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慧
摘要:對于高職學生的舞蹈教學而言,必須在為學生施行基礎性授課、指導、糾正的同時,與學生智能特征、基礎狀況相結合,針對不同學生施行不同引導,更新教學策略,進而言傳身教,有效提升學生舞蹈學習能力及創編能力。
關鍵詞:高職舞蹈;創編能力;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J711-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1-0255-01
一、前言
高職舞蹈教學主要側重于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提升創編能力,最終可以獨自進行舞蹈創編工作。舞蹈創編是藝術創造能力的一種,能夠將舞蹈編排和導演有效結合起來①。近年來,各高職院校對學生舞蹈創編能力要求的提高,使得舞蹈教學方式也不斷多樣化、創新化。
二、高職舞蹈創編能力與舞蹈教學創新
(一)激發高職學生舞蹈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高職學生,能否激發起學習興趣尤為關鍵。只有充滿興趣,才會有學習激情,才能主動參與學習。因此,在高職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教學創新過程中,必須采取各類措施,激發學生舞蹈學習、創編興趣。諸如,創建友好師生關系,提供寬松創編空間,激發創編欲望,并鼓勵其付諸實踐。
(二)鼓勵高職學生舞蹈模仿性學習
模仿作為開發、創新的的必經之路,是舞蹈創編能力的重要基礎。從課堂模仿到動作組合與嫁接,最后到重新編排。要想提升學生的創編能力,必須充分發揮其模仿能力、聯想能力和創造能力。因而,教師在舞蹈教學中,要善于發揮優秀作品的引領、榜樣作用,提供機會展現并施行指導,讓學生模仿其動作、身體,體會情緒,由內而外得到提升。在取得一定成效后,再給學生平臺,使其發揮想象,實施創作。
(三)提供多樣化舞蹈創編素材
舞蹈場景可以為舞蹈創編提供靈感,場景不同,則感受各異,思維愈發多樣化。因而,在舞蹈教學中,要求為學生創造一個富含多種元素、各種類型的舞蹈材料,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學習、創編。除了簡單課堂教學之外,還可通過向學生推薦專業性舞蹈創編網站、書籍、報刊等課下學習方式,使學生自主收集素材,完成舞蹈創編。此外,采用多模式教學,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從生活中獲取靈感,使創編作品來于生活并回歸于生活。比如,教會學生觀察,帶領學生去操場觀察其他同學做運動,提醒其密切注意學生各項動作的協調狀況,神態情緒的發展,為其舞蹈創作提供靈感。總之,在教學中,不定期更新課堂教學模式,盡可能激發學生靈感,拓展學生眼界,培養學生創編能力。
三、高職舞蹈創編能力與教學技巧
(一)培養高職學生的舞蹈基礎
在學生創編能力的培養進程中,必須以日常教學為基礎,在日常實踐中致力于舞蹈基礎的奠定。首先,要求學生必須精準定位、把握舞蹈的動作和姿勢,其次,才是深層次的領略、體會舞蹈的樂趣和魅力。學生只有做好各個基礎動作,加深對舞蹈的理解,從實踐中感受到舞蹈的樂趣,才能激發其舞蹈創編的興趣和靈感。此外,在舞蹈的創造、編排的過程中,每一復雜、精美的舞步和動作,均是由一個個基礎舞蹈動作組合而成的,基礎動作是舞蹈創編的重要基石。因而,教師必須重視學生舞蹈基礎的培養。
(二)增強高職學生創編理論知識教育
舞蹈創編既要求學生精準掌握舞蹈基礎動作,又要求學生掌握舞蹈基本理論知識。舞蹈動作模仿、創造只能加深學生對舞蹈的感性認知,而理性認知只有通過舞蹈的基本理論知識學習才能完善。因而,教師在對高職學生的舞蹈教學中,必須重視舞蹈基本理論知識的傳授,用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話語進行講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促進理解和消化。同時,理論結合實踐,在舞蹈練習中講解相關理論知識,使其在舞蹈練習中形成較為全面的理論體系,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編觀念@。此外,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小組合作練習、組織比賽等方式創新教學方式,一改以往古板教學,多角度、全方位地傳授理論知識。
(三)以高職學生實際需求為教學出發點
當前,社會人才需求不斷發展,高職學生的能力需求也隨之變化,高職教育也從傳統培養單一專業能力逐步過渡至培養創新創造與專業實踐雙核能力。對于高職舞蹈專業學生而言,其舞蹈創編能力也愈發受到重視。各學校可以在了解社會人才需求后,精準定位高職舞蹈類學生的發展方向,作為教師,在舞蹈教學中也應以學生實際需求為依據調整教學內容,促進其發展。除人才需求角度確定教學內容外,不可忽視對學生實際情況的研究調查。諸如,可以通過自制問卷調查方式,設置“你最感興趣的舞蹈類型”、“對舞蹈基礎知識了解多少”、“想從舞蹈創編課中得到什么能力”等問題,了解學情,掌握其需求。
四、結語
培養高職學生的舞蹈創編能力,必須創新教師的教學方式,更新教學內容。可以通過激發高職學生舞蹈學習興趣、鼓勵模仿性學習、重視舞蹈基礎培養、理論知識教育等多種方式施行。
總之,在舞蹈創編課程中,教師要善于創新教學方式,以學生需求為依據,循序漸進、耳濡目染的培養學生的舞蹈創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