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周力 張策
摘 要 經濟發展的同時,金融業也在不斷地調整自我,使自身能夠更加適應消費群體的需求。互聯網金融不同于傳統銀行金融形式,我國P2P以及第三方支付等金融形式,便是現代互聯金融中的典型。這對傳統金融產生了沖擊,因此便要求傳統銀行做出改變,從而使得銀行能適應需求變更外,還能擴大自身的優勢。基于此,本文對互聯網金融下,農商銀行轉型進行探討,為農商銀行轉型提供可靠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 農商銀行 互聯網金融 社區銀行
與商業銀行發展不同,現代農商銀行發展主要受制于自身環境。互聯網自發展以來,就推動了部分大型商業銀行的發展,方式多為平臺建設、與第三方公司合作等,以此完成了互聯網的建設。[1]但農商銀行在正式改變屬性前,為農村信用社,在基礎上較之大型商業銀行更差。因此,農商銀行在發展上落后一步,且自身基礎更差,導致轉型迫在眉睫,以求金融市場發展的情況下,能夠保證自身不被市場淘汰。因此,對農商銀行在互聯網金融前提下的轉型展開探討,對農商銀行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農商銀行轉型策略
互聯網在金融發展中,優勢主要在于更便利,而農村商業銀行這類線下銀行的優勢在于本土化是其最大的特點。現代互聯網借貸業務頻頻爆出丑聞,對互聯網借貸施加了極大的壓力,互聯網金融借貸業務走上正軌后,此類問題依然存在。[2]農商銀行的本土化,會減少收益風險,只要銀行善于對自身品牌進行宣傳塑造,客戶對農商銀行做到信任,金融業務的業務量便能得到提升。社區銀行是農商銀行轉型的重要方向,該類銀行主要客戶來自社區居民,在距離上能夠縮減,客戶群體更加具體,操作性也更強,能夠對居民及中小業務客戶進行針對性的服務。這與農商銀行改革具有一致性,能夠在激烈的金融競爭中,樹立自身無可取代的優勢,發展基礎更為堅實。因此,社區化是農商銀行轉型的重要方式。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農商銀行發展現狀
基于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條件,互聯網金融也在不斷滲透金融業務客戶,相較于傳統金融服務的煩瑣流程,互聯網金融在發展中更便捷且使用、變更等更為迅速。由此也造成傳統銀行的發展受到限制,市場占比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被壓縮。不過就競爭而言,互聯網金融主要開發了中低端金融市場,企業主要依賴于金融業務的量化。而傳統商業銀行需要迎合中低端需求,市場潛力還未被充分挖掘。農商銀行是農村城鎮類型的地區中的主流金融服務銀行,在展開金融服務的過程中,對于需求、供給未能充分滿足,在服務體系上需要進行改善。這對農村金融業發展,是極大的制約條件,也導致了農商銀行在金融市場競爭力不足。在現代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刺激下,農商銀行除了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之外,還需要正視金融跨界發展的影響。因此,農商銀行發展的現狀較為緊迫,改革迫在眉睫。社區型銀行在整體進行運轉的過程中,結構更簡單,相對較為靈活,展開金融業務時,能夠在信息資源獲取上進行時間及資源成本壓縮,資金的應用能夠符合社會需要。在進行農商社區化時,應用社區銀行優勢,能夠使信息資源的應用更加迅速,信息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對市場信息能夠第一時間獲取,進而對農村金融現狀進行改善,金融資源配置也能夠被完善,從而在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能夠獨樹一幟,根深葉茂。
三、農商社區化銀行建立方向
社區銀行的發展始于美國,它是以社區為基礎建設的商業銀行。在社區銀行中,普遍存在資金規模較小的問題,它的服務目標為地區中小企業。在美國整體的金融結構中,社區銀行占據重要位置,運行體系較為成熟,發展時間已有百年之久。相比社區銀行,農商銀行則是地區企業法人、個體商戶、農民等共同建設的股份制金融銀行,兩者存在共性,比如都是建立在地方基礎上,金融服務都是面向農民等。在互聯網金融發展條件下,農商銀行可以根據社會實際,應用社區模式使得銀行與民眾在距離上得到拉近;以社區為單位,根據社區經濟的特殊性,進行網點的鋪設,由此能夠建成具有差異化、特殊化特征的優選銀行,使得居民與銀行間得以實現零距離。
四、農商銀行轉型策略
(一)交叉銷售
現代農商銀行社區化轉型中,在經營方式上,需要培養銀行內部的交叉銷售。具體是指在進行推薦顧客使用某商品的過程中,對其他類相關性較強的商品也進行推薦,從而使得客戶的金融需要能夠充分被挖掘,在單品業務銷售中較為有效。
(二)地源優勢
在進行農商銀行社區化轉型中,還需要依據社區化優勢,與客戶保持長效的合作,從而使得客戶與銀行聯系加深,銀行對于客戶需求也能充分了解,由此進行金融產品的個性化定制,使得客戶黏性增長。
(三)產品創新
在傳統信貸業務展開過程中,審批的程序復雜,周期加長,客戶的貸款成本增大,且無法及時得到貸款資金,從而使得企業無法有效把握機遇。解決此類問題便可以制定針對性的金融產品。美國老牌社區銀行,曾針對此類問題開發了微貸業務,特別是針對小型企業。其具體內容便是:年銷售額在200萬以下的企業,無須在柜臺辦理貸款,通過電話或郵件,便能獲得10萬元的貸款。
五、結語
在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環境也在不斷地變更,農商銀行轉型把握便需要從自身所長進行,由此才能使得銀行的發展擁有實體的支柱。互聯網金融在發展中,也同樣受制于互聯網特性。因此,進行農商銀行的社區化轉型,不僅能夠緩解自身危機,且在發展上也能得到長效保障。
(作者單位為濟南平陰縣農商銀行)
參考文獻
[1] 黃曉紅.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商行的轉型與創新[J].時代金融,2017(21):87.
[2] 毛浩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路徑厘析[J].中國商論,2016(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