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成城
摘 要:物流配送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已發展為一種獨立產業,對連鎖經營和零售業發展有重要影響,引起各國重視。物流業作為我國新興的一個服務部門,近年來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盡管我國物流發展較快,但仍處于起步階段,總體水平與國外物流相比仍然落后,各個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物流配送業方面應當引起重視。本文從物流概念產生開始,指出我國物流配送業發展的不足,并為促進我國物流配送業的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中外物流;配送業;發展;比較
一、概念
1.物流的產生與發展
(1)國外物流
物流概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初,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才有如今的定論。歐美國家通常將物流稱為Logistics。它包括原材料采購、物料搬運、廠內物流、銷售物流等各個方面,范圍非常廣泛。而日本的物流概念是由美國引進,由美國物流概念翻譯而來。國外物流發展歷程以美國為代表,經歷了60年代之前的探索、70年代發展、80年代的革新、90年代的整合而漸趨成熟,其在各個方面均有值得我國借鑒的地方。
美國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著重發展物流配送。為了使物流配送更加合理化,美國企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將老式倉庫改成專門的配送中心、引進電腦管理網絡對物流配送過程進行標準化操作和監督、連鎖企業調動各連鎖店共同組建配送中心等。這些措施有效促進了美國物流配送業的發展。現今,美國物流配送中心包括批發型、零售型、倉儲型三種模式,保證了各種類型企業物流配送的正常有效運作。
歐洲的物流業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歐洲的物流配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憑借現代科技和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漸成熟。尤其是近年來,憑借先進的IT技術及相關產業的合并聯盟,歐洲物流業呈現出其獨有特色,促進了其快速有序發展。現在,歐洲物流配送已經不再沿用從產地到銷地的傳統配送模式,形成了現代模式,即使物流產品從產地到集散中心,再由集散中心到客戶。這個過程是以最終需求為導向,以現代化的信息網絡為依托,以現代交通為橋梁,以合理分布的配送中心為樞紐,使物流配送實現專業而高效的運作機制,提高了效率。
日本物流配送業對美國物流配送借鑒較多,但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社會化、網絡化程度較高。日本很多生產企業不自設倉庫等流通設施,而是全權交予專業的物流企業,而很多物流企業的運輸車輛是面向社會根據需求來租用,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運作效率。同時,日本物流企業深刻認識到信息網絡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措施發展配送網絡,實現物流配送各個方面的計算機控制與管理。同時,日本物流企業注重商品的加工增值服務,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日本政府對物流設施進行統一規劃,在合理位置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從而形成了優良的物流設施和功能體系。
(2)我國物流
國內關于物流概念并不統一,目前大家比較認可的有以下幾種:物流是一個系統,用于控制原材、成品和相關信息等;物流是一種活動,保證物流資料從供給者到需求者;物流是物質實體的物流移動,包括運輸、報關、配送、裝卸及信息處理等多項活動。
2.物流配送
物流配送是指在規定范圍內,根據需求者的要求,對實質物品進行挑選、加工、包裝、分割及組配等活動,并將物品及時準確地送到指定地點的過程。物流配送是現代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零售業及連鎖經營等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優秀的物流配送模式可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宏觀調控能力,同時對我國物流業能否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我國在物流配送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而國外物流配送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取得不小成就,很多方面值得借鑒。
二、我國物流配送業存在的問題
1.物流配送業發展歷程
我國物流業無疑是起步較晚,80年代之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物流業雛形,但是相關企業利潤非常少,而且效率低下。直到20世紀80年代后物流行業才逐漸得到關注。從90年代開始,我國一些城市的物流部門建立了配送中心,形成了構筑代理、配送、連鎖相結合的物流方式,改變了傳統物流流通模式。
2.物流配送業發展現狀
20世紀末期,物流業逐漸受到重視,城市物流配送業開始發展起來,許多大中城市建立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設施和運作模式也逐漸改善,我國物流配送業整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形成的重生產、輕流通思想,物流配送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3.我國物流配送業存在的不足
(1)配送服務無法發揮核心作用
配送以服務為核心,我國現階段的配送方式以分散型配送為主,配送服務種類少,內容單一,無法滿足企業多方面的需求及市場需要。
(2)物流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
配送中心用于組織配送式銷售和供應,其建立應當基于物流合理化及發展市場兩個要素,我國很多大中型城市雖然建立了不少物流中心,但其分布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規模小,較分散,承受能力差,直接影響物流企業及生產企業的運作成本。
(3)缺乏有效的配送渠道,現有渠道不完善
我國物流配送業現有配送渠道主要包括企業自己組建配送隊伍完成配送業務,電子商務企業與其他配送公司合作完成配送作業,企業網上購物,網下就近取貨的方式。這些渠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企業獨立完成配送業務沒有規模效應,容易形成成本負擔;第二種則會導致操作系統與電子商務平臺脫節,從而出現送錯貨、送貨不及時等情況,給雙方造成損失;第三種渠道會增加商店店面成本,降低了電子商務服務質量,違背了電子商務服務本質,無法得到有效推廣和普及。
三、我國物流配送業改進辦法
1.以高科技為基礎,提高物流配送業現代化水平
發達國家之所以有比較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先進的物流技術,配送中心基本完全采用計算機控制和管理,在運輸、儲存保管、裝卸等各方面都可實現信息化處理,貨品從入庫分揀、刷碼等實現自動化操作。我國要引進先進物流設備,同時將更多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于物流配送業中,提高物流配送業的現代化水平。
2.合理規劃配送中心分布
物流中心的合理分布將直接影響三方利益,同時也關系到物流業的健康發展。一個城市在物流中心地址的選擇上應當慎重思考,做好充分調查,并結合自身經營特點以及當地交通、經濟發展水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之后,再做出理性選擇。
3.以靈活多樣的形式運作,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發達國家的大多數行業都采用物流配送機制,其模式日趨完善。我國企業可借鑒發達國家的一些先進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運作形式,如瑞典軸承商的“用戶無憂運作模式”等。同時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開發和引進先進設備,同時提高內部交通通暢性,為物流業發展打好基礎。
四、結論
我國物流配送業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相比國外一些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為了促進我國物流業更好更快發展,應當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并借鑒外國先進經驗,學習其合理的物流系統和管理方法,使我國物流配送業能夠快速、高效、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唐軍榮.我國城市末端物流配送發展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12):225.
[2]張寧,朱金敏,王玉.中外物流配送業發展比較分析[J].現代商業,2016(34):20-21.
[3]豐瑞.O2O環境下同城配送發展模式的新突破——對我國現階段眾包物流業發展的剖析[J].江蘇商論,2016(11):23-25.
[4]徐寧.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民營快遞業發展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6.
[5]王躍婷.基于產業結構優化的山西省物流業發展研究[D].山西大學,2010.
[6]艾妍.中國物流產業的科學發展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
[7]謝軍.產業集聚區現代物流業發展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