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需要突破以往的知識教學,重視學生思維能力與智力方面的培養,使其具備多維度看問題的能力,進而實現高中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數學是一門注重邏輯分析與思考的學科,而學生自身的思維寬度決定了其視野寬度,數學教師若想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則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因而,多維視角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就是注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重點探究多維度的內涵,多維度視角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意義、現狀及其策略。
關鍵詞:多維度視角;高中數學;思維能力;理性思維;拓展
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難度較大,它偏重理解與分析,如果學生依舊機械地學習將導致效率低下,數學成績不理想。《數學教學改革指導綱要》中提出,數學教師在教學課堂需要培養學生多維度思考的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促進學生在數學科目的學習中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全方位發展。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理性思維,提高學生多維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對數學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數學教師需要改變之前傳統的教學理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手段,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基礎上,使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多視角、多維度解決數學疑問,滿足我國新時代發展對人才的要求。
一、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多維度的內涵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最為注重科學性和明確性,高中生遇到的數學問題都具備明確的答案,并且答案大多都是唯一且固定的。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所依據的公式和定理等也都是同類的,此外并無其他。從這些特點來看,高中數學要求學生具有“機械性”的思維,使用教材知識以及教師教授的方法去應付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雖然數學問題的答案具有確定性和唯一性,但是解題思路卻提倡多樣化,學生只要不局限在常見的解題方式中,便能夠利用自己的創新思維去尋找不同的解題方法。
學習數學只有具備活躍的思維,靈活的學習方法才能把它學好,之所以有許多高中生數學成績不理想,數學水平不高除了智力因素之外就是因為他們的思維不開闊,死板學習數學,不能以靈活多變的思維去思考問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逐漸了解和認識到多維度的概念,高中數學教師也需要響應素質教育的口號,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獨立自主地思考和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視野,使他們的思維與認知能力不斷提高。
二、多維度視角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意義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多維度思考能力對于他們的數學學習以及個人的成長等都具有深遠意義,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培養學生多維度思考能力有利于他們數學素養的提高。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師一般采取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教學模式,在此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根據教師講解的方式方法機械式地學習數學,弱化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思維發展受阻,對教師依賴嚴重,當他們遇到一些陌生題型時就會不知所措,導致數學成績不理想。通過培養學生多視角思考問題的能力,可以使學生形成活躍的思維,對于數學課程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和感受,在遇到數學疑問時總是可以多角度思考,將所學的數學公式和概念等靈活應用起來,提高了解題速度,促使他們數學水平不斷提升。
其次,培養學生多維度思考能力對于他們的健康成長也具有積極作用。高中數學教學課堂培養學生多維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貫穿于他們發展的始終,這種能力除了體現在數學學習中,還體現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當高中生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時,他們便會借助這種能力冷靜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最終獨立克服困難,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遠離煩惱等消極因素的阻礙。從這點來看,高中數學教學課堂培養學生多維度思考能力具有實際價值。
最后,培養學生多維度思考能力也是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其對個體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個體為了適應社會環境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多維度屬于個體發展所需的核心素養范疇,它不是天生的,只有通過后天的學習和訓練才能獲得。我國素質教育已經將核心素養納入到各個階段的教學計劃中,高中數學教學課堂培養學生多維度思考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三、多維度視角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新課程改革以來,許多高中數學教師主動轉變教學理念,開始關注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幫助學生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全面發展。但是,筆者實際調查發現,在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仍舊存在一些阻礙培養學生多維度思考能力的因素,限制了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
