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摘要】構建新時代高師經典誦讀融入育人體系能夠助構高品位的教育生態,承繼經典性的育人資源,激活文學經典藝術特質。文章嘗試構建“四點式”經典誦讀融入高師育人體系,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植入高師育人全過程。
【關鍵詞】高師;經典誦讀;育人體系;融入
高師培養的對象是未來的師范生,他們是未來教師群體的主力軍,對于提高民族教育的整體水平、構建高品位的教育生態以及傳承和弘揚我國傳統優秀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經典誦讀融入新時期高師育人體系,不僅是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而且是彰顯師范教育特色、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需要。高師要基于新時代高校育人需要,科學構建高師經典誦讀融入育人體系,激活優秀傳統文化與經典活力,在展現經典詩文美學特質中深化高師育人內涵。
一、構建新時代高師經典誦讀融入育人體系的價值
(一)構建高品位的教育生態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轉型期,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不斷加劇。”[1]高師作為我國高等師范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不僅在構建高品位的教育生態中發揮著主力軍作用,而且具有獨特的優勢。經典誦讀融入高師育人體系,將有助于構建高品位的教育生態,為社會構建高品質、有內涵的育人環境,從而滿足經濟生態下人們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
(二)承繼經典性的育人資源
知識經濟時代與信息化時代,教育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資源的競爭。目前,我國高校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要想提升轉型期的高師育人品質,只有將焦點指向高師內涵發展。科學構建新時代高師經典誦讀融入育人體系,正是基于優化育人資源的視角,實現對經典型育人資源的有效繼承,用經典彰顯高師育人特色,并實現對基礎教育的有效對接。
(三)激活文學經典的藝術特質
文學經典歷經時間的淘洗,是人類智慧、情感、審美等積淀的藝術結晶。它散發著理性的光芒,撥動著人們的琴弦,潛藏著不可估量的藝術特質。然而,在高校育人實踐中,經典文學的價值沒有被充分挖掘,零碎化的經典美文誦讀制約了它藝術特質的散發。經典誦讀融入高師育人體系將有效激活文學經典的藝術特質,重塑人們對經典的膜拜。
二、新時代經典誦讀“四點式”融入高師育人體系的構建路徑
當前,經典誦讀融入高師育人體系主要以碎片化的形式,沒有有機地植入育人全過程。本文基于此現狀,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內在的交融性和一致性,構建“四點式”經典誦讀融入高師育人體系,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植入高師育人全過程。
(一)找準切入點:學科跨界
高師作為師范生培養的基地,要彰顯自身育人特色,找準經典誦讀融入育人體系的切入點,從學科切入,并實現學科跨界,打破學科局限性。
1.以語文為中心。大學語文是高師的一門公共課程,不受專業限制。經典誦讀融入高師育人體系要堅持以大學語文為中心和輻射點,在大學語文學科中增加經典誦讀的比例。經典誦讀美文要注意遴選從古到今的經典美文,要能夠充分凸顯中華民族精神與傳統美德,并與現代文明、現代社會保持高度黏粘合度,從而實現古今文明與文化的一脈相承。
2.學科全輻射。在以語文為中心的基礎上,積極實現經典誦讀的全學科輻射。高師要針對非師范生與非中文專業,合理科學地開設經典誦讀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修經典誦讀課程,并將經典誦讀課程納入到總學分中,從而激發學生選修的積極性。此外,高師要基于經典誦讀全輻射的思想理念,定期邀請名家、名師等走進校園,舉辦經典誦讀鑒賞、指導講座與培訓活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擴大經典誦讀的影響力與滲透力,在高師營造濃厚的經典誦讀氛圍。
經典誦讀的學科跨界需要資源作為支撐,這就需要高師基于經典誦讀學科全滲透的需要,注重師資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傳統文化素質與人文素養,并基于經典誦讀融入需要,構建立體化、豐富的資源體系,從而確保經典誦讀真正、有效融入高師育人體系。
(二)聚焦交匯點:課堂教學
新時代高師經典誦讀融入育人體系需要我們聚焦學科跨界的交匯點,這個交匯點就是課堂教學。只有夯實課堂教學,才能將經典誦讀真正融入高師育人體系,發揮經典誦讀的育人效應。
1.構建暢通的課堂渠道。“課堂是高師育人的主陣地,在信息化時代,課堂這一地位仍然不可撼動。”[2]這就需要教師構建暢通的課堂渠道,將經典誦讀與學科教學有機融合起來。教師要根據學科教學內容,捕捉經典誦讀內容融入點與融入時機,不能強行切入經典誦讀,破壞課堂的完整性與課堂秩序。融入要自然貼切,并迎合學生的認知需求與認知特點,做到水到渠成,從而用經典誦讀熏陶學生。不僅如此,高校要發揮網絡課堂在融入經典誦讀中的積極作用,使網絡課堂成為經典誦讀的第二陣地,發揮互聯網便捷、零碎化的傳播優勢,打通經典誦讀網絡課堂、微課堂。
