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法決定過程,過程決定結果。只有找準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此,本文就自身多年教學實踐,談談新課改下怎樣科學利用多元教學方法提升小學科學教學有效性,旨在進一步優化小學科學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學習水平及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科學;教學實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單一化教學模式早已不能滿足現代教學需求,所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尤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小學科學教學實踐,在闡述小學科學教學現狀基礎上提出了三方面教學途徑,并進行了舉例說明,以期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自主積極性,滿足學生多元需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一、 小學科學教學現狀分析
經實踐得知,當前小學科學教學成效并不樂觀,嚴重影響著小學科學教學的正常開展。據了解,部分教師多采用“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法,不僅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反而還會不斷降低學生學習的欲望,進而致使學生課堂參與度較低,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為此,這就要求小學科學教師摒棄傳統教學方式與思想,朝著創新化、多元化等方向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成績,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二、 新課改下的小學科學教學方式
(一) 采用情境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既能引起學生愉快情緒與探索興趣,還有助于啟迪學生積極主動去思考問題。具體而言,小學階段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對于一些新鮮事物有著極大的好奇心。如果教師能最大化利用學生這一特點開展情境教學,除了能增加科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能將抽象的科學教學內容變得生動而具體,有效降低學生學習難度,進而提升小學科學教學有效性,促使學生更好的發展。
例如,在小學科學《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學中,我激發學生參與興趣,我就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教學情境:將課下收集的小石頭、木材、塑料玩具及海綿等素材拿出來,讓學生親自試驗發現不同材質有著不同的物理特性,進而發展學生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由此可知,生動的課堂教學情境,因其特有的學習氣氛,成為激發、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學習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應緊緊圍繞教學內容科學創設教學情境,加深課堂知識認識,提升學習質量。
(二) 采用生活教學,加深知識認識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出生活性,且要回歸日常生活。正所謂“化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摒棄傳統“一刀切”“填鴨式”教學模式,善于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開展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但生活教學在小學科學中的應用,并不是簡單地將生活化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而是通過生活化理念與課堂教學的融合,讓學生感受科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小學科學《我們周圍的空氣》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感知空氣的存在,我就讓學生借助生活工具來證明空氣的存在。經過學生間的一番討論后,每個學生之間的想法都不同,很有創新點,如有的學生用透明塑料袋將空氣裝起來,還有的學生拿根吸管往礦泉水里吹氣。這樣一來,我再講學生滲透“雖然有些東西我們看不到,但并不是不存在的”這一科學理念。由此可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巧妙地將科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既能使復雜、抽象的科學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及觀察能力,從而起到雙贏作用。
(三) 采用問題教學,啟迪學生思維
所謂問題引領式教學,即教師遵循學生認知規律,通過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在獲取相應科學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政治素養。對此,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教學大綱及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及興趣特點,提出合理科學化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小學科學《植物發生了什么變化》教學中,為讓學生了解植物生長、開花、結果等各方面表現,培養學生的觀察及解決問題能力,我就在課前循序漸進地向學生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如“植物在春天有哪些變化?到了秋天、冬天又是怎樣的?”讓學生跟隨我的思路進行思考,進而讓學生了解具體觀察植物的變化過程,啟迪學生思維,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由此可知,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出,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生活經驗及所學知識,對水的沸騰有更深、更系統的理解,進而起到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深化課堂知識提升學習能力的作用。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對學生學習有重要幫助作用。為此,本文主要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的探究分析,旨在使科學教學在多元化教學法作用下變得更加精彩,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彩紅.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小學科學教學方式探討[J].名師在線,2018(17):25-26.
[2]紀愛香.探究生活化的小學科學教學方式[J].學周刊,2013(22):63.
作者簡介:
周晶晶,浙江省樂清市,樂清市智仁鄉寄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