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是新課改后對高中生物教學提出的要求和標準。高中生在不斷向著成熟方向發展,已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可以合理地選擇自己的學習方法。根據新課標的改革要求,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培養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3-003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031
探究性學習提倡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起因,并尋找解決的方案,全面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教學效率。
興趣對于學生實施探究性學習有非常重要的促進性作用。學生如果對學習產生興趣,會更加喜歡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成績,并獲得學習的快樂與主動的體驗。在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主動探究合理、科學的教學技巧與方法,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生物知識的有趣性。教師還需輔助學生積極地進行觀察,強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生物教師需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克服各種困難,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學生一旦對生物學習產生興趣,會主動提升探究性學習意識。例如,教學“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一課前,教師讓學生先了解光合作用都會受哪些環境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環境因素會對光合作用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在課堂上,教師考查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程度,讓學生自己總結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最后設計“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讓學生自己觀察實驗過程,并做出實驗總結,會發現光的強弱程度、溫度、C02濃度都會對光合作用產生影響,這種自主探究的實驗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感受在探究知識過程中的樂趣,加深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標準,需要具備綜合素質且獨立自主思維能力強的高效人才。高中生物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需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以后的發展,強化對學生探究性學習與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此情況下,教師可主動打破以往只依靠教材進行教學的局限性,主動引導和激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和獨立思考。在教學過程中,主動突破以往教學模式的束縛,為學生創設更加寬廣的想象空間,創造性地提出假設的問題,讓學生大膽進行思考。學習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對學生思考過程加強關注。學習的基礎是思考,思考又源于質疑,質疑會讓學生進行不斷的探究。為學生創設出表達自身見解的契機,同時公開展現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與設計探究的過程,找出問題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的方法。在此過程中,針對錯誤類問題,教師需合理引導學生進行及時的糾正和修改,讓學生的疑慮可以在討論與辯論過程中不斷得到印證,最終找到最合理的答案。例如在進行生物組織內的糖類脂肪與蛋白質的檢測實驗時,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檢測的內容和檢測的結果之間有哪些必然的關聯,再由學生動手實踐,將不同的試劑加入一定組織之中,通過對多顏色變化過程的觀察,驗證自己的推測,從而在加深學生印象的同時促進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提升。這樣操作可以促進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充分溝通,讓學生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提升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2]。
在生物學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學習了解生物知識,但對所學的知識卻不能深刻地記憶,這便需要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及時記憶和總結,防止遺忘。生物教師可適當地讓學生做一些習題,通過有效的練習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課后練習可以輔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解和記憶,總結是否有遺漏的知識點,在此過程中需要學生對復習過程中的難題和錯題加以重視。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積極地引導學生自主獨立地總結課上所學的相關知識點,在章節學習完以后對重點和難點知識實施分類、分層。如:引導學生通過制作表格或樹狀圖的方式對知識進行分析和總結,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特點及偏好對重點和難點知識進行合理的標注。利用總結和歸納的方式,學生不但能夠對所學的知識加深記憶,還可讓思維得到充分的鍛煉及發展,構建理性、系統化的知識框架,提升自身的探究性學習。
綜上所述,探究性學習是新課改教育下一項不可或缺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需有效結合生物學科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加強探究性學習的實施,為社會培養出具有自主獨立思維的高效綜合型人才,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布云吾列扎·尼木加甫.探討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9):90.
[2]郭春靜.淺析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141.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賀欣華(1980.9— ),女,漢族,河北邢臺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