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
摘 要: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避免和減少單親家庭環境的不利因素對學生成長發育過程中的消極影響,為單親家庭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和完善人格的塑造保駕護航。而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并不樂觀,在理論層面、家庭和學校層面、社會層面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針對問題,研究對策,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加強理論研究,為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系統的學理支撐;其次,積極彌補家庭角色,創建和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再次,要從人性化教育理念出發,加強對單親學生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最后,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建立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
關鍵詞: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
一、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單親家庭是指由于離異、喪偶、失蹤等原因,導致家庭中只有生父或者生母一方的,與未婚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而單親家庭環境成長下的孩子由于缺少完整的父母之愛,所以往往更容易產生問題,比如人生觀消極、金錢觀失衡、道德觀念不強和政治意識淡漠等。這就尤其需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度和教育力度,然而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并不樂觀,在理論層面、家庭和學校層面、社會層面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首先是理論層面的問題,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尚不成熟。目前國內對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還處在初始階段,從筆者為撰寫論文收集的材料和所做的調查分析來看,理論研究的缺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缺少行之有效的可參考的方法和依據,如沒有對建立完整的單親家庭學生教育體系的理論研究,缺少對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理論,致使目前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工作處于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
其次是家庭和學校層面的問題,單親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常存在缺位隱患。單親家庭結構構成特殊,家庭成員不完整,父母角色缺位。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之中對于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健康人格的養成都非常不利,同時使家長與子女之間的感情也會產生不必要的弱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在單親家庭中最終缺乏甚至喪失。而學校在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也不夠得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但存在個別老師在單親家庭學生身上打標簽,當他們犯了錯誤之后,以慣性思維進行差別對待。這將造成單親家庭學生與教育者之間敵視情緒加重,不僅無異于問題的解決,而且會使雙方關系緊張甚至破裂,嚴重的,還會使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僵化而難以開展。
最后是社會層面的問題,社會對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少足夠的關注。我國社會上的部分人群特別是農村等較為偏遠落后的地域的人們,還依舊用比較保守、落后的眼光看待單親家庭和單親家庭的學生,這對于他們都是融入社會和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極大的心理負擔。社會缺乏對單親家庭的人文關懷和對單親家庭學生完善的幫助體制,未能制定相應的管理標準和切實可行的幫助措施。
二、針對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的對策思考
首先,加強理論研究,為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系統的學理支撐。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把握我國改革開放和“兩個一百年”的時代背景,更需結合當代單親家庭學生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實現普遍性教育和個別性教育相結合,加強對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地對單親家庭學生起作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發揮其在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決策咨詢、工作指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養和造就一批既有理論造詣又有實踐經驗的思想政治工作專家。努力探索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1]
其次,積極彌補家庭角色,創建和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單親家庭正因為父母角色缺失,所以要比正常家庭更加注重良好家庭教育環境的創建和優化。首先,父母雙方應盡量以一個平和的心態加強溝通,定期交流孩子成長學習情況;其次單親家長要學會采取良性的教育方式,樹立正確的人才教育培養觀,不要僅僅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綁架孩子;最后,家長也要樹立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觀念,而不僅僅將其視為是學校的工作任務,很多家庭認為這種“高大上”的教育工作只有學校專業教師才做了,其實不然,家庭是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合,單親家長務必有正確的觀念,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
再次,要從人性化教育理念出發,加強對單親學生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對人的尊重,即在保障人們基本生存需求外,還必須尊重人們的價值和選擇。二是對人的積極塑造,使人的主體性走向成熟,從而消除成長過程中的自發性,避免誤入歧途。”[2]單親家庭學生作為一特殊群體的代表,應在其理論、技能培養的過程中重視其心理教育及品德、綜合素質的養成,樹立人本主義和人性化教育理念是解決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對這一群體的全面關愛,是對學生人格和心靈的最大尊重,學校應繼續進行人性化教育,把單親家庭學生的特殊心理訴求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探索研究課程的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資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學、生活、學生自我教育等各方面環節當中。
最后,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建立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社會要發揮其大熔爐的作用,對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健康發展承擔起社會的主要責任和義務,有效地聯合學校和家庭,把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到實處。首先可以特別注重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注重媒體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幫助社會大眾糾正傳統的刻板觀念,使他們能夠以正確的、全新的、客觀的觀念看待單親家庭及單親家庭學生這樣一類群體;其次完善相應的保障體系,建立服務平臺,及時了解單親家庭學生的困境和所需,提供一些服務信息和資源,讓其更好的融入社會;最后社會要聯系多方面共同努力,和單親學生的家庭取得聯系,依靠家庭和親人的溫暖加速培養單親學生的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和學校以及政府機關聯合,加大關愛和教育力度,共同編織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助網絡。
參考文獻:
[1]潘吉:單親家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貴州財經大學,2012
[2]施維良:“望、聞、問、切”見晴空——如何引導單親家庭學生走出心理陰霾,中國教師[J],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