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增強,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數字媒體時代的背景下,數字媒體技術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尤其是數字媒體技術在大學美術這門學科中的廣泛應用,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教學效率。本文就大學美術在數字媒體時代下的教改思考為議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大學美術;數字媒體;教改
0 引言
數字媒體在大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為高校的教育事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傳統的大學美術教學,由于教學模式的單一性以及理論知識的普及過于枯燥,使學生無法點燃學習的激情,加上缺乏動手實踐的訓練,使學生的課業水平遲遲得不到提升。
1 大學美術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理念陳舊
由于地區之間的經濟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在現階段,我國的西部地區美術教學水平遠不如中東部地區,當然這其中存在很多因素,除了教學資源的分布不均勻之外,還有部分原因是教師的教學理念過于陳舊。在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西部地區的教師跟不上新時期的教育理念是絕對不行的,這會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也不利于他們的發展。可以說,現如今還有部分美術教師沒有真正地領悟新的社會背景對美術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他們依舊遵循傳統的教學理念,本著教會學生畫畫、教好學生畫畫的目的進行美術教學,這樣是遠遠不夠的,何況還是高校的美術教學。在他們的潛意識中,還是把教具的范圍縮小在紙和筆上,但實際情況是這種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也不再被很多高校教師沿用,如果教師還是一意孤行,對學生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1.2 教學方式枯燥
其實在如今很多高校的美術課堂上,教學過程中,一張紙、一支筆和一幅畫就已經可以完成所有的教學內容了,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被沿用至今,不可否認,自然有其獨特的存在的意義。[1]但是這種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代大學生的需求,于他們而言,這種教學模式只會讓他們覺得枯燥、乏味,學習積極性也被打消得所剩無幾,而且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這種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與新課改的內容契合。為了使高校生能夠進一步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是不錯的選擇,在使學生接觸更多美術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1.3 教學內容不太科學合理
大學教材的更新速度本來就比較慢,加上美術這門課程屬于弱勢,所以許多高校的美術教材長時間都得不到更新,間接導致了教師的教學理念與社會發展偏離。而且還存在一個奇怪的現象,有時教材更新了,卻得不到美術教師的認同。這主要是因為教師有自己多年的固有的教學經驗,無法很快再重新接受新內容,這也是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始終無法開拓得更廣的一個直接原因。
2 大學美術在數字媒體時代下的教改措施
2.1 改革教學方式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在新課改的不斷要求下,教學方式的改革已經進行多次,且不論成效如何,有這種教學改革更新的意識就已經是一大進步。社會實踐證明,分組教學已經成為中小學里較受歡迎的一種教學模式,[2]大學美術課堂上大可以引進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能夠突顯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促進師生交流的同時,也能夠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分組教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組員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學生與學生之間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運用此種方式可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2.2 樹立創新理念
樹立創新理念是對每個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備創新理念,才能夠不斷地創造出更多新事物,從而帶動社會不斷地進步。對于行業來說,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市場中具備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對于大學生而言,創新理念就更加不可少了。一名出色且合格的美術教師,一定要具備創新理念,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要想做到這一點,最基本的就是要革新傳統的教學理念,將數字媒體技術引入教學中。雖然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存在差異性,但是相信只要教師愿意在此方面下功夫,就一定可以帶領美術專業的學生更上一層樓,除此之外,教師自身掌握的數字媒體知識以及技能都會有一定提升。
2.3 合理化教學內容
現階段的大學美術教材,其內容是很有限的,所以要想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可以適時地在教學中引入數字媒體技術,在為學生帶來教學新鮮感的同時,也能夠擴寬學生的知識面,使教學資源變得更加豐富。在新時期背景下,這也是大學美術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3]于學生而言,也比較符合他們的個性化發展。數字媒體具備一定的創新性以及開放性,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專業,所呈現的特色與數字媒體十分契合。還有一點,對高校來說,在美術專業教學過程中運用數字媒體技術,也是高校實力的一種體現。這樣一來,能夠提升其在高校同專業之間的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優秀學生報考此專業。
3 結語
在數字媒體時代背景下,大學美術的教學改革可以說是勢在必行。教師應該適時地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在原有的教學理念上進行創新,將數字媒體技術融入課堂里,在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同時,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于教師自身而言,能夠提升其教學質量與水平,使教學工作更加高效地展開,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優質的課堂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 周媛媛.淺析數字媒體時代下大學美術教改再思考[J].農家參謀,2018(01):188.
[2] 宋海帆.數字媒體時代下大學美術教改思考——評《數字媒體美術基礎》[J].新聞戰線,2017(20):156.
[3] 郭一棟.數字媒體時代下大學美術教改再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6(08):133.
作者簡介:陳鑫(1989—),男,四川雅安人,本科,助理實驗師,實驗員,研究方向:美術,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