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廣播事業改革進入全面化實施,行業的轉型和發展過程要求注重培養廣播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現力,從而推動我國廣播事業更好的向前發展。但是從目前來看,廣播播音主持人在語言表達上雖然具備了較強的專業性,但是語言藝術性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何能夠將廣播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藝術化,已經成為提升廣播播音主持人語言表現力的重要途徑。據此,本文從探討廣播播音主持人的的語言藝術入手分析提高其語言表現力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廣播播音主持 語言表現力 提高策略
只有藝術化的語言才能更好的與聽眾進行溝通,也更容易獲取他們的“心理認同”。筆者分析,我國的語言文化源遠流長,其內涵非常豐富,從基礎語言知識到日常的言談舉止,每一項都對廣播播音主持人的藝術化語言學習和積累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在工作期間,廣播播音主持人要仔細研究語言藝術的特點,并將語言藝術深度應用于播音主持工作,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打破語言溝通障礙,提升播音主持工作效率和質量。
一、廣播播音主持人語言藝術的特點
(一)具有言之有理的特點
語言的心靈的鑰匙,而且往往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做到言之有理,就能夠讓聽眾的心靈之鎖找到對應的鑰匙,所有的煩惱、痛苦都會因為這把鑰匙而消解。所以廣播播音主持人的語言首先要做到言之有理,能夠正中問題癥結,并據理分析,這樣的語言才有讓聽眾信服的可能。
(二)具有言之有物的特點
廣播播音主持人語言其實是要滿足言之有物的特點,所謂言之有物,一方面是指廣播播音主持人所說的話要有所指,不能指桑罵槐,更不能言不由衷,讓聽眾一聽就知道要表達什么意思,另一方面是指廣播播音主持人的話里要有真材實料,而不是泛泛而談,說一大堆正確的廢話。
(三)具有靈活性的特點
廣播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要盡可能的靈活多樣,這樣才能適應不同性格、不同年齡段的聽眾,例如幼兒廣播主持人在跟孩子和孩子的家長對話時,其語氣、語調自然是完全不一樣的。對廣播播音主持人來說,這是其語言藝術達到一定高度和藝術性的主要表現,是聽眾所需要的最好的語言特征,這就需要廣播播音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中不斷鍛煉自己的語言變換能力。
二、提高廣播播音主持人語言表現力的策略
(一)新聞播報環節
1、確保言之有理——注重時事解讀的語言運用
廣播播音主持人對聽眾來說具有一定的權威,所以廣播播音主持人對新聞時事的評論他們也能真的聽進心里,在和諧社會中,聽眾都是能明事理、辨善惡,講求真善美的,所以只要廣播播音主持人能夠確保言之有理,自然就能獲得聽眾的信任,并使其收獲心靈的良好感悟,明白一定的生活道理。
廣播播音主持人在評論社會新聞時,需要怎么做才能做到言之有理呢?筆者認為,任何的社會時事都具有兩面性,只有廣播播音主持人能夠從正反兩面深度解析社會時事,而不是對這件事情妄自揣測或是進行極端的“一面倒”評論,才能很好的照顧到社會的公平正義,也讓自己的語言變得更具說服力和公信力。例如針對“老人摔倒,半小時沒有人扶,最終導致老人身亡”的社會新聞進行解讀時,應當從正反兩個方面去分析,即這件事并不是群眾自身的品德問題,而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那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原因是早些時間發生的“老人訛人”問題讓人們變得“不敢扶”,而為什么群眾看到老人躺了半小時沒有起身還不去扶呢?那是因為群眾抱持“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而這種行為顯然已經背離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
2、發揮語言藝術的特色作用
