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玲玲
【摘要】文章以情境教學在國際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為重點進行了闡述,以當下情境教學法的相關概述為主要依據,從情境教學在課堂講練中的應用、情境教學在課后練習設計中的應用這兩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與研究,目的在于提升國際對外漢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使學生可以靈活運用漢語進行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漢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情境教學;對外漢語教學;漢語國際教育
一、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出現了“漢學熱”和“漢語熱”的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的外國留學生都來到我國學習漢語,并且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也不斷增多。目前,國際對外漢語教學已經成為漢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對外漢語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并且,情境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文化認知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下面針對情境教學在國際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深入分析。
二、情境教學法相關概述
目前,在語言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情境教學法主要是指把情境教學基本理論作為基礎,對情境進行假設,實現語言交際的目標[1]。漢語情境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結合外國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并根據外國學生在中國日常生活中的認知規律和教材內容,對具體的語言情境進行假設,使抽象的語言形式轉變成為具體生動的可視語言,使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與感受漢語。
三、情境教學在國際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情境教學在課堂講練中的應用
在國際對外漢語教學中,應用語言組織教學是最為基本且最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每種教具都具有各自的語言風格與表述形式,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可以靈活根據語言內涵的特點創建課堂情境[2]。在傳統的國際對外漢語教學中,因為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部分教師的講解和翻譯較為單調,學生只能一味地進行訓練,以致學生對漢語學習產生了抗拒的心理。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一個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建,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可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漢語學習,最終扎實掌握漢語基本知識。
1.情境教學在生詞講練中的應用。在漢語教學中,漢語的詞語有兩種類型:實詞、虛詞。實詞的練習和虛詞的練習相比,更加直觀。在講解名詞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或者周圍環境中的物品展示給學生;在講解動詞時,教師可以利用動作演練表現出詞語的含義[3]。對于部分難以解釋的詞語,教師可以把其融入具體形象的情景中進行解釋,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詞語。
例如,在講解“忍心”時,教師很難找到合適的中介語對該詞語進行解釋,這時,教師可以創建情境。首先,教師可以告知學生“忍心”這一詞語主要應用在反義句或者否定形式中,并對學生進行情境描述:“醫生告訴我,說我的朋友得了無法醫治的癌癥,若我告訴我的朋友,那么他會非常難過,由于他非常難過,我的心也會跟著非常難過,就像心被刀割了一樣。因此可以造句:我不忍心告訴我的朋友,他得了癌癥。”
2.情境教學在語法講練中的應用。在國際對外漢語教學中,語法是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漢語語法主要依靠語序與虛詞來呈現,在教師講解語法條目之后,只有少數的學生可以做到學以致用,其他學生在應用中容易出現錯誤。語法講解主要是為了使外國學生可以在現實交際中準確應用漢語,而不是進行語法本身的學習。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地講解語法,而是需要進行情境創造,使學生可以從中獲得良好的感受,最終習得語法,并可以做到準確應用。
例如,在講解“當作+名詞”的語法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情境。情境1:“媽媽生日,應該送給媽媽什么當作生日禮物呢?”這時學生會回答:“我買了包/手表/鮮花/衣服送給她當作禮物。”情境2:“在你的國家,把什么當作訂婚禮物?”這時學生會回答:“在我的國家,人們經常把戒指當作訂婚禮物。”通過這樣的情景創設,學生可以深入了解“當作+名詞”的實際應用法,并準確地把其應用到實際交流中。
3.情境教學在課文講練中的應用。語言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創造性,說話人的內容和語氣受到說話人所處地點、時間、身份、場合等因素的影響。在課文講練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合適的情景,并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保證創建的情境和實際生活相一致,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講解課文情境對話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并且教師可以針對原文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改編,使課文內容更加貼合學生熟悉的現實環境。如:“學生1:‘今晚我們一起去吃飯吧。學生2:‘好的,那去哪兒吃呢?學生1:‘就去美食街吧。學生2:‘好的,我們在哪兒見面?學生1:‘六點半在萬達門口見,怎么樣?學生2:‘沒問題。”通過這樣的情境練習,學生可以很快對課文內容熟悉和理解。此外,我校為水利水電學院,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語言情境的創建。
(二)情境教學在課后練習設計中的應用
在國際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在進行課后練習設計時,可以充分利用情境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漢語應用能力。在設計時,教師需要保證練習方式的靈活多樣,并且應具有充分、有深度、廣泛的特點。尤其是語境假設題,為學生提供較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不拘泥于某一個句式練習,不只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培養學生的漢語語言交際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這樣一個情境問題:“現在,如果你想要向你的朋友或者同學借東西,你應該怎樣說?”有的學生會回答:“你好,可以借我五塊錢嗎?”有的學生會回答:“請問,我可以借一本書嗎?”通過這樣的課后練習,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語言知識進行回答,不僅可以考查學生對情境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考查學生對詞匯語法的學習情況和使用的準確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在國際對外漢語教學中進行情境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其是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關鍵,并且是提升外國學生漢語應用能力的主要途徑。但是,隨著國際對外漢語教學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創新自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結合教材內容,創建合適的情境,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可以在模擬情境中獲得感性的材料,可以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為主動進行學習,最終實現外國學生漢語應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雪晴.對外漢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芻議[J].求知導刊,2016(09):83-84.
[2]周泉.情境教學法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途徑[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14):136-138.
[3]田甜.情景教學法在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校園英語,2017(2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