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舒丹
【摘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收治療的100例產后出血患者,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給予健康教育,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經過一段之間護理治療之后,患者產后出血量大小、子癇發生情況以及血壓控制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產后出血量、子癇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低于對照組,在血壓控制上,研究組血壓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產后出血患者給予優質的護理,能夠良好的降低產后并發癥,對患者的康復具有積極的意義,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產婦;出血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201-01
隨著我國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產后出血產婦治愈率大大提升,產后出血對產婦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良好的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的病情。與此同時,還需要針對產后出血患者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本文對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收治療的100例產后出血患者護理情況進行分析,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收治療的100例產后出血患者,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人數為50例。研究組50例患者,年齡21-35歲,平均(28.32±1.56)歲,其中初產婦22例,經產婦28例,孕周37-41周;對照組50例患者,年齡22-36歲,平均(28.21±1.22)歲,其中初產婦25例,經產婦25例,孕周37-40周。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等各方面對比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包括患者護理前的一般臨床資料,并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定期觀察患者的臨床資料,傾聽病人的想法,監測病人的生命體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并按醫囑讓病人服用相關藥物。研究組患者給予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心理健康教育:很多產后出血產婦都不愿意直面自身疾病,容易滋生焦慮、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使心理壓力更大。開展護理工作時,護理人員要認真傾聽患者的臨床需要和心理關懷,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和臨床需要,制定出優質的心理護理計劃。溝通過程中,要保持與患者的友好溝通,要耐心細致,關心和尊重患者,說明患者的病因、臨床癥狀及自我緩解的關鍵,從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產后出血知識教育:護理人員向產后出血產婦講述關于產后出血的相關知識,并向產婦介紹情緒、配合治療工作等與產后出血存在的密切關系,使產婦積極配合到護理工作當中。并且發放健康知識宣傳手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按照手冊上的要求規范自己的日常行為習慣,并認真填寫手冊上的反饋,護理人員回收手冊,根據患者填寫的情況來掌握患者的并且,為治療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意義
環境干預:確保病房環境安靜、整潔,減少外界因素對患者的刺激。如果患者有反復發作的子癇癥狀,就有必要加強對患者安全的管理。具體措施:增加床上的屏障,主要目的是預防子癇發作期,產生驚厥癥狀,并促使患者下床。告知患者子癇的原因,耐心地回答病人的問題,在護理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讓患者適應醫院的環境。
飲食護理:指導患者養成正確的作息時間,確保充足的時間保持休息、睡眠,旨在確保患者情緒的穩定,有效緩解其胎盤供血情況。叮囑患者平時多食用一些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和高鈣質等食物,以保證身體營養的均衡,并解釋增強營養的重要性,使患者了解營養飲食對疾病康復的積極影響。
產后出血護理:分娩結束后,新生兒可以裸露在母親的胸部,利用新生兒的抽吸加速母體反射催產素的分泌,以改善子宮收縮的頻率,并從根本上控制產后出血的情況。如果胎盤導致出血,胎盤在無菌狀態下被移除或移除。
1.3 觀察指標
嚴密觀察患者產后出血量、血壓控制情況,是否出現子癇情況等,并做好相關的記錄工作。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
2 結果
經過健康教育,研究組24小時平均出血量為(552.52±112.54)ml,對照組24小時平均出血量為(692.45±128.42)ml,研究組有4例患者出現子癇,對照組有15例患者出現子癇;在血壓控制情況上,研究組護理后收縮壓、舒張壓分別為(133.87±5.51)mmHg、(88.31±5.83)mmHg,對照組收縮壓、舒張壓分別為(158.21±9.78)mmHg、(94.02±7.82)mmHg。研究組與對照組臨床效果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產后出血的護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目前,常規護理模式主要應用于產后出血產婦,雖然該模型在預防妊高征產后出血方面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但護理后患者心率和血壓的改善并不明顯,患者會出現各種不良心理,危害健康。病人和胎兒的健康。
相關臨床資料表明,應用健康教育干預對妊高征患者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健康教育是指患者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首先考慮病人,處處考慮病人,使護理措施更加人性化。健康教育的優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醫務人員根據患者的臨床指標和實際需求不斷調整護理模式,為患者提供適合的恢復環境,還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2)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為新生兒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實的基礎;(3)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疾病意識,提高產后哺乳技能,可以提高患者的預防意識;(4)因緊張和焦慮而改變患者。(5)健康教育在護理中的運用,有效改變了以傳統護理干預為中心的護理觀念,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務。(6)減輕產婦的不良情緒。它有助于患者形成樂觀的心理狀態,有效控制出血量,緩解疾病的發展,促進患者身體的恢復。為此,對于產后出血患者應給予優質的護理,促進患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周偉蓮優質護理服務對妊娠高血壓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過程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2)
[2]王艷華優質護理在妊高征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13)
[3]張麗,宋義菊,王倩,等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特點[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1(z1)
[4]韓少柳優質護理用于順產產婦第四產程產后出血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