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良海

摘? 要: SPOC(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是一種新的混合教學環境,適合于在線學習,也適合于在多媒體網絡教室或智慧教室中開展線上線下混合的班級教學。文章分析SPOC和公共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特點,探討公共計算機基礎SPOC課程的建設,比較了基于SPOC采用翻轉課堂和對分課堂兩種教學模式的教學實施。基于SPOC靈活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可以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科能力和綜合素養。
關鍵詞: SPOC; 公共計算機基礎課程; 對分課堂; 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TP39? ? ? ?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6-8228(2019)07-66-03
Abstract: 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is a new blended teaching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online learning, also suitable for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class teaching in multimedia network classroom or smart classroo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C and public computer basic courses teaching,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SPOC based public computer basic courses, and compares th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of using two kinds of teaching modes based on SPOC: flipped classroom and PAD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 Teaching with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based on SPOC can achieve "student-centered, teacher-l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subject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SPOC; public computer basic courses; PAD class; flipped classroom
0 引言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的[1]。與MOOC不同的是,SPOC的學生規模一般在幾十人到幾百人,學生有限制性準入條件,有更高的課程完成率。對于普通高校來說,SPOC更易于掌控,在開展線上線下混合的班級教學更有優勢。公共計算機課程因實驗教學的需要,一般安排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進行,這為基于SPOC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提供了必要條件。本文以筆者承擔的《網頁制作基礎》課程為例進行闡述。
1 SPOC概況
SPOC本質上可以看作是MOOC。但其相對于MOOC來說,除了規模小外,SPOC往往是收費的、受限制加入學習的。MOOC里的“大規模”課堂是針對于不確定的參與者來設計的,而SPOC則像傳統課堂一樣,是針對于一小群學生設計的。因此,SPOC課程針對性強,實施起來會更高效。
SPOC有兩種應用方式[2],一是針對在校學生的課程教學,另一是針對包括社會學習者的在線課程教學。前者是結合了班級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的混合學習模式,通過SPOC課程微視頻等資源,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后者則是根據設定的申請條件,把滿足條件的申請者(通常幾十到幾百人)加入網絡課程,通過觀看課程視頻,完成布置的作業、討論等任務,參加測驗和考試,完成課程的學習。
SPOC課程的建設可以依賴于各種網絡教學管理平臺,如使用收費或開源的在線學習管理系統構建SPOC平臺,或基于互聯網提供免費服務的對分易、智慧樹等課程平臺進行建設。
2 公共計算機課程教學概況
以“面向社會、面向專業、面向學生”為指導,以培養學生計算機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同時培養信息素養與計算思維為目標,我校公共計算機課程體系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計算機基礎層課程,第二層次為計算機應用層課程,如表1所示。所有計算機類課程均采用“邊講、邊練、邊設計”教學模式,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實驗室進行。
3 SPOC課程的建設
SPOC課程主要分三大模塊:課程學習目標設計、學習內容的組織和設計、學習評價[3]。
課程學習目標設計主要針對學生進行分析,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畢業要求,確定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目標并細化到課程的各個章節。
SPOC課程建設的重點是學習內容的組織和設計。根據課程學習目標,側重重點和難點內容,針對不同的內容使用不同的信息呈現方式和學習方式。一種快捷的方法是參考愛課程網等優秀平臺的同類課程,結合實際優化學習內容的組織與設計。
SPOC課程資源包括視頻資源和非視頻資源兩大類。視頻資源是SPOC課程的關鍵,它的好壞與課程的學習效果直接相關。視頻資源可以通過引進、自建、改造等方式進行建設。
與MOOC類似,SPOC課程注重形成性評價。通過在線課程內容的學習和效果、在線作業、測驗及期中期末考試等進行綜合評價。
在“網頁制作基礎”SPOC課程中,我們根據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學習目標設計,反復論證,對學習內容重新組織和設計。本課程涉及較多的軟件實際操作,所以視頻資源主要以自建為主,通過使用錄制屏幕的方式獲得原始視頻進行后期編輯生成。而對于理論性較強的小部分內容,則直接使用高版本的PowerPoint直接創建視頻。
4 基于SPOC的公共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
目前,在普通高校中基于SPOC開展教學主要采用混合學習模式。關于混合學習,何克抗指出混合學習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即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混合學習模式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可適時引導、啟發、監控,又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通過兩者結合,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4]。
