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高峰 邵江云 陳曉宇

摘 要 人力資源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第一資源,它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文章在綜述管理者評價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針對某企業管理的現狀,提出了企業管理應從五個方面去評價管理者,即職業意識、職業能力、安全能力、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評估的基礎上提出如何提高管理員工管理能力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 員工能力評估 職業意識 職業能力 安全能力 協作能力 創新能力
一、引言
人力資源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人力資源在人類社會經濟生活中處于核心地位,只有擁有高素質的人才,企業在激烈的市場中才能站穩腳跟,獲得主動權,才能獲得發展的優勢。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企業唯有加快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轉變,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深入研究與充分利用,才有利于促進人力資源的全面發展。
員工能力評估是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一項關鍵工作,而員工能力評估方法的好壞與適應性,影響著人們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認識,影響著管理公正公平以及能否有效實行人盡其才、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巨大作用等問題。調查分析發現,實施現代人力資源方法,企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但是在員工能力評價中使用的評估方法基本采用比較傳統簡單的表單式評估工具,不能準確評價員工的能力與發展潛力,對人才使用、人才培養存在局限性。本文結合現代人力資源員工能力評價方法,提出員工能力評估方法,有助于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促進人才評選和開發,充分發揮智力資本的作用,提升和強化整體競爭能力,最終實現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
二、員工能力評估方法的實施與應用
為了評估管理員工的能力情況,我們采用調查評估方法。采用抽樣調查與隨機調查方法選擇樣本,其中針對管理人員發放能力評估問卷65份,收回評估問卷60份,收回率為92.3%。回收問卷中有1份為無效問卷,問卷有效率為98.44%。
采用結構方程統計分析方法,對員工各能力指標進行評分。評分是采用標準化的方式,每項測量指標的評分為因子載荷乘以10,就可得到該項測量指標的得分,再進行統計計算。
對此為了操作簡便,在評估各能力指標的分值時,采用層次分析法去掉載荷小于0.5的測量指標,然后采用簡單加權的方法。由此我們可以獲得管理員工各能力指標的得分值(如表1所示),獲得管理員工整體的能力狀況。
三、員工能力提高措施與實施
通過員工能力調查評估結果,就整體情況而言,管理人員除了“協作能力”達到8分以上,其他能力指標均沒有達到8分,處在中等偏上水平。我們還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加強對管理員工職業能力的提升培養。
(一)職業道德素質及提升途徑
職業道德素質是指從事一定的職業的人們在其特定勞動中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即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長期的職業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它制約著人們各自的職業活動。其基本要求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奉獻社會。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正在使世界逐步發展成單一的經濟空間,而企業是這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員工需要高度認識自己的本職工作,認識到自我發展、素質提升的迫切性,認識到自己的歷史使命感。
提高員工職業道德素質的幾種方法。
第一,充分認識提高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實施不間斷的、多種多樣的教育,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
第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加強員工對企業當前形勢有一定了解,引導職工正確認識社會現實及企業面臨的暫時困難、機遇等,樹立職工對企業的發展信心,引導他們熱愛本職工作,安心工作。
第三,提高基層干部素。企業員工是否熱愛本職工作,是否對企業充滿信心,除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經濟收入、工作環境之外,干部自身素質所表現出的言語行動、組織領導能力,對職工的影響也會很大。即使有再好的經濟收入、工作環境,員工人格得不到保障與尊重,員工也會對朝夕相處的領導者的言行做法有極大的反感。那樣的情況下,別說員工認真地工作,說不定有一天會離崗而去,更有甚者會在工作崗位上制造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或煽動周圍的人都不認真工作。相反,即使企業面臨暫時困難,工作環境差一點,一支高素質的領導干部隊伍也能帶領職工克服困難,闖過難關。從而激發員工工作學習的激情,而且員工素質也會不斷得以提升。因此,基層干部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不僅要學技術,還要注重自身內在修養,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干部對員工進行教育要因人而異,工作要知人善任。在工作崗位上,對員工要用其長處避其短處,進行員工優化組合。
