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理念不斷滲透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科素養的培養具有更多的重視。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期望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與實踐能力的增長。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情境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學習,達到虛擬體驗的效果。這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提升的作用?;诖耍疚膶τ谇榫辰虒W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展開研究。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研究
一、 引言
情境教學法,能夠通過課堂情境的引導,將學生帶入學習的具體內容當中,身臨其境的產生虛擬化的體驗。在目前的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被證實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升。這是由于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體驗加深,將會通過理解認知課本中理論化的內容,并且將其與日常的學習、生活相結合,真正地做到學有所用,提升自身的道德法律素質修養。
二、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優勢
(一) 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心理上普遍對于道德與法治的課程重視不足。這是由于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從而不能對于課程的內容進行深度的思考,不了解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意義。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構建,能夠使得學生感受到課程的學習對于其現實學習、生活所帶來的益處,從而認識到課程學習的意義。
(二) 實現學生行為能力的提升
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長期地面對著類似的課堂環境,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因此,學生的學習僅僅能夠得到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對于自我的行為能力塑造并沒有幫助。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應用情境教學法,能夠使得學生在實際的行為體驗中得到學習,所接受到的教育是直接利于行為能力提升的,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三、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 利用真實的生活場景創建教學情境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于道德進行深度的思考,道德是生活中規則的總體性總結,道德的運行能夠使得生活中多數的事物運行得更為順暢,這個過程首先是利他的,在更為廣泛的意義上是利己的,因此無論是從自我的要求上還是實際的社會需求上,人都需要遵守共同的道德標準。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思考內容過于抽象化,因此教師需要應用教學情境的構建,引起學生對于道德的思考與行為的轉變。
例如,在目前物質較為充裕社會狀況下,學生通常難以產生節約的意識,在日常的飲食中經常有食物浪費情況的發生。教師可以根據這一情形,向學生展示出食物在生長以及制作中,所需要的自然資源以及人為的努力,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食物當中所包含的自然價值以及社會價值,從自然道德和社會道德兩個角度,引導學生對于自己的所食用的食物產生道德認知,從而增強對于節約食物的認同。目前,在我國的各個地區,“光盤行動”的有關宣傳,依然在繼續。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結合相關的宣傳內容,對于學生的節約食物意識進行加強。
(二) 通過視頻構建教學的情境
學生的生活場景有限,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應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這樣,就能夠對于學生的學習場景進行豐富化的設置。在學習法律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法庭中的現實錄像作為教學的資料進行播放,這能夠將學生帶入法庭的情境當中去。在內容的選擇上,需要盡量地與學生的生活貼近,例如,自我權益的維護正是合適的選擇。
(三) 通過情景劇的編排與表演構建情境
在初中階段的學生中,由于受到這一時期個人意識的普遍萌發,學生具有較強的表現欲。通過情景劇的編排與表演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充滿趣味的過程中完成學習。
例如,在教學“誠實守信”這一課時,教師讓學生表演“曾子殺豬”的故事。最初看完這個故事時,學生與曾子的妻子一樣不理解,明明是一句欺騙孩子的戲言,為什么曾子真的會去做呢?教師接著讓學生思考如果曾子沒有做會發生的情況,學生認為小朋友會忘記這件事,但是久而久之小朋友會不再相信自己的爸爸媽媽,因為爸爸媽媽沒有說到做到。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沒有說到做到的事件,談論自己當時的感受,從自己的感受中認識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從而達到對于學生誠實守信意識的建立與引導。
四、 結束語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多種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情境的構建。在構建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現實生活因素,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因素以及學習興趣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在行為體系,以及意識體系的逐漸改變與建立過程中,完成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鴛鴦.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華夏教師,2018(14):25-26.
[2]王莉.主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8(6):83-84.
[3]穆鈺.談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6):53.
作者簡介:
張靜,重慶市,重慶市永川北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