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春琳
摘要:職業院校以發展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為辦學之本,陶藝制作課程授課過程中既需要兼顧課程本身的教學特點,更需要以學生就業為導向,與地方企業需求向匹配。將陶藝制作課程融入企業研發,可以實現教學與企業的雙贏局面,對陶藝課程的進一步實驗市場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陶藝制作課程;企業研發;實踐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7-0261-01
2017年2月以來,教育部積極推進新工科建設,地方高職院校作為工科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地方產業發展聯系密切。職業院校必須從培養優質工匠型技術人才入手,服務當地制造業發展,滿足地方性市場需求,使人才培養更好地與社會接軌、與企業聯動,形成產、學、研一體的教育教學體系。陶藝制作課程是一門現代服務類藝術課程,遵照“新工科”的創新思路,必須積極推進技術創新,這是本專業未來蓬勃發展的必經之路。
一、陶藝制作課程當前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近年來陶藝制作課程越來越受到廣泛歡迎,尤其是非物質文化傳承與創新過程中,更多的技藝與元素都巧妙融合進來,精彩絕倫的陶藝制作成品喚醒了學生心底對課程的熱愛。但是當前職業院校陶藝制作課程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其一,教學課時有限。職業院校在陶藝課程的課時安排上,與純藝術類院校相比明顯偏少,課時有限教師所能教會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就有限,加之很多學生本身缺乏這方面的基礎,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這就導致課程學習中很多學生淺嘗輒止,極大地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其二,教學方法單一。受限于課時,職業院校的陶藝制作課程縮減了很多實踐程序,更多的時間局限于介紹陶藝的概念、歷史、材料等理論層面的知識,到制作環節則一筆帶過,甚至省略很多細節。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理論知識表面“滑行”,一些繁復的定型、施釉等技法則不得要領,極大的影響力學生的學習熱情。其三,上崗之后的再學習。很多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對陶藝研究產生熱情,但是在真正走向崗位之后,才發現自己需要學習和深造的環節太多,不得不再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專業的機構進行再學習,不僅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極大的影響了學生自身的崗位晉升和能力發展。
二、陶藝制作課程融入企業的研發實踐
學生對課程內容感興趣方便了課程開展,但是要想讓學生可以從課程真正學到知識,還需要將陶藝制作課程融入企業研發的實踐。
1.將陶藝教學內容項目化。陶藝制作課程在授課環節上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線上課程。以微課的形式,教師將陶藝的概念、歷史、材料等理論層面的知識,在課前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們自主學習;二是隨堂授課。在課堂上要以成型技法和綜合創作技法為主要內容,同時在實踐中對理論知識進行再講解,并附以提問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理論的認知。隨堂學習的時間有限,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們布置一些課外作業,不要泛泛的讓學生們自己制作,而是要縮小目標,讓學生們充分發揮創意。例如當地某酒廠研究出新品“竹葉青酒”需要大家幫忙設計一個酒器。這個項目名稱是固定的,它的使用范圍有限,就防止了學生們隨意捏造;再者裝飾性陶藝作品對外觀的要求也非常高,這就更需要學生們用心揣摩,這樣課堂教學便能與產學研結合起來。
2.倡導自主學習提升學習積極性。很多學生都反映:課堂上昕老師講什么都會,課下自己操作樣樣不行。陶藝制作課程是一門非常注重實踐的課程,只有遇到問題之后,學生們才會去思考究竟該如何解決。因此課堂上要在教師示范技法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動手實踐操作,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學生個人的能力發展。比如現在很多珠寶飾品中都需要陶藝技術,提及這個方向很多女生都會非常感興趣,男生也會積極傾聽,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們展示幾組精致珠寶陶藝圖片,讓學生們試著去仿制他們,這邊自主創新簡單,但是要想學得其中精髓,學生們必須要進行大量的嘗試和摸索。通過多種技法、造型的創造和嘗試,就很容易激發他們的求勝心理,再附以小組合作學習就可以點燃學生探究和學習的熱情,帶給他們極強的成就感和進取心理。
3.建立產學研基地推進校企合作。地方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并占領市場先機,就要有新鮮的血液注入到產品研發當中來。高校有著優厚的科學研究資源,可以與本地企業聯合起來,將產學研一體化的合作模式展開來,讓教師和學生為企業搞創新研發。例如基礎成型技法教學可以引入特色旅游紀念品造型設計,采用泥條盤筑法或泥板成型,結合地方文化特色,輔以捏塑、貼塑、雕刻等裝飾手法。地方性高校的發展離不開本土文化,與企業積極對接之后,陶藝課程的開展更具市場前景,選擇一些優秀作品與當地文化公司或相關日用瓷企業進行推廣,不僅有利于提升企業形象,對學校來講也是很好的宣傳。
三、結語
總之,陶藝制作課程火熱的背后,在學生培養、技術支持、專業提升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將陶藝制作課程融入企業研發實踐,不僅有利于學生的技能訓練,可以更好的將學生培養與企業需求相匹配,還可以讓陶藝與社會及市場結合綻放出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