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摘 要:教師與學生是教學的兩大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對立統一的整體。任何一門學科都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密切配合與互動,師生之間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系,才會營造出一種健康向上的課堂氛圍。初中數學教學中更需要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一方面有助于化解數學學科在學生腦海中單調乏味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對初中數學課堂中師生互動的意義及有效策略進行了具體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師生互動 教育
隨著我國初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不斷完善,我國整體素質教育仍然處于較低水平,仍然處于比較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初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銜接小學以及高中的數學學習的關鍵環節,初中數學課程一直是初中學生學習非常困難的課程之一,如何提升初中學生學習數學和培養興趣顯得尤為關鍵。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初中數學課程成為初中生學習的困難之一占據50%以上,這一數據足以說明了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亟需改革和完善,而且初中數學課程講授過程中均已老師為主導,學生未能充分參與其中,也不能深刻理解其內涵,長時間累積也造成了對初中數學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和心理,極有可能造成了初中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進程和努力程度。因此,關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我國長期課程改革的必然結果,以希望推動我國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和策略的完善。
一、互動交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1、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師生互動教學是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提升和調動初中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反映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體現。隨著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不斷完善,對于轉變教師講授傳統理論知識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現代化的教育體育更加要求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技巧,需要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固化影響,要不斷創新與完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人才和提升初中學生學習的興趣。
2、有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往往使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有一定的難度,許多學生對學習數學沒有很高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與合作,能夠開發學生大腦的思維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使數學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夠使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提高。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數學屬于非常重要的學科,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與枯燥,使得學生無法提起學習興趣,無法提升學習成績。新課改,逐漸開始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因為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互動中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利用課上或課下時間進行查缺補漏。同時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狀態與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策略
1、構建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和諧、民主、輕松的教學氛圍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實際教學中仍有很多教師忽略了這個問題,為了維護教師的權威,不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后經常是比較嚴肅的,造成學生心理上不敢、不愿意接近教師。這樣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即使有疑問也不敢提出來,又何來課堂交流呢?對于知識的學習也是常常處于緊張不安的狀態,這自然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我們要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自身做起,改變教學風格。初中學生是很容易被吸引的,比如,課堂開始的1~2分鐘的時候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小笑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緩解學生的壓力,尤其是他們喜歡一些幽默的語言,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幽默的語言來講課,讓學生感到輕松,就自然會主動去學習;再次,教學中要保持課堂紀律,但這與幽默的講課方式不沖突,要讓學生既感到輕松,又要遵守課堂紀律,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2、提高學生參與程度,實現互動。由于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重知識灌輸輕學生參與的問題,因此要提高師生互動質量和水平,首先需要構建以提高學生參與程度為目的的師生互動模式。傳統師生互動模式與實踐表明,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功能和地位都被擴大了,而學生課堂參與度和互動參與度都處于較低水平。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體系、設置教學內容與實際教學過程中都需要以提高學生參與程度為目的,不僅有助于創造良好師生互動環境,更有利于從學生角度出發提高數學學習與實踐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堂外與教師保持良好互動性。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在提高學生參與程度的過程中以“師生平等對話”為互動理念,以“引導者”、“互動者”及“對話者”為功能定位,還需要以“平等溝通”為師生互動主要手段。
3、利用巧妙的設問引發互動。思維總是從提問開始,巧妙的將問題引入到教學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主動進行問題的探討,開拓學生的思維發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思維空間。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設問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擴展,這樣才能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過三點的圓”中,首先對學生提出問題:1.經過點a點畫圓最多能畫幾個,圓心處于哪個位置?2.經過a與b點畫圓,能畫幾個?圓心在哪?3.經過a、b、c三點能畫圓嗎?如果能,做多能畫幾個?圓心在哪?如果不能的話,說出其中的原因。經過這種由淺入深的問題,能夠使學生投入到學習中,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思維,師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真正達到師生之間的互動。
三、總結
師生互動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現代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現在的課堂已不再是以老師為主的古板課堂,而演變成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一種平等教學的課堂。特別是對于難度較大的數學教學,需要更加注意互動課堂的實施,作為老師,要與時俱進、關愛學生、和藹可親,以教導學生為自己的首要任務目標;作為學生,要善于讓自己成為駕馭知識的主人,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積極的與老師和其他學生交流,提高課堂氣氛,在互動中提高自己,發揮互動課堂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新強.淺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數理化學習,2016(03).
[2] 朱紅梅.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新課程·中學,2014(05).
[3] 張志紅.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師生互動[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