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摘 要:項目式學習是國外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一種教學策略,日益受到國內教育界的關注。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對項目式學習在中學語文教育實踐的可行性進行反思與探討。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一、問題描述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深度思考,提升綜合能力的教學策略。以美國High Tech High學校為代表,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這種舶來的教學策略能否在中國教育的土壤中開花結果呢?基于此問題,筆者立足于教學實踐進行了反思與探討。
二、項目式教學設計梗概
以蘇教版九年級課本中《陳涉世家》為教學內容,進行項目式學習的設計與教學實踐。學生通過課文注解能基本讀通課文內容,因而筆者將教學重點放在文章理解上。同時,學生已經通過歷史課對背景了解清楚。因而在設計時,筆者不再考慮跨學科知識的準備部分。
項目式學習的科學與規范體現在遵從課標要求進行設計。因此,根據單元學習要求以及課標,教師設計了三個課堂任務:第一課時兩兩合作疏通文義,集體釋疑。第二課時四人合作完成詞性活用等語言知識的整理歸納及展示。第三課時六人合作完成《陳勝攻略》海報,并進行展示與互評。
三、反思與探討
從實踐過程和結果來看,項目式學習有其優勢也面臨著挑戰。
1.優勢方面
(1)項目式學習只要科學設計,可以讓學生完成學習目標。通過小組成果展示,教師可以及時獲取學生的學習反饋。這比課堂個別問答,僅得到個別學生的反饋與測評更具優勢。
(2)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所有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了討論及海報的制作,這與教師在課堂上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傳統課堂討論有著不同的氛圍,且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一展所長,不僅僅局限于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3)學生課后反饋,腦袋比平時累多了!可見項目式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他們即使有工具書也需自行分析問題、充分解讀課文、理清觀點,同時還需要與組員達成共識。這樣的討論,自然會讓學生不斷擴展思維,深度思考,形成最終的觀點。樂在其中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思辨能力與綜合能力。
2.挑戰方面
(1)項目式學習的教學內容的選擇。項目式學習的終極目標是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可見其內容必須與現實生活相關聯。而目前語文教學大多是圍繞課本培養閱讀與寫作能力,很少能由課文直接聯系到現實生活,讓學生嘗試利用聽說讀寫能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研讀課文并開發拓展教材、跨學科的知識儲備需要花費教師大量精力。首先,項目式學習必須通過驅動問題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并強調學生以實踐成果來實現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那么教師就必須深挖文本或開發拓展教學內容。例如在《陳涉世家》中設計了要求學生閱讀《陳涉世家》全文后完成名為《我眼中的陳涉》的習作,并明確了評分標準。目的是希望學生對陳涉這一歷史英雄人物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當然需不需要這樣一個拓展,我們另作討論。但是教師自己至少得先研讀《史記》的這部分,全面了解司馬遷對陳涉的評價。
其次,實踐成果并不局限于習題,可以是海報、演講、視頻等。那么教師必須對海報的制作、演講的技巧、視頻制作等知識有所儲備,以便在學生實踐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指導。
(3)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并非能夠一蹴而就。通過實踐發現,即使是初三的學生,在沒有項目式學習經驗的前提下,學生無論是思維能力、討論能力,還是展示與評價能力都是比較弱的。
首先,從思維能力上看,學生對驅動問題進行分析思考比較困難,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分解成幾個小問題進行思考。從完成的內容上看,學生只對小問題分別進行了解答,很少能夠進行系統的闡述與總結。可見,學生比較缺乏分析、綜合等高階思維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點一滴地讓學生得到鍛煉。
其次,部分小組討論存在一言堂或個別交流的現象,沒有形成廣泛討論。當這種現象產生時,教師需要不斷巡場,進行話題的推動與鼓勵。可見小組討論也需要教師的指導以及小組成員之間的磨合與習慣。
最后,展示成果時學生語言表達的邏輯性不強。愿意代表小組展示的學生通常善于表達,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陳述的嚴密性不夠,有漏講、層次不夠清晰、觀點與論據脫節等現象。較之三言兩語的課堂問答,大段的陳述對學生而言更為困難。
(4)項目式學習耗時多,是日常教學中開展的一大阻力。根據課時指導以及學期教學規劃,不能滿足項目式學習所需課時。以《陳涉世家》為例,每課40分鐘,按照常規設計3課時,實際4課時完成。需注意的是,第二課時省略了課堂展示的環節,改為課后展示。從默寫反饋看,學生對其他小組整理的字詞用法掌握就比較生疏。因此完整的項目式學習應該花費5課時。
從單節課來看,教師對驅動問題的分析指導花費15分鐘,海報的討論制作課上耗時20分鐘,其余課后完成。有兩組放學完成后離校。當然這有學生缺乏高階思維訓練的因素,但課時的問題確實是教師需要重視的。
綜上,項目式學習的優勢顯而易見,但結合教育實際來看,讓它成為常態化教學模式并非一線教師一時一力所能完成的。但是項目式學習的設計理念、教學策略是可以借鑒到日常的語文教學課堂中來的。
參考文獻:
[1]黎靈.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初中文言文教學探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8.
[2]王立強,王曉萍,杜立輝.基于項目學習和實踐的課程改革創新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4).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