濾掉不感興趣的信息,受眾會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并將重心轉移到這個興趣點上,而忽略掉其他信息內容,整個過程被人們的視覺和思維的慣性影響。因此,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突出視覺中心原則,分清設計信息主次,快速激發人民群眾對視覺傳達作品的興趣。
2.2 控制畫面尺度和比例
不同的設計者對畫面的要求不同。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中應科學合理地控制畫面尺度和比例,這不僅能增加畫面的美觀性,還能優化整個作品的協調性,使其更易被人們關注喜愛。因此,視覺傳達設計應控制畫面尺度和比例,同時結合大眾審美,體現出作品的和諧結構。
2.3 統一與對比
統一與對比兩種藝術效果差異較大,將二者進行有效融合,可以提升視覺傳達作品的欣賞價值和藝術效果。比如作品畫面的色調冷暖明暗、排列位置密疏、方向水平垂直等,通過科學合理的運用,可以突出設計作品的美感,傳達作品的設計意圖。
2.4 均衡和對稱
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對稱是比較常用的藝術手法,能帶給人典雅、莊重、和諧自然的視覺體驗,并符合人們的視覺思維習慣。因此,視覺傳達設計中應按照人們的視覺思維習慣,科學合理地運用均衡和對稱,充分實現作品結構的和諧穩定。
2.5 局部與整體協調原則
視覺思維是人們對物體或圖形的整體感受和印象,視覺傳達設計中應協調作品的局部和整體關系,從而使人們對藝術作品產生眼前一亮的感受。因此,視覺傳達設計時應對事物有充分的理解和認識,并合理協調局部與整體各項要素的關系,最終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吸引人們的目光。
3 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思維模式創新的相關途徑
3.1 視覺傳達設計中發散思維的創新
在社會逐漸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為滿足人們的審美和精神需求,設計者應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和現代思想觀念進行視覺傳達設計;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堅定視覺傳達發展信念,重視發散思維創新,通過應用創新視覺思維模式促進視覺傳達設計更人性化和多樣化,推動行業發展;從全方位多樣化的角度綜合思考創新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加強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的感染力。發散思維是人類創造性思維的體現,具有開闊性和發散性,在創新視覺傳達設計中有重要作用,設計者可以通過尋找視覺突破,運用創新的視覺思維模式來設計作品。發散思維能幫助設計者活躍想象力和創造力,根據不同角度和目的創作獨特且有內涵的作品,增加作品的渲染力引起受眾共鳴,提升作品的完整性。另外,設計者在創作過程中也應注意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的設計要求,避免作品脫離主題、缺少重心。
3.2 視覺傳達設計中逆向思維的創新
在人們各種需求不斷增加的今天,設計者應設計更多優秀的作品供人們欣賞。逆向思維可以使設計者的作品具有特殊的設計效果,改變傳統的、單一的設計思維模式,挖掘熱點、靈活設計,具有反向求證的特性。
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在設計中要體現藝術作品的特殊性及創新性。設計者收集素材時,可以對素材進行詳細分析,同時通過逆向思維形成不一樣的設計構想,使視覺傳達效果更具獨特性、更引人注目。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設計者要表達真實的內心情感,采用逆向思維方式,探索藝術的邊界,尋找更多設計靈感,提升作品內涵,最終形成主題明確的作品。在設計的作品中還要重視社會歷史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傳遞,從而推動創新視覺思維模式的應用。視覺傳達的初衷就是為受眾提供全新的視覺體檢,是從外到內的觀賞過程,并最終達到宣傳和推廣的目的。通過逆向思維,設計者可以從受眾的角度進行全面分析,加強作品的合理性和獨特性,打破受眾的傳統思路,提升視覺傳達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3.3 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聯想思維創新
視覺傳達設計中,聯想思維是最常見的創作思維方式,是對事物的無固定性想象思維。通過聯想思維,設計者可以設計出更擬人化的角色,實現視覺傳達設計內容的多元化發展,增強視覺效果。聯想有接近、對比和因果聯想,運用聯想思維模式可以增加設計靈感,加強設計效果。設計者運用聯想思維整理分析相關資料,可以為設計作品注入新的元素,突破傳統的思維限制,增加設計創意性。聯想思維和視覺傳達設計相互融合可以提高設計作品的價值。聯想是建立在真實事物的基礎上,尋找事物的共通性,理性地判斷分析事物特征,從而客觀地把握視覺傳達設計的規律。受眾在觀賞視覺傳達作品的過程中,可以真正感知設計作品的表達意圖。應用聯想思維,可以使設計者產生新的創作思路和設計理念,并在視覺傳達設計作品中更加全面地表達自身想法。
4 結語
設計者在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中,應全方面地了解設計作品的信息,通過創新視覺思維模式,豐富作品的精神文化內涵,向受眾傳遞不同的感受,使設計者和受眾在作品中建立精神聯系。創新視覺思維模式,能夠使藝術作品更具靈魂,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思琳,寇大巍.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思維模式的創新[J].傳播力研究,2019(02).
[2] 白志遠,趙天華.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思維模式的創新與發展[J].西部皮革,2019(05).
[3] 況燧媛.基于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思維模式創新的研究[J].科技傳播,2017(22).
[4] 周顯芮,李博.基于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思維模式創新的分析[J].西部皮革,2019(05).
[5] 劉楊.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思維模式的創新探究[J].大眾文藝,2019(02).
[6] 黃有望.基于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思維模式創新的研究[J].藝術科技,2017(09).
作者簡介:白瀟楊(1998—),男,陜西商洛人,西北大學現代學院藝術設計系2016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