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讀書不僅能夠積累知識,還能夠拓展視野,磨煉心性,這對于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教師在小學班級建設中要注重讀書氛圍的形成,努力采取各種途徑來建設書香班級,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書香班級;建設;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2-015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146
新時代的教育是為了立德樹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是學生未來個人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文化基礎,讓學生具備人文底蘊,這離不開讀書和學習。
我們知道,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在學習中存在著功利主義思想,更多的是為了應試,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這是不利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學生積累知識、開闊視野的重要途徑。在此過程中也能夠磨煉學生的心性,有利于學生良好習慣和意志品質的培養。因此,在小學班級建設中,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就是書香班級建設,這也是建設書香校園的重要內容之一。那么,可以從哪些方面開展小學班級的書香班級建設呢?
自主性是人作為主體的最根本屬性,要想使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就需要學生把讀書當成自己的一種主動行為,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真正成為一種自覺行為。然而這種主動性對于小學階段的很多學生來說是缺乏的。所以,書香班級的建設要加強宣傳,可以通過開展主題班會或者少先隊活動等形式讓學生了解閱讀以及書香班級建設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使學生清楚其價值所在,才能在行為上重視起來。
同時,因為學生是主體,班級的教學活動、德育活動和班級建設一定要發動學生,讓學生親自參與,這既能夠使學生對這項活動認識得更深刻,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所以,在班級書香建設中,教師一定要組織學生參與進來,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集思廣益來進行操作,這樣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閱讀和學習需求,從而優化效果。
建設書香班級需要濃厚的氛圍來影響學生,這就需要我們充分利用和開拓各種資源,利用好課內和課外兩塊陣地,有效推進書香班級建設。
一方面,要把語文教材中的經典文章作為學習和誦讀的內容,利用好學校的晨讀、午讀,組織學生閱讀、背誦,加深學生對所學的理解;也可以結合學生所學的課上內容進行表演、演講或者是辯論,高質量地利用教材學習內容。
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教師要鼓勵學生制訂自己的課外閱讀計劃,結合不同學段的學生特點給學生推薦經典書籍,指導學生閱讀。當然也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這樣就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逐漸從電子產品中走出來,慢慢地喜歡上閱讀,逐漸內化成一種主動行為。
環境能夠影響人,也能夠塑造人。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容易受環境的影響,所以開展書香班級建設要重視營造氛圍,實現環境育人的效果。
所以,在書香班級建設實踐中,首先,要注意班級圖書角的建設,要整潔、有序,為了保證學生圖書閱覽的需求,盡可能多儲備書籍。教師要帶頭給學生提供閱讀的書籍,也可以聯系學校圖書館提供一些書籍。當然,主要還是鼓勵學生捐獻圖書,讓學生手中的圖書流動起來,實現優秀書籍的共享。另外,也可以在班級開展“圖書漂流活動”,因為學生閱讀的書籍更貼近此年齡段孩子的閱讀需求,這樣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其次,要充分利用好班級的黑板報和墻報,鼓勵學生通過黑板報和手抄報把自己的好書推薦出來,也可以把自己的心得體會進行分享,形成一種比學的氛圍,推動班級中閱讀之風的興起。
推進書香班級建設,目的是為了使學生養成“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的意識,這需要家校共同推進。因為家庭教育在學生的成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需要家校教育相互配合,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養成好習慣。所以,教師要把書香班級建設延伸到學生的家庭中,鼓勵家長陪伴孩子讀書,給學生營造家庭閱讀氛圍,用家長的言傳身教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這樣學生在學校才能夠更好地參與書香班級建設。
總之,開展書香班級建設是新時代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內在要求。廣大教師要重視書香班級建設,引導學生在思想上形成正確的認識,親自參與,充分利用課內外的閱讀資源,重視環境育人和家校合作,這樣才能夠把書香班級建設工作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勝安.搭建書香平臺構建閱讀文化——淺談農村小學班級書香文化建設[J].科學咨詢,2014(25).
[2]居思兵.班有書庫香自來——班級書庫建設淺談[J].江蘇教育,2014(47).
[3]牟云霞.淺談小學書香班級建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21).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趙燕(1971.1— ),女,漢族,甘肅定西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