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烘艷 梁鹿鳴
摘要:BIM技術的發展,給建筑行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尤其是在工程造價方面發揮了極為巨大的能量,促進了其水平的大幅提升。在高等院校的教學中,在對未來的建筑人才進行技能與知識培養時,工程造價課程是一個重點的學科。在該課程中,引入和利用BIM技術,可以利用數據化模型對學生進行細致化、框架性強的真實教學,因此為實現更高水平的工程造價教學,本文就BIM技術在該課程中的應用相關問題進行簡單討論。
關鍵詞:工程造價管理;課程教學:BIM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439-01
造價工程師的水平,是關系著建筑企業管理和效益實現的關鍵因素。在對其的培育時,工程造價課程是一個重點課程。在時代進步的同時,BIM技術的發展不但為建筑建設提供了新的方法,也為課程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高校對造價工程管理人才的培育必須與時俱進,利用好BIM技術,通過信息化模擬,促進教學直觀性,提升學生興趣注意,促進學生細化理解,發揮其可實踐性,增強教育效果,提高院校教學的科學化現代化程度。
一、BIM技術應用于工程造價課程教學的意義
BIM技術,即建筑信息模型化,是指對信息進行收集分析處理后,以建立起數字化的模型的方式,進行各部門的協同處理與信息共享。其在建筑實際建設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將這項技術,投入到工程造價課程教學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
1.促進教學水平提升
通過將BIM技術投入到實際課堂,可以通過利用可視化模型,對教學內容進行全方位的細節化展示和再現,從而提高教學的準確性;可以建立起協作交流的動態化平臺,為學生提供實時化地參與式教學,促進學生的合作化認知,強化教學的互動水平與效果;可以轉變傳統教學死板的形式,激發課堂活力,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可以通過具體化的項目,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可以對建筑相關工程圖紙進行展示,促進學生對圖紙設計表達地領悟,以及提高其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總而言之,BIM技術的應用豐富了課堂的學習內容,強化了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知識掌握的扎實程度,促進了教學成效的實現,因而教學水平的提升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2.提高學生能力素質
運用BIM技術,進行工程造價的教學輔助,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首先,它豐富了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因此就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從而實現良好穩固的知識儲備。其次,利用該技術地模型化展示,可以對知識進行框架化展示,從而實現學生認知和掌握的模塊性。再者,該技術輔助教學提高了課堂地實踐性,通過實操,學生可以提高動手能力和與他人的協作能力,促進其團體認知與合作意識提升,并且可以訓練表達與交流能力口。以及,該技術可以對建筑項目進行模擬,學生在模擬化操作中,可以有效增強自身的操作能力。
二、提升工程造價課程教學中BIM技術應用水平的方法
當前BIM技術在工程造價課程中的應用,由于發展的時間與經驗有限,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比如相關的器材落后、課程體系不夠全面、缺乏實操培養等,因此必須通過以下方式,促進教學進步。
1.加強校企聯合性培養
學校與相關的建筑企業進行合作,一方面可以借助企業力量,建設BIM實踐項目基地,與課本理論進行互通式同步教學,提高教學的實踐水平,豐富教學方式。學生通過進行實地參觀,也可以強化對本專業的認知與了解,熟悉實際的工作具體內容,從而實現自身就業競爭優勢的培養。另一方面,企業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進行企業形象的展示,和企業氛圍的熏陶,從而吸引學生,為企業未來發展儲備人才。進而形成良好的培育與供給循環。
2.優化課程體系結構
在教學過程中,要建立起科學全面的BIM教學課程體系。比如相關的建模課程與技術訓練課程等,根據企業的人才能力需求,建立起有針對性的課程教學。比如在設計規劃、工程施工、價格計算、項目開發、招投標、報表圖設等的教學中加入BIM技術,從而實現課程的規劃與聯合,有效利用案例化模型培養方式,促進學生深化有序性體系鍛煉,充實知識結構,促進實際能力運用水平進步。
3.豐富教學內容和手段
一方面,學生興趣不足是影響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針對這一問題,必須通過提升教學內容和手段,來吸引學生的關注,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BIM技術應用的效果強化。另一方面,BIM技術是不斷在隨著實踐地進行而進步和發展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與建設市場相聯系,強化技術與信息的更新,保障教學的先進性。
三、結語
BIM技術應用到工程造價課程教學中,是有效豐富教學手段和內容,是順應課程改革要求的重要舉措。在教學中,可以發揮極大地優勢,促進學生的知識認知與實踐操作有效聯合。但在高校實際地教學中,由于對該技術的認識還不夠深,應用經驗也相對缺乏,就造成實際效果有所折扣。因此,高等院校必須強化認知,促進校企聯合,建設訓練基地,提高BIM技術在課程中應用的總體水平,從而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氛圍和資源,促進學生認知與技能的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