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威
【摘要】大數據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其作為數據集合,具有規模大、流轉速度快、類型多樣及價值密度低等特點,在檔案工作中引入大數據技術,可以更好地推動檔案工作的快速發展,使其與時代發展潮流相適應。文中分析了大數據技術在檔案工作中應用的基礎,并進一步對檔案大數據框架構建及應用的策略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檔案;大數據技術;大數據框架構建;應用
一、大數據技術在檔案工作中應用的基礎
檔案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歷史記錄,基于我國地域遼闊性的特點,檔案數量十分龐大。當前檔案總量可謂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同時也為檔案數據庫的構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當前國家、地方及企事業單位中的檔案部門中都保存著具有較高價值的檔案信息,但基于個人利用需求,在這些龐大的檔案信息中,每次可以利用的檔案數據數量較少,檔案數據價值密度處于較低水平。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檔案資料,存在種類多樣的特點,而且在信息時代,檔案種類還在進一步擴展,出現了一些非結構化的檔案信息。為了能夠對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檔案進行有效的保存和利用,需要運用大數據技術來對檔案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構建數據化資源庫。隨著當前檔案產生的數量不斷增加,人們對檔案的保存和利用意識也在不斷增加,這也對檔案收集、分析、整理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檔案工作智能化水平還不高,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可能實現對各種檔案資源的快速分析和處理,從而及時為人們提供所需要的檔案信息。
二、檔案大數據框架構建及應用策略
(一)轉變服務觀念。在當前檔案工作中,需要積極轉變服務態度。當前大部分檔案部門服務理念還處于傳統的理論水平上,在實際檔案服務中存在被動的情況,而且具體服務內容也只是單純提供檔案信息。隨著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檔案目錄和部分檔案全文實現了數字化,并上傳到網絡供利用者瀏覽。這就需要檔案部門積極主動開展檔案服務,精準把握檔案利用者的需求,檔案管理人員要深入了解檔案業務,明確檔案利用者的需求,從而全面提高檔案服務的質量。
(二)建立檔案數據的準入和管理機制。為了確保檔案數據的質量,需要通過建立高質量和高價值的檔案資源庫,強化對檔案數據的管理,并建立數據準入標準,將不合格的檔案數據信息及時剔除掉,在檔案搜集過程中更好地突出檔案的質量。針對于檔案信息,做到隨時收集、定期收集、重點收集和普遍收集,并將這些收集方式有效結合,對具有價值的文件資料則宜采取特殊整理和標記,并對電子目錄質量進行檢查,確保與入檔的程序和要求相符。做好電子檔案分類編目工作,對檔案質量進行層層把關,以此來保證檔案大數據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創建完善的檔案數據標準。大數據時代環境下,檔案信息種類越來越豐富,檔案數據信息的數量也不斷增多,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紙質檔案管理模式越來越無法與時代發展需求相適應,為了進一步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需要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工作標準,對檔案信息的內容進行明確規定,制定科學的檔案工作流程,并將其落實到位。在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根據相應標準來設置檔案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實現檔案信息數據的精準歸類。在針對檔案信息數據進行保存的過程中,要確保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四)搭建檔案大數據網絡平臺,實現檔案資源共享。通過檔案大數據網絡平臺的搭建,可以有效促進檔案管理技術的創新,使檔案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要求。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數據產生,這些數據處于分散存放的狀態,檔案信息資源無法實現共享,導致檔案信息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也無法滿足信息時代人們對檔案的利用需求。因此迫切需要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來搭建檔案大數據網絡平臺,將檔案工作與大數據技術相結合,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加快推動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并對檔案信息進行深入挖掘,基于檔案利用者的需求,為其提供精細、準確的檔案信息,全面提高檔案信息的利用率,加快實現檔案信息的共享。
(五)云服務的實現。大數據以云計算為基礎,而且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也離不開云計算技術,因此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公有云,以此來實現全國范圍內檔案條目的集中和共享。而且在公有云背景下,區域內檔案部門可以通過建立自己的私有云,以此來為大數據平臺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
三、結束語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檔案工作與大數據技術的有效結合,可以有效推動檔案管理工作的數據化發展。因此對于當前檔案管理部門而言,需要著眼于當前大數據時代檔案工作的發展需求,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建立健全檔案管理機制,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來提升檔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高效利用。
【參考文獻】
[1]劉國華,李澤鋒.檔案工作中大數據框架構建及應用思考[J].檔案管理,2014.
[2]滕春娥.大數據環境下檔案工作轉型研究[J].北京檔案, 2015.
[3]鄒華英.試論大數據時代的檔案工作[J].檔案與建設,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