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佳
摘 要: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之中,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文人名士,也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文化遺產。而在當前外來文化的沖擊之下,如何增強本民族文化自信和弘揚傳統文化必將成為教育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傳統文化 高中語文 學習興趣 道德修養
在語文教材中編寫了許多優秀的文化作品,這些作品中也蘊含著巨大的精神魅力,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理想。與此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化傳承和理解能力也是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本文就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濡染和滲透,進行了研究探討。
一、深入挖掘教材內涵
目前,高中語文教材收錄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古典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具有強大的精神價值并且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尤其是選修教材,比較系統地介紹了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思想。比如,《先秦諸子散文》就介紹了老子、孔子、孟子、韓非子、墨子等人的思想。《古代詩歌散文》一書,有許多古代優秀的文學經典,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不高,就是因為教師缺乏對教材內容的深入挖掘。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以教材為中心,深入挖掘課文中的文化精髓,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內涵和價值。例如,在講授《師說》一文時,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掌握本文的中心論點“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更讓學生了解尊師重道的深刻道理,贊揚作者抨擊時弊的精神,鼓勵學生超越老師,改變對師生觀念的認識,“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在教學之前,教師要仔細閱讀本篇文章并且掌握文章的重要價值所在,從而挖掘其中的傳統文化內涵。
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當我們身處一個安靜的環境中時,整個人也會隨著這種環境而慢慢變得平靜而祥和。而當我們身處一個比較吵鬧的環境中時,情緒也變得日益高漲。同樣,當學生身處一個滲透傳統文化的教學環境之中,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深受感染而掌握一些文化知識。所以,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感和滿足感。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一課時,教師要讓學生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感受文章的主旨和語言特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同學們,你們印象中的荷塘是什么樣子呢?能否說出自己的感受呢?”這個問題作為導入,讓學生聯想自己的生活經歷而進行表達。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全班學生都能夠隨著講述人的語言而感受其中的美景。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朗誦一些有關蓮花的句子并且給學生講述句子的含義,將學生帶入具體的情境之中。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學生討論和言語聯想給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學感悟能力和審美能力。
三、豐富課堂教學手段
如果我們每天都重復著同樣的生活方式而沒有絲毫改變,這必定會使生活變得死氣沉沉沒有活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盡量避免這種枯燥課堂的出現,創新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式,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新鮮感。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來幫助學生了解傳統文化,拓展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知識視野,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例如,在教授《逍遙游》一課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莊子其人,并且讓學生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文章所表達的內涵和道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比較具有氣勢的音樂,在音樂聲中帶領學生朗讀,想象體悟鵬“化而為鳥”“其翼若垂天之云”進入逍遙的世界。然后,教師可以在課件上給學生講解有關莊子的思想和風格,并且讓學生了解《莊子》一書的主要內容。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道家的主要思想,幫助學生了解“無為而治”“安時處順”等人生態度。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掌握多樣的文化內涵,并且學習莊子貧賤不改其樂的人生志趣和態度。
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
高中語文教材包含了豐富的優秀文學作品,學生在學習這些課文的同時能夠從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滋養。但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材中所編寫的內容僅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如果想要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精髓,僅僅依靠有限的教材知識則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拓展有限的教學資源,開展一些有關傳統文化教育的課外活動來補充一些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文學素養。例如,進行課本劇表演,如《鴻門宴》《荊軻刺秦王》《燭之武退秦師》都是很好的演出素材。通過表演,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對重點詞語的掌握,對文中主人公精神的繼承。還可以進行“詩詞大會”“詩歌朗讀比賽”,拍成詩詞、畫面朗誦為一體的MV來表現詩歌的意境美,體悟它的語言美,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通過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文學作品,感受其中人物的獨特魅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
綜上所述,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保護和傳承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學習其中的精神內涵和內在價值。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必當肩負起文化傳承的重任,將傳統文化滲透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