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在核心素養下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成為眾多語文教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討,是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需要。本文主要從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出發,結合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獲取信息和認識世界,也是他們發展思維和形成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重視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教師要始終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目標,不斷更新和創新閱讀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學生閱讀教學的參與度,從而切實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
一、 樹立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灌輸式的閱讀教學方式已不適應核心素養下的閱讀教學,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閱讀,通過親身參與,自覺地發現自己在閱讀中的問題以及不足,然后教師再和學生進行互動,共同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廣大語文教師要樹立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他們的實際需要和認知能力出發,進行閱讀教學的設計和安排。同時加強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及時發現和了解學生的閱讀需求和對閱讀教學的期待,并據此進行教學策略調整。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一篇課文時,教師首先讓學生進行自主的閱讀,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脈絡。學生:小蝌蚪為什么長四條腿?這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疑問和好奇心,結合討論結果,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介紹小蝌蚪的紀錄片,讓學生更加直觀了解小蝌蚪是如何變成青蛙的。
二、 明確閱讀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他們的知識面,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來不斷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合理安排閱讀教學,使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使閱讀教學更加有針對性和目標性。同時,將閱讀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內容緊密的結合起來,使得三者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實現學生的知識和情感的高度統一,引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在學習《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時,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通讀,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和生詞,理順文章的句子和段落;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梳理,了解文章內容和情感,明白誠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還可以列舉生活中誠信重要性的實例,到小學階段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誠信的重要性,使小學階段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能夠謹遵誠實守信原則。同時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需要著重強調誠信的寶貴精神,教導小學生,要自始至終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并將其作為今后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使小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形成寶貴的誠信品質,為小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誠信基礎。
三、 充分激發朗讀情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培養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而不能將閱讀教學孤立起來,要和其他學習模塊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大聲的朗讀有助于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有助于他們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教師應多鼓勵學生進行大聲朗讀,以此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能夠做到不管是在交流中還是在書寫中都能夠措辭準確、語句通順、內容詳實、句式多變。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在學生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和情感后,反復進行大聲朗讀,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這既是對文章的欣賞,又是深刻地體會文章的表達情感。在學習《回自己的祖國去》時,考慮到許多學生對這一段歷史并不是非常熟悉,因此教師可以先帶學生對這一段歷史進行一個回顧,然后讓學生結合這段歷史對課文進行反復的朗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華羅庚對祖國的熱愛,之后讓學生們將情感融入此篇文章的閱讀中,以飽含情感的狀態讓學生們理解華羅庚思想感情,充分激發小學生的朗讀情感,使小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情感暫時地融入課文的朗讀中,提高小學階段學生對此篇文章的理解,最終實現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 創設情境培養興趣
閱讀相比其他語文模塊的學習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往往對閱讀學習提不起興趣,大大限制了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要能夠根據閱讀學習內容的不同,創設不同的閱讀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多動、好玩、好奇心強都是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共性特征,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特點,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小學生創設相應的閱讀情境,以此來提高小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讓小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語文閱讀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學習《空氣在哪里》這篇文章時,教師在上課時不要著急講解課文,而是和學生進行一個互動,教師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抓住空氣?聽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學生炸開了鍋,嘰嘰喳喳地議論個不停,有的說輪胎里可以裝空氣,氣球里也能放空氣,氧氣罐里裝的就是空氣……通過這樣的一個討論,學生的熱情和興趣都被極大地調動起來了,這個時候教師抓住時機,導入需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閱讀文章看看小猴子是怎樣找到空氣的。通過這樣的一個教學情境,能夠自然地引出需要學習的內容,大大提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閱讀教學觀念,樹立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實際需要、認知能力,創設不同的閱讀教學情境,以此增加閱讀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熱情,和閱讀中的表達情感產生共鳴,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的提升,從而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于敏霞.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
[2]李艷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4(7):193.
[3]曾萬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6(26):55-56.
作者簡介:
楊松喜,廣東省惠州市,惠州市惠陽區良井鎮宏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