2.重構課堂教學設計。經典誦讀在學科教學中的融入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設計進行重構,進一步擴展課堂教學維度,從學科教學轉向融合教學,根據經典誦讀融入的需要,優化學科教學內容,精心構筑教師課堂教學用語。關于這一點,習近平總書記做出了很好的典范,在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達黎加、墨西哥進行國事訪問與中美元首會晤中,他曾經多次引用古典詩句,充分展示了大國領袖的語言風格與人格魅力,也是高師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學習的典范。
(三)開拓遷移點:多彩活動
課堂是經典誦讀融入的主陣地,但不是唯一陣地,這是由課堂時間的有限性和空間的局限性所決定的。這就需要高師基于課堂主陣地,開拓經典誦讀的遷移點,在多彩的活動中彰顯傳統優秀文化的魅力。
1.社團構筑經典誦讀“動感地帶”。社團是學生自發性組織的,在學生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經典誦讀的融入要巧借社團的影響力和滲透力,與社團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開設“經典誦讀”文學社團,充分發揮社團成員的輻射效應。同時,在社團與黨團組織、學生會的交流互動中,積極推動經典誦讀的有機植入,營造經典誦讀的良好氛圍,在高師校園營造“親近經典”的良好氣氛,促進學生品格形成,提升學生精神氣質,使經典誦讀滋養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2.實踐固化經典誦讀“文化特質”。實踐出真知,實踐是固化經典誦讀“文化特質”的必然路徑,它能夠實現經典誦讀與傳統優秀文化在學生心中的內化與吸收,轉變為學生的精神營養。高師實踐活動設計與開展要進一步強化經典誦讀融入意識,在專業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中全面滲透經典誦讀。例如在參觀、調查人類文化遺產中穿插經典誦讀活動,將經典誦讀融入傳統文化節日活動等,不斷提高學生對經典文的學吸收能力、分解能力與創新能力等。
3.主題活動提升經典誦讀“高度”。在推動經典誦讀融入高師育人體系中,效應的擴展需要進一步優化活動設計,提煉活動主題,發揮主題群集效應。例如圍繞“經典誦讀”主題,開展系列化活動、經典閱讀月活動、書寫經典閱讀感受活動、唱經典活動、演經典活動、分享經典活動等,并推動經典誦讀與其他主題活動的融合。
(四)尋求均衡點:綜合評價
高師將經典誦讀融入育人體系要達到預期的目標,必須要尋求有效的制衡點,調動育人生態的各個環節、各方主體等,自覺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經典誦讀活動中,全面提升高師育人效應。
1.完善課程評價機制。學科跨界是高師經典誦讀活動融入育人體系的重要路徑。為了使學科跨界落到實處,高師需要進一步完善既有的課程評價機制,增加經典誦讀評價指標,對學科在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發展方面進行有效的評價。評價機制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從讀、寫、聽、說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價,從而有效促進經典誦讀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同時,高師要對學校課程教學制度進行相應的調整,將經典誦讀納入到課程體系中,成為高師課程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2.重構活動評價機制。高師要基于經典誦讀與育人體系、活動的融合,改革活動評價機制。無論是活動方案的評價,還是活動過程評價、活動效應考查等,都要將經典誦讀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查內容,包括經典誦讀融入活動的科學性、有效性、主動性和藝術性等。
不管是課程評價機制的完善還是活動評價機制的重構,都要凸顯綜合評價在高師評價機制中的作用力,并根據經典誦讀在高師育人體系中融入的效率,科學、及時地調整評價結果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確保綜合評價的作用力。
三、結束語
總之,經典誦讀融入高師育人體系對于完善育人體系的整體效應、構建人文育人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只要堅持將經典誦讀科學地融入育人體系,經典必將浸潤學生的人生,提升學生的精神與品格,讓書香成為高師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高師構建一片富有人文情懷的育人生態環境,實現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并為我國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輸送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及育人功能之研究[J].學周刊,2018(11):105-106.
[2]曾京玲.全球化語境下高師院校中華經典誦讀管窺[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