一方面,一些高中數學教師深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缺乏主動學習和提高改進教學能力的習慣。在教學中,這部分數學教師依舊以知識傳授為主,數學知識也來源于單一的教材,因而限制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數學視野也沒有得到拓展。這種現象導致學生多維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沒有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另一方面,部分高中數學教師缺乏培養學生多維度思考問題的經驗。雖然一些數學教師善于接受新鮮事物,能夠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但是在教學中他們將具體的數學知識與能力培養對立開來,并沒有將二者深度融合于教學中,造成學生在課堂片面化發展,學生沒有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數學教學質量低下。
四、多維度視角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多維度視角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要求教師需要在結合學生學習特點以及教學內容基礎上啟發學生思考,開發他們的思維,實現他們多視角看問題的能力。筆者根據對此問題的思考以及對相關專著的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夯實數學基礎,激發學生興趣
從古至今,新技術、新創造等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識和理論基礎之上,因此,具備多維度思考能力的高中生主要是結合自身所學的數學知識和能力等進行靈活的應用。同時,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掌握得越熟練,認識得越深刻,也就能夠將這些信息聯系得更密切,實現更廣的思維寬度。這種理論指導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和教學,提高學生對數學教材內基本概念、公式等方面的理解,使之能夠厚積薄發,通過基礎知識的積累為他們思考和解決數學疑問提供最為基本的指導,使他們靈活應用這些基礎知識,多視角地分析問題。
另外,興趣是高中生學習數學最好的老師,在數學教學課堂培養學生多維度思考能力需要建立在他們對數學感興趣的基礎上。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營造出合適的教學情景,通過利用教室內的多媒體等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學科內在的魅力和趣味,主動配合教師安排,積極思考,使他們由過去被動學習數學轉化為主動學習數學,從而為高中數學教師培養學生多維度思考能力減少阻力,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引導學生思考,培養發散性思維
發散性思維是多維度思考能力的基礎,高中生只有提高自己的發散性思維,由量變發展為質變,發散性思維才能轉化為多維度思考能力。由此可以看出,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拋棄落后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活躍學生的大腦,以引導者的角色科學合理開展數學教學。
首先,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教材內的習題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高中數學教材內的例題大多檢驗學生對新概念、新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將這些基本簡單的例題做出調整,對問題或者已知條件等進行發散,把例題變為開放性題目,引導學生結合所學內容多視角地思考。其次,數學教師還可以尋找一些答案不固定、解題方法多樣的試題,指導學生突破傳統解題思路的束縛,通過多種解題方法提高發散性思維。再次,高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對學習的圖形知識進行拓展和發散。圖形知識一般注重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對圖形的角度或者位置等作出改變使學生在頭腦中想象和思考,從而鍛煉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實現發散性思維的進步。最后,任何科目的學習都貴在質疑,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常見的數學問題提出更多、更有深度的問題,使學生在疑問的刺激下主動思考,將問題逐步拓展開來,發散性思維也就隨之進步。
(三)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與聯想能力是學生借助記憶表象進行新形象再現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也是多維度思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只有具備較高的想象能力才能夠透過已知條件去得到隱藏信息,使他們的思考變得更加豐富和理性,思維也更加寬廣。
一方面,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根據教材內的潛在條件去為學生創造一種想象情景,同時加以想象資源的輔助,以此刺激學生實現豐富的想象能力。例如,在學習一些空間幾何問題時,教師可以利用模型制作、繪圖等方法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想象,使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意識地去追求同教學內容相一致的學習信息,使學生養成創造性思維。在此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需要仔細發掘學生的優點,對于學生大膽而新穎的想象提出表揚和鼓勵,提高他們獨立思考的勇氣和信心,促使學生養成善于動腦的習慣,不斷擴展自己的思維。另一方面,高中教師還需要對教學內容作出一定的拓展和外延,通過利用多媒體等為學生播放同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視頻,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使他們可以依靠更多的知識內容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想象,使其得出的答案更具科學性。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師面臨著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挑戰,他們需要轉變教學思想,具備與時俱進的理念,在實際的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在科學思考和探究中實現思維的拓展和視野的開闊,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喻平.數學問題解決認知模式及教學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
[2]趙娜.新課程背景下我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高考,2016(3).
[3]張建軍.轉換思維:數學課堂教學的多維度思考與實踐[J].理科考試研究,2016(9).
[4]劉明雙.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2016(3).
[5]劉術青,田炳娟.轉變高中數學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創新意識[J].才智,2011(8).
作者簡介:易立杭(1980.01—),男,籍貫:福建省漳平市,學歷:本科,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現有職稱:中學一級。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