(二)提升職業技能與提升途徑
職業技能是指員工具備的產業部門的不同生產過程中,各業務部分的生產能力或操作方面的技巧。職業技能的提升,是企業員工素質提升的主要途徑。專業技術是經濟效益的直接驅動者,職業技能不提高,再愛崗敬業,再有管理能力,都只能是光說不干或有心無力,不會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提高職業技能的方法如下:
第一,分層次培訓。根據每個基層崗位工人的年齡、文化程度、技術水平的差異,崗位工人的情況細分成3~5個層次,分開進行培訓;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編制不同的教材,員工學習由基層進行輔導和考核。
第二,規范基層員工技術量化考核標準,重點規范考核標準及等級證書。
第三,專業技術培訓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就目前的形勢而言,要定期進行崗位技術的理論和實踐培訓。一般情況一周兩小時的理論培訓,堅持季度考核,并和獎金等掛鉤;帶有一定被動性或強制性的教育方式,是目前必須保存的。
第四,技術素質的提高必須和崗位工作相結合。一方面崗位工作規范,經濟效益提高,另一方面會加快技術素質提高的速度。這要求基層干部在安排工作時,在和職工共同勞動時,要時刻注意提醒職工學習,提醒需要理解的事項,要認真體會每一個異常現象。要求職工分析記錄根據,養成動腦筋工作的習慣,多問幾個為什么,分析原因,弄清原理,做到“異中求同,同中找異”,總結積累工作經驗,實現自身技術素質不斷提高。
第五,創造學習環境。專業技術素質的提高是通過培訓教育的方式實現的,培訓教育使員工掌握科學技術知識,使科學由知識變成勞動者的知識和能力,并應用于實踐,變成現實的直接生產力。所以,我們要在專業技術培訓上傾注更多的熱情和精力。
(三)提升科學管理能力及途徑
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相互連接,各種關系和問題的調節處理,都需要正確發揮管理職能。現代化生產過程不僅是技術過程,還是管理過程,現代化生產沒有與勞動資料進行相應的科學管理,即使有先進設備也發揮不了作用。隨著員工職業道德的提升和專業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們要在企業管理中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經濟結構的優化整合;用盡可能少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更大的經濟效益,實現生產力的最大增值。作為基層員工,要對專業管理人員提出的管理方案能夠理解認識,很好地執行,同時逐步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的提升對基層員工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對提高生產工作效率來講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基層員工今后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
員工素質提升是企業管理的一個方面,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是相互作用的,企業發展獲取良好的效益的途徑還有很多。我們要把員工素質提升和企業發展結合起來,建設一支“想干,能干,巧干”的員工隊伍。
四、結論與建議
原來的能力評估方法理論存在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不完善、能力評價表針對性不強、評價內容與方法不完善等問題,新的研究提出了完善的評價指標與評價方法,對管理人員進行了評估。管理員工能力調查評估結果來看,整體情況而言,管理人員除了“協作能力”達到8分以上,其他能力指標均沒有達到8分,處在中等偏上水平。
通過研究與實驗,對于管理員工能力評估的建議如下:一是加強管理者計劃能力培養與執行力塑造。二是提升管理者的組織能力,如對本班組人力進行安排、合理配置本班組的物質資源、率先帶領員工完成計劃、創造良好氛圍確保高質量完成任務等。三是強化管理者的指揮能力,提高管理者的控制能力。四是加強管理者生產現場管理能力的提升,如組織生產勞動過程、實施安全與生產作業控制、實施生產作業排序布置設施、進行目標管理等。
(曾高峰、陳曉宇單位為重慶科技學院;邵江云單位為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氣廠)
參考文獻
[1] 張體勤.契約式項目組織方式[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6).
[2] 張體勤.員工-主管信任模型構建[J].山東社會科學,2009(02).
[3] 王麗娟.招聘與錄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4] 趙曙明.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5] 廖泉文.招聘與錄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6] 石金濤.培訓與開發招聘與錄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7] 方振邦.戰略性績效管理招聘與錄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