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愷
摘要:《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出臺對職業專業建設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具體體現在:推動職教專業建設要向現代化邁進、深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動職教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水平、推動職教專業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的建設步伐、推動職教專業建設進一步利用網絡資源、推動高水平職教專業實訓基地和科學質量評價機制的建立、提升職教專業的吸引力和社會地位以及健全職教專業經費投入機制以及指導咨詢機制的建立。
關鍵詞:《方案》;職業教育;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5-0431-02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涉及范圍廣,而且具有預見性,并且緊扣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實際,其頒布和實施,對職教專業建設的影響是巨大的,那么,影響具體體現在哪些層面?我們對這些影響應該做出如何反應?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都要認真思考。
一、推動職教專業建設要向現代化邁進
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離不開教育的現代化,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然要實現自身的現代化。《方案》為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提出了三個轉變,即格局轉變、提高質量轉變以及類型教育轉變。應該說,所謂格局轉變指的是辦學格局,目前職業教育多是政府舉辦,而《方案》所提出新的辦學格局,也就是“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辦學理念進一步開放;所謂提高質量轉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職業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一些職業教育的發展僅僅停留在速度上,規模急劇擴大,而人才教育質量沒有得到提升,人才培養效果不佳。正是基于這一點,《方案》提出要向提高質量轉變;所謂類型教育轉變,目前的職業教育的教育模式仍舊是普通教育模式,缺乏創新性,特色性不夠突出,學校教育與企業需求、社會需求脫軌,《方案》提出辦學模式要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以上三個轉變也為職教專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能夠助推職教專業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格局轉變要求職教專業建設要面向社會生產實際,職教專業設置能夠依據社會生產實際做出積極調整;提高質量轉變要求職教專業建設要求真求實,要提高專業育人質量;類型教育要求職教專業要凸顯專業特色,體現較強的創新性。
二、深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當下,職教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上一直沒有停下腳步,但是,由于受傳統辦學理念的影響,職業專業的人才培養改革沒有得到實質性突破。《方案》提出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方法論,即“1+x”制度改革和產教融合。“1+x”制度改革是創新舉措,所謂“1”指的是學歷證書,“x”指的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項制度改革并不是說學歷證書并不重要,而是在承認學歷證書的同時,鼓勵學生積極獲取多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暢通人才成長通道,不斷提升就業本領和就業競爭力,從而不斷緩解就業的結構性矛盾。產教融合要求學校進一步與企業在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以及就業創業等方面深度合作,從而破解“學校熱,學校冷”的狀況。《方案》提出要形成“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需要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共同發力,學校和企業都有自身的資源優勢,對學校而言,學校有課程、資源優勢,企業有資本、技術、設備、管理等優勢,二者的有機融合必將能夠產生巨大合力。
三、推動職教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水平
應該說,職教專業的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就現實情形來看,大部分高職院校師資缺乏實踐技能和實踐經歷,多停留在理論授課層面,這極不利于高職院校的發展。為此,《方案》提出要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所謂“雙師型”指的是既有理論教學能力又具備實踐教學能力的師資隊伍。實踐教學的培養要求教師有社會和企業實踐經歷。為此,《方案》提出要實施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實行教師全員輪訓制度及定期派教師去國外研修,“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落實教師五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此外,《方案》還提出職業院校可以自主聘任教師,實現企業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互通和雙向流動。這些都能夠有效推動職教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四、推動職教專業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的建設步伐
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是職教專業建設的關鍵因素。目前來看,職教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滯后,知識更新速度慢,難以滿足職教專業發展的需要。對此,《方案》提出要加快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的建設步伐,“遴選認定一大批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建設一大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國家規劃教材”。這里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為了提高教材的社會實用性和針對性,《方案》所提出的是教材要校企合作開發,這為職教專業教材開發提供了新的線索。
五、推動職教專業建設進一步利用網絡資源
眾所周知,網絡最大的優點就是資源共享。職教專業課程教學的知識容量是有限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有許多專業信息需要提供給學生,以便開闊學生視野,空闊學習空間就應運而生了。
《方案》提出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推進虛擬工作等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普遍應用”。網絡學習空間能夠滿足學生不受時空限制開展學習活動,此外,網絡學習空間可以容納較多的學習資源,并且容易保存不易丟失。網絡學習空間的設置可以分專業分模塊進行資源分類,當然,也可以建立一些各個專業的通用學習資源板塊,從而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六、推動高水平職教專業實訓基地和科學質量評價機制的建立
目前多數職業專業的實訓基地往往達不到實習標準,并沒有發揮鍛煉實踐技能的作用,高職院校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往往不強,難以達到企業用人標準水平。具體而言,實訓基地建設要依據學生的專業能力鍛煉為標準,既考慮到學生自身成長發展的需要,同時也考慮到企業的用人需求狀況,也就是說,要體現出較
強的科學性。《方案》提出“建設一批資源共享,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這一舉措將大力推進高水平職教專業實訓基地的建立。同時,職教專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質量評價機制的建立,質量評價機制可以對職教專業的發展狀況進行評估,從而為整改
提供依據,“完善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等共同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積極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將考核結果作為政策支持、績效考核、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
七、提升職教專業的吸引力和社會地位
在當前背景下,職教專業往往得不到社會認可,這里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技能人才的工資待遇沒有得到提升。《方案》提出要進一步提升技能人才的各個方面待遇,“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稱晉
級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可以說,落戶、就業、職稱評審和晉級問題都是關系每位技能人才切身利益的基本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將會有效提升職教專業的吸引力和社會地位,職教專業的生源規模也會不斷擴大,生源規模的擴大更加有利于專業的發展,從而形成雙贏局面。
八、健全職教專業經費投入機制以及指導咨詢機制的建立
職教專業發展離不開充足的經費保障,而目前我國職教專業發展遲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費短缺,經費短缺導致有利于職教專業發展的舉措難以實施。《方案》提出要“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力度,各地中等職業院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可適當高于當地普通高中”。不僅如此,《方案》還提出要加大對職教專業學生的獎學金和助學金覆蓋面,這無疑為攻讀職教專業的學生帶來了福音。此外,為了更好促進職教專業發展,《方案》還提出要組建國家層面的指導咨詢委員會,咨詢會的成員涵蓋了各領域的專家,具體包括“政府人員、職業教育專家、行業企業專家、管理專家、職業教育研究人員、中華職業教育社等團體和社會各方面熱心職業教育的人士”。集體咨詢和決策必將能夠為職教專業發展提供科學意見。
總之,《方案》的出臺和實施將有效推動職教專業的快速發展,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各個職業院校要把學校實際和《方案》精神充分結合起來,制定自身的專業建設和發展方案,并且有條不紊地推進,只有這樣,才能把職教專業建設好和發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