受地區語言環境的影響,絕大多數的聽眾都還保留了自己家鄉的“土話”,所以廣播播音主持人在播報新聞的時候也需要發揮語言藝術的特色作用,不要只是說普通話,還要懂一些“方言”,這樣在播報新聞的時候會給聽眾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很有趣,同時也拉近了心理距離。
例如有些廣播頻道的收聽人群大多是老年人,因為他們經常說方言,所以廣播播音主持人要盡量以方言為主,然后適時摻雜一些普通話,這樣做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損失了廣播播音主持的專業性,但是在聽眾聽來通俗易懂,要比最正規的普通話效果好很多。但是在這里筆者要提出一點,那就是保留方言并不是排擠普通話,在民生新聞播報中可以使用方言,但是在官方的新聞播報中,為體現專業性,還是要說普通話。
(二)聽眾互動環節
1、發揮語言藝術的情感作用
首先,我要給各位讀者說明我的一個觀點,那就是語言藝術的情感作用并不是通過極盡煽情甚至是煽動性的語言來體現的,也不是滔滔不絕的給聽眾灌輸一大堆的心靈雞湯,真正的語言藝術正如古詩所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需要廣播播音主持人真正從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滋潤其心田,有時候,一句簡單的“你很棒”往往就能勝過千言萬語。
廣播播音主持人也需要經常和聽眾進行語言互動,其中不乏有小學生,他們長期處在高壓的學習環境下,希望能通過廣播播音主持人的心理疏導獲得些許的心靈撫慰。在與小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的時候,廣播播音主持人就需要用愛的語言幫助他們重新感受人情溫暖,例如有一個小學生因為是留守兒童,所以性格孤僻,學習成績也非常不好,那與之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就盡可能的不要提及父母,不提及人間大愛,不提及任何他們抗拒的、不懂的情感美句,而是從他們的內心情感出發,給他們拉一拉快樂的事情,或是干脆給他們講個笑話,當他們綻開笑容的時候,我才會以朋友的身份去安慰他們,讓他們知道在身邊有許多許多關心自己的人,而且永遠不會離開。
2、發揮語言藝術的靈活性作用
語言藝術的靈活性表現在廣播播音主持人能夠在和不同性格的聽眾時選擇適合他們的對話交流方式,這說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具體執行起來卻需要廣播播音主持人具備強大的“內功”,即全面、系統了解聽眾的性格特點,并找到適合他們的對話交流方式。
對所有廣播播音主持人來說,了解不同聽眾的性格特點并不是一件難事,可以說每個廣播播音主持人都有一顆“責任心”,能夠在日常工作中仔細關注聽眾的一舉一動,從而剖析其心理特點。但是如何找到適合他們的對話交流方式就十分困難。我在長時間的工作中總結了一個方法,那就是按照不同聽眾的說話和思維方式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此時我就不再是我,而是聽眾的一面鏡子,他的想法如何,我將在交流中予以對應,例如我在安慰一名傷心的聽眾時,如果他的性格很靦腆,那我就會多說,并引導他開口說話,而如何他能一吐為快,那我就做一個安靜的傾聽者。
結束語
結合廣播播音主持人語言藝術的特點可知,廣播播音主持人需要將語言置于“情理”環境中,發揮語言藝術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以及靈活性的特點,在新聞播報和聽眾互動環節中充分發揮語言藝術的作用,讓語言成為一把打開聽眾心扉,啟迪聽眾思想的“金鑰匙”,能對聽眾的情感產生積極而有效的影響。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淺見,希望能對其他廣播播音主持人提供有益參考。
參考文獻:
[1] 馮媛媛. 關于提高廣播播音主持人語言表現力的策略研究[J]. 傳播力研究, 2018, 2(32):127.
[2] 李旭. 廣播播音主持人語言表現力的提高策略探討[J]. 西部廣播電視, 2017(1).
[3] 齊華. 廣播播音主持人語言表現力的提高策略[J]. 新聞研究導刊, 2015(13).
[4] 賈莉莉. 關于提高廣播播音主持人語言表現力的探討[J]. 新媒體研究, 2017(4).
[5] 譚曉虹. 提高廣播播音主持人語言表現力的探討[J]. 傳播力研究, 2017(10):157.
[6] 徐濤. 廣播播音主持人語言表現力的提高策略分析[J]. 新聞研究導刊, 2015(10).
作者簡介:熱比亞·玉山,女,柯爾克孜族,新疆廣播電視臺柯語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