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嚴謹性思維,在課堂上簡單的照本宣科,將數學知識單方面灌輸給學生,與生活聯(lián)系不夠緊密。這樣不僅難以激發(fā)學生興趣,也導致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無法實現(xiàn)提升。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生活化手段的應用,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保證學生輕松掌握數學知識。本文將結合小學生特點,提出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化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2-005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045
新課標下要求小數數學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加強聯(lián)系,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猜想、推理和交流等活動,以生活化方式呈現(xiàn)數學知識,降低學習難度,調動學生積極性。小學數學教師善于在生活中捕捉生活現(xiàn)象,將數學知識生活內涵挖掘出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在領悟數學魅力的同時,也全身心參與其中,實現(xiàn)學習效率的提升。
為了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采取生活化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可以有效學習數學[1]。由《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可知,數學是人類生活的工具,數學教學內容必須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從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出發(fā),結合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數學的認識,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親身感悟與體驗。對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還要提出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有發(fā)現(xiàn)與探索的空間。這樣有利于對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下逐步牢固掌握數學知識,也為今后數學學習打牢了基礎。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也變得更加積極與主動。
學生都有雙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眼睛,他們會觀察到不一樣的事物,在思維方向與結果很多時候不會順應教師的教學預設,對此教師要思考在教學中是執(zhí)行預設教案,還是開發(fā)課堂生成的資源。長期以來,教師習慣于按照提前設計好的思路開展教學活動,對于學生提出的質疑,教師也只是將他們拉到既定教學思路上。其中這種方法不正確,教師需要將課堂生成的資源利用起來,讓學生不再受到習慣、權威等定勢限制,鼓勵學生進行質疑,這樣學習效果更好。同時數學也是一門有著較強思維性的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場所,教師利用生活化教學方法,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這樣能夠將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最大限度挖掘出來,也為學生思維變通性、創(chuàng)造性等訓練創(chuàng)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性屬于一種心智技能活動,也是內在隱性活動,教師要利用外在動作技能和顯性活動,為了達到這個教學目標,教師要利用學具、實物模型的情境操作[2]。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探索與構建生活數學的教學體系,指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有效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印象,達到了鞏固提升的目的。教師也可以通過收集、整理生活中的問題,在課堂上適時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使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全身心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也促使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不斷提升,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此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在完成授課任務后,要求學生總結自己的學習過程,說說自己在學習的收獲與啟示等,在生活化活動中,有利于讓學生進一步概括與提煉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并最終為生活服務,很多數學概念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教師也可以布置學生觀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幾道乘法算式,或者是記錄家里水電費的開支,制成表格計算,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教師要從實際教學內容出發(f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探索與發(fā)現(xiàn),并布置一定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深入探究問題的本質,這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讓學生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實踐能力。教師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指導學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感受生活中數學的應用價值,這樣學習起來勁頭十足,效率也能實現(xiàn)提升。
數學知識來源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生活化教學方法的作用,將蘊含在生活中的數學現(xiàn)象與知識挖掘出來,在課堂上集中呈現(xiàn)出來。這樣才能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輕松、有趣,避免學生產生枯燥、乏味之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分析問題,掌握的數學知識也更加牢固,同時學生也能全身心融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既提升了數學學習能力,也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侯春玲.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137.
[2]蘇永秀.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22):231.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林森象(1977.12— ),男,漢族,福建詔安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