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華

摘 ?要:在工程教育背景下,以培養合格工程師為人才培養目標的應用型高校電工實習課程必須進行教學改革,從實習內容、教學手段、提高師資隊伍水平3個方面入手,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實現工程教育理念服務。
關鍵詞:電工實習 ?工程教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TM1-4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b)-0099-02
目前,許多高校都在開展工程教育認證,其核心是確認工科專業畢業生達到行業認可的既定質量標準要求,是一種以培養目標和畢業出口要求為導向的合格性評價。作為地方應用型工科高校,培養高素質的工程師是我們的人才培養的目標,包括電氣專業在內的許多工科專業正在積極準備工程教育認證。實踐性課程在學生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發揮了巨大作用,因而在工程教育中非常受重視,作為電類專業的專業實踐課程,電工實習一直由該校電工電子實驗中心承擔教學任務,為了適應工程教育的需求,必須在目前的實驗教學模式基礎上進行探索改革[1]。
1 ?電工實習教學的現狀
目前該校的電工實習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與10年之前并無區別,遠遠落后于電氣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工程教育理念也不相匹配。主要問題體現在3個方面。
1.1 實習內容和實習設備陳舊,與工程技術的發展不匹配
目前電類專業電工實習時長一周,實習內容主要為常用低壓的原理、電機控制線路安裝、檢查、通電檢測,控制線路包括:電機控制線路包括電機直接啟動、正反轉、星-三角啟動3個,可以看出這些項目主要是鍛煉學生的基礎技能,學生可以發揮的余地較小,且沒有涉及目前電氣控制領域廣泛采用的PLC控制、變頻控制,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用有限,達不到工程教育的目標。實驗室的建設比較落后,實習內容和實習設備多年未變,缺少新意,對學生的就業促進不大,也就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教學手段單一,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電工實習過程主要先由老師講解器件和電路原理、操作規范,示范,然后學生根據已有的電路圖進行接線,教師現場指導檢查,合格的情況下最后檢測通電。最終的實習成績中平時表現占20%,操作表現占50%,實習報告占30%。整個實習教學環節沒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效率低下,無法滿足工程教育培養綜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的要求。
1.3 實習指導教師的實踐指導能力達不到工程教育所需水平
高校教師長期處于象牙塔中,理論豐富而實踐經驗實際上相當缺乏,對新技術的掌握也很難跟上工程技術的發展,甚至與企業一線的工程師相比還有所欠缺,所以在指導學生實習過程中,能夠傳遞給學生的實用而有效的知識就比較匱乏,與工程教育人才的目標也不匹配。
2 ?電工實習改革措施
該校電氣專業工程教育認證提出電工實習所要達到的指標點為:具備從事電氣工程領域工作的職業技能和電氣工程專業交叉學科的基礎知識。電工實習教學改革所做的一切都必須圍繞這一點,教師也必須以此指標點為基礎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指標點設計的課程目標為:(1)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電氣安全知識,正確認識觸電、觸電急救,掌握操作電氣設備時的安全操作技術措施。(2)要求學生理解工程職業道德規范,遵守實習紀律,具有良好的學習態度。(3)要求學生掌握常用電工工具的使用、掌握電工基本操作技術,熟悉常用低壓電器結構和動作原理。理解基本電氣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能夠自主設計基本控制線路原理圖、接線圖,并根據接線圖進行規范化接線和功能測試。
目前,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已經在逐步推行電工實習教學改革,從課程目標出發所采取的教學改革主要從3個方面進行。
2.1 實習內容改革
前的實習內容必須做出調整,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要拓寬,給學生更多的提升空間。原有的3個電氣控制線路實習可以保留一個典型電路,增加目前工業生產最常見的變頻器控制和PLC控制,并且在豐富實習內容的同時,按一定的比例分3個層次設計實習內容,分別為基礎實習、應用實習、創新實習,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的電工實習教學改革是以工程教育為導向的,基礎實習部分和工程應用部分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側重訓練學生安全用電、熟悉基礎電氣線路、掌握電氣工程領域的基本職業技能,這一階段以教師講述、示范和學生理解、模仿為主。典型應用實習則是課程獲得通過的最低要求。工程創新實習則是難度最大的實習層次,要求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自行設計完成工程控制項目,這一過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團隊協作完成技術資料查找、確定方案、最終硬件、調試成功。典型應用實習和工程創新實習中可以多開設一些項目,特別是后者的設定必須和企業生產實踐緊密相關,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選擇[3-4]。不同的實習層次對學生的要求不同,指導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指導模式。
2.2 改善教學條件,提升教學手段
(1)硬件方面淘汰落后的實習設備,引進與企業生產實踐相匹配的設備,逐步起建立綜合實習訓練平臺,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實習條件。(2)在教學手段上,指導教師應當與時俱進,需要采用更多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來為教學服務[5]。目前實驗中心正在建設電工實習網絡課程,教師可以把教學資料上傳到網絡課程并定期發布教學任務,學生可以提前通過文字資料、圖片資料、視屏資料預習實習內容。在實習過程中,通過教學平臺發布作業、測驗、與學生進行互動溝通,彌補了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的缺陷,同時也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通過PPT、視頻演示等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直觀地接受知識,提高學習興趣,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2.3 建立高水平的電工實習教學團隊,改變目前師資短缺和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
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的策略,具體的方法是讓實習老師深入企業,了解和掌握電工相關技術的前沿發展和應用,教學相長,不斷提高育人水平,這就是所謂的“走出去”。“引進來”是指多邀請優秀的技術人員和工程師到學校,和教師及學生開展交流研討,或者以客座導師的身份指導學生實習,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工程實踐技能知識。
3 ?結語
在工程教育的背景下,作為應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培養未來工程師的基本素養,是一個重要且長久的課題。而電工實習作為專業實踐課程,是工程教育培養的重要環節,只有通過有效的改革,緊跟工程技術發展的步伐,才能卓有成效地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趙春鋒,陳國明,汪敬華,等.電工電子實習教學改革與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8,40(1):142-144,150.
[2] 陳新兵,謝斌盛,龍曉莉,等.工程教育理念下的電工電子實習改革[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5,37(4):93-94,101.
[3] 王俊生,王春霞,耿大勇,等.電工電子實習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7,15(2):102-105.
[4] 寇志偉,李文軍,趙衛國,等.“電工電子實習”課程教學改革與建設[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7,39(1):116-119.
[5] 章雪晴.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電工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7(16):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