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繼尚
摘 要: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有著活潑好動的特點,所以在識字教學中要從創建趣味性教學環境上出發,激發出學生的識字欲望,以此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在提高學生識字能力的基礎上來提高學習效果。基于此本文針對農村小學趣味識字教學法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 小學教育 趣味識字 方法探究
前 言
作為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點環節之一,要做好識字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與綜合素養。所以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現有資源條件上出發,做好識字教育指導工作,結合漢字的特點與學生的能力水平,以此來提高趣味教學的質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
一、堅持教學原則
(一)堅持趣導學原則。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對學習有著較高的學習欲望,所以說當學生對知識產生出學習積極性后,也就可以提高學習的效果。小學生有著好奇心強與求知欲強的特點,所以在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要保證自身講解的趣味性,及時引入先進的案例,以此來豐富教學內容,鼓勵學生主動進行探索,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在進入到小學階段以前就對識字有著一定的學習欲望,且在進入到小學階段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所掌握的漢字數量也在逐漸增加。但是如果教師依然采取單一的教學方法,勢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針對這一現象在教育發展中要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上入手,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此來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欲望。第一,保證教學方法的生動性。在剛剛接觸漢字時識記字形作為學習的難點所在,所以在教學中要從漢字背后的內涵上出發,或是鼓勵學生進行想象,并運用動畫演示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能夠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實踐操作下,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可以調動起學生的感官,在簡化學生思維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度。第二,保證引導方式的多樣性。在小學識字教育中,要從多種教學方法上出發,確保學生能夠主動學習知識,在提升學生識字能力與記憶能力的同時來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意義所在。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與游戲,能夠幫助學生消除疲勞心理,同時也可以自然的獲取與鞏固知識,如學生在學習“前后左右”這一內容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活動,讓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以此來鍛煉學生對前后左右的認識[1]。
(二)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在循序漸進原則中,就需要學生從知識的邏輯順序上出發,關注學生的認知活動發展,幫助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與技能,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第一,從漢字本身的規律上來學習。漢字主要包好了音、形與義三種。所以說在教育中要從三者統一上來進行,在綜合學生特點的基礎上來做好教育指導工作。第二,從結構分類上來進行。漢字結構有著不同的分類,所以在教育中要從形象教學法上出發,在學生掌握好圖意后來進行教育指導。由于我國漢字是十分豐富的,所以在教學中要從選擇好教學方法上來進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從而掌握生字知識[2]。
(三)堅持寓教于樂原則。當學生對知識產生出學習興趣后,也就可以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所以在教育?要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上入手,鼓勵學生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營造出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一直占據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跟隨教師的講述來學習,這樣也就是的課堂氛圍十分的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所以在教育發展中,要求教師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主動參與到學生中去,通過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以此來掌握好學生的特點,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生動的聲音與畫面能夠吸引學生,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到講臺上進行講述,保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3]。
二、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
(一)采取趣味化教學方法。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有著活潑好動的特點,但是也難以將注意力長時間保持在學習中。所以在教育中教師就可以借助游戲來吸引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并按照建構的原理來吸引學生,釋放學生的天性。通過給學生營造出充滿趣味性的游戲,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教學效果。如組織學生進行表演識字等。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有著活潑好動的特點,同時也希望得到其他人的關注與表揚。所以在教育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到講臺上進行表演,通過進行角色扮演,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在角色扮演教學模式下,能夠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同時也可以延伸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掌握好漢字知識[4]。
(二)組織學生猜謎。在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中,就可以從猜謎語等方面出發,以此來組織學生學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由于謎語難度適中,所以也就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借助兒歌來進行教學。對于這一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對童謠兒歌等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加之童謠等有著通俗易懂的特點,所以也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與學習,調節課堂氛圍。所以在教育中教師要從開展趣味教學上入手,以此來提高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將學生需要學習的字串聯在一起,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在這種教學方法下,能夠避免課堂氛圍陷入到枯燥乏味中,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點知識。
(四)運用聯想識字法。想象力對學生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在教育中教師要從培養學生想象力上入手,關注學生的知識發展。這一階段的學生有著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所以教師要從正確引導上出發,確保學生想象力的豐富性,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聯想識字作為開展識字教育中的重點方法之一,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漢字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因此,在教育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觀察,在培養學生分析與想象能力的基礎上來識字,或是可以將漢字與實物結合在一起,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好漢字知識。可以說這一方法能夠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不僅滿足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幫助學生實現對知識的鞏固[5]。
(五)采取形象趣味教學法。識字教學本身有著枯燥性的特點,所以如果讓學生長期處于枯燥的學習狀態中,勢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會讓學生產生出厭煩的心理。所以在農村小學教育中,就可以從圖畫、實物等方面出發,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目光。通過選擇形象趣味教學法,能夠將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如在開展生字教學中就可以使用簡筆畫來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理解文字的特點,從而在有效識字的基礎上來提高學習效果。
結 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中要從激發出學生學習欲望上入手,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與教育情況,同時還要做好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培養工作,運用好趣味識字方法,從而吸引學生的目光,幫助學生掌握好漢字知識,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戎亞楠. 實現農村小學趣味識字的方法初探[J]. 新課程(小學), 2016,(10):78-78.
[2] 周燁. 趣味識字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 課外語文, 2017,(03):68-68.
[3] 李玉梅. 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策略初探[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2012, (05):124-125.
[4] 許慶蘭. 許士松. 關于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策略的探究與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 2014,(16):115-115.
[5] 吳瑜. 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 新課程(上), 2016,(07):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