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中央多次出臺強化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到整個教育體系,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該文介紹在大學物理課堂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使大學物理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路徑探索與實踐研究。
關鍵詞:物理教學 ?思政教育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a)-0167-02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再次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要精心引導和栽培。
大學物理是高等教育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物理學內容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思想性和方法性,蘊含著樸素但深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物理知識構建過程也是人類認知發展過程的縮影,物理學史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思考和方法論[1]。深入挖掘這些資源,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物理知識的傳授高質高效,又有利于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物理課堂教學之中,做到大學物理課程思政,實現對學生的價值引領。
1 ?大學物理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幾條途徑
1.1 深入挖掘物理學史典型案例的人文內核,進行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
物理學史作為對自然界物理現象的認識發展史,它包含了大量反映認知規律的典型案例,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介紹這些內容不僅能夠讓學生增長知識,也可以讓學生以史為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物理知識傳授的顯性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隱性教育相統一。
比如,在講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時介紹法拉第的學術成長歷程。出身貧寒沒受過正規教育的學徒法拉第因工作認真得顧客認可才有了聽化學家戴維講演的機會,又因精心整理戴維演講筆記得戴維認可才有了成為戴維實驗室助手的機會,進而有了游歷歐洲近距離接觸物理前沿的機會,法拉第能夠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物理學家不是因為運氣好,不是因為機緣巧合,每一次機會來臨的看似偶然背后都有法拉第不懈努力而致的必然,機會永遠給有準備的人[2]。
物理學史中典型案例很多,每個典例中都蘊含著這樣或那樣的人生哲理,如精心雕琢,善加利用,便可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和態度,實現對學生的價值引領。
1.2 強化物理知識的邏輯性和研究方法,培養科學精神和辯證思維方法
大學物理知識的每一部分都是研究一種特定的運動形式,而每一種運動形式都由滿足自身規律的基本物理理論所約束,這些理論由一條主線所串聯,用嚴謹的邏輯鏈接形成自身的框架體系和結構[3]。因此每一部分物理知識的傳授其實也是研究問題方式方法的展示,是培養學生辯證思維和正確方法論的最佳素材[4]。
比如,講授一般質點運動的描述內容時,先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如果讓學生向一個不在教室內的同學描述此時教師的運動,他都要描述什么?學生基本可以立刻回答出主要的幾個物理量,只是順序是亂的,通常學生最先回答的物理量都是速度,然后是加速度,再想到位移及其他。這時教師再提出一個問題:這幾個物理量該如何排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為什么?這樣的提問和交流,既是引導學生整理知識的脈絡邏輯,也是給學生展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的過程。
大學物理中適合這樣做的內容隨處可見,引導學生思考,進而得出一個問題的求解思路、一個內容的展開方式、一部分知識的整體脈絡,在增進學生對相應內容高度認同感和明顯方向感同時,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思辨習慣非常有效的方法。
1.3 關注科技動態和社會熱點,引導正面思考及核心價值觀培養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中國科技進步更是頻現亮點,這些新技術和新成就很多都是與物理相關的,比如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成功,再比如華為5G技術全球推廣,等等。及時地把這些引入課堂,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學生將個人的成才夢有機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思想認識。
信息時代,各種媒體使信息如潮水般涌來,社會熱點一個接著一個,引導學生正面評價這些熱點是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思政教育的有利契機。比如,今年網上對熱映的電影《流浪地球》評價褒貶不一,批評的人多數糾結于這個硬科幻電影的硬核經不起推敲。面對這樣的熱點,教師在介紹電影中涉及的物理知識同時,指出科幻電影是科學幻想,不是科學預言,符合基本的科學道理即可,觀影者不宜用學術的水準評價其中的科學嚴謹性,而應為這部電影所展現的我國科幻電影拍攝水準質的飛躍感到驕傲,應為電影生動弘揚的家國情懷而感到振奮。
2 ?做好大學物理課程思政的幾點注意事項
“課程思政”的任務雖然是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它區別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課程思政應更具有親和力和針對性,才能易于被學生接受,才能真正實現傳授知識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
2.1 課程思政宜求精,忌求全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內涵豐富的系統課程,課程思政不可能把相關的內容全部涉及到[5]。與其面面俱到但蜻蜓點水,不如抓住關鍵點精雕細刻。這里的“精”,一是指精選思想政治教育中與本課程的相關點進行針對性的思政教育;二是指對于選擇的思政教育素材要進行精加工,讓思政教育的目的有機地結合到知識傳授之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作用。
2.2 課程思政宜見縫插針,忌喧賓奪主
大學物理課程的主要任務是知識傳授,如果授課過程中進行長篇大論的思政教育,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既起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也影響物理知識的學習。因此,授課過程中思政教育的時間不宜過長,且應穿插于兩部分知識傳授環節中間。理性的知識學習和感性的思政教育有機結合才能實現知識傳授和思政教育的雙贏局面。
2.3 課程思政宜靈活多樣,忌單調刻板
思政教育的素材選擇及與課程內容結合的方式要靈活多樣,如果所用的內容都套用一種或者幾種模式單調刻板地進行思政教育,必然引起學生反感,結果必然事與愿違。
3 ?結語
總之,課程思政是新時期的新要求,也是大學物理老師的新挑戰。迎接挑戰,潛心研究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方式方法,必將能夠探索出適合大學物理課程的思政教育之路。
參考文獻
[1] 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學[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秀敏,葛楠.大學物理(上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3] 韓崇.大學物理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8):133-134.
[4] 鄭文珍.在大學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直覺思維能力之我見[J].黑龍江教育,2018(11):11-12.
[5] 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