在《網頁制作基礎》等公共計算機SPOC課程教學中,有兩種合適的教學模式,一種是來自西方的翻轉課堂,一種是中國本土的對分課堂。
4.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的主要特點是“先學后教”,將傳統課堂的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這兩個階段顛倒過來,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前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教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助而完成的[5]。翻轉課堂教學的一般流程如下: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師提供的學習任務單,觀看教師事先提供的微視頻并進行在線習題檢測,課堂上學生先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相互討論并嘗試解決問題,然后教師根據檢測反饋的結果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6]。
4.2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7-9]
相對于翻轉課堂來說,“對分課堂”的主要特點是“先教后學”。“對分課堂”是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課堂的一半時間分配給教師講授,另一半時間留給學生討論。自2014年開始的一系列教學實踐說明,對分課堂是適合中國教育現實、本土特色鮮明的課堂,它傳承了傳統教學智慧,使講授法與討論法兩者長短互補。
典型的對分課堂如圖1所示,分為三個步驟:①前一次課后半階段教師課堂講授新內容。教師做引導式和框架式講授,讓學生了解學什么、為何學和如何學。②課后學生內化吸收。學生根據學習任務單自主閱讀文字教材或觀看微視頻等資源,完成作業。及時反思,形成學習情況報告材料,為小組討論發言作準備。③后一次課前半階段課堂分組討論。4至6人為一組,圍繞學習內容、作業及反思等進行討論,要求每位學生都均等參與討論。可組織1至2輪的發言。討論的目的主要是解決低層次問題,凝練高層次問題。之后,可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師生對話、抽查小組學習效果、總結和解決高層次問題。
4.3 兩種教學模式的比較
在網頁制作基礎課程中,考慮到學生課后學習環境等原因,可以靈活采用翻轉課堂模式及其變種“課內翻轉”[10]和對分課堂模式及其變種“當堂對分”[11]的方式實施教學,所謂課內翻轉和當堂對分就是指翻轉課堂和對分課堂的步驟均在一次課內完成。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兩者都能很好的實現從傳統教學的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考試為中心轉向以學習為中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科能力和綜合素養,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翻轉課堂教學與對分課堂教學有一些重要區別。①翻轉課堂注重先學后教,對分課堂注重先教后學。前者是學生按任務單指引自學新內容,在教的環節內化吸收。后者是在教師講解后學習內化吸收。②后者有更充足的討論環節,人人都必須時間均等地參與小組討論,在學生討論環節,教師只需巡堂傾聽。③課內翻轉學生自主學習時,可能會出現教師被學生輪番提問新內容的問題,而當堂對分中學生內化和相互討論階段,教師則不必忙于回答學生的提問而可以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
5 結束語
基于SPOC開展公共計算機課程線上線下混合的課堂教學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兩者都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能有效地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同時也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和綜合素養。從實施的效果看,在網頁制作基礎等公共計算機課程中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更接近于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的適應度較高,學生學科技能和綜合素養也得到有效提高。SPOC是未來一段時間大學課程的教學常態,關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的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學習評價等,都值得我們進一步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徐葳,賈永政,阿曼多·福克斯,戴維·帕特森.從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清華大學MOOC實踐的學術對話[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4:13-22
[2] 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35(1):85-93
[3] 胡建平.高職院校SPOC課程建設研究[J].教育探索,2016.4:124-127
[4]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9:37-48,79
[5]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4):46-51
[6] 于洋,傅海倫,張艷麗.“翻轉課堂”:信息技術下的“先學后教”[J].教學與管理,2015.30:111-114
[7] 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5):5-10
[8] 杜艷飛,張學新.“對分課堂”:高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實踐與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6.3.
[9] 田青,閆清偉,張學新.“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理分析[J].高教論壇,2017.9:71-73
[10] 李強,張學超.基于建構主義理論下的“課內”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網頁制作基礎》課程表格部分課堂教學設計[J].中國培訓,2016.24:204
[11] 梁思源.“對分課堂”理念在大學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6(5):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