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梅蘭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對綜合素養人才需求持續增加。數學作為初中的重點學科,不僅要注重對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還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新課標改革的目標要求學生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好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創新技能,并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該文通過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培養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 ?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5(b)-0165-02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死板,使得學生過分依賴于教師,而無法進行獨立思考,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下,要求教師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核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內學習,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提高初中生的數學成績。
1 ?培養初中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意義
初中學習是數學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初中生逐漸形成思維和認知能力,自身人格逐漸發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數學課堂上,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數學課堂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科學地運用數學技能,通過邏輯思維對社會事物進行理性分析與正確選擇,逐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能夠促進他們各方面的發展。在新時期,我國初中教育要更加注重對初中生綜合素養以及思維創新性能力的培養。然而,很多學校尚未落實好這一政策,教師仍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初中生的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
2 ?初中生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2.1 學習方法不合理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即便努力學習、對學習投入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卻仍然沒有取得較好成績的學生。這類學生由于學習方法不科學,導致他們浪費了大部分時間與精力,在學習過程中逐漸變得迷茫,長時間下來甚至喪失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情節嚴重的還會產生厭學心理。通過了解我們發現,大部分初中生由于學習方法不合理,導致他們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使得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性與認知性受到阻礙,進一步影響了他們的數學成績。
2.2 教材老化,教師仍沿用傳統教學法
目前的教學中,即便有些教師在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以達到新課標改革下的教學目標。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受在傳統思維的影響根深蒂固,導致他們在課堂教學中仍然運用傳統的教科書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學的內容過于死板,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同時大部分學校對學生思維創新意識的培養不夠全面,導致學生學習的課本以及課外知識都過于陳舊,使得學生在傳統的教學框架下學習知識,嚴重阻礙了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2.3 學生過度依賴教師,教師缺乏獨擋一面的能力
處于成長階段的初中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思維理解能力受到一定的約束,通常情況下,他們更適應于教師進行知識點的傳授,而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時他們過度依賴教師,對知識點缺乏自主探索性。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在當下的教學模式中,由于管理及課程相應的評估體系尚未完善,加上教師受到領導的約束,使得他們在管理過程中無法發揮獨擋一面的能力,在學生遇到問題時,缺乏提出建議和改進的動力,嚴重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
3 ?培養初中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
3.1 教學要結合實際,貼近生活
要想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結合實際生活,運用有趣的學習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內獲取知識,充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課堂學習中對知識進行更進一步探索和理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數學概率統計時,教師可以讓初中學生收集、分類和分析學校班級學生的男女比例或統一規模,以便初中生可以使用真實實例從側面學習。通過學習概率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通過學生自己收集數據,進行自我分析和總結,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讓學生充分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將其應用到周圍的事物當中。
3.2 注重對學生直覺思維的鍛煉
在實際的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數學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適當掌握客觀理論性的相關知識點。同時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數學理論知識,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即便沒有細致的邏輯推理與熟練的理念,也能結合主題進行推導,最終得出理論結果。可以鍛煉學生的直觀感受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直覺思維能力的提升,使得學生在今后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快速、有效地解決數學難題,鍛煉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
比如,在課堂上教授數學方程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方程式中常用的公式進行歸納和總結,引導學生科學地掌握相關的公式,由此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獨立思考的技能。
3.3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在發現問題的時候能夠敢于提出問題,探索學生在交流和互動中獨特的思維模式,正確引導學生解決提出的問題,它對學生的求知性的培養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有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逐漸養成對學習敢于質疑的態度,引導他們通過思考來解決疑惑,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授“各種多邊形”內容的過程中,教師通過鼓勵學積極思考“為何每個形狀的外角和的總度數都是360°”。結合實際給學生舉例子,并通過適當地加以指導,讓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從而讓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4 制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討
從本質上講,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其所處的教育環境及社會環境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只有好的教學環境,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以達到新的教學改革目標。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制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的思維能力培養模式當中。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思維,就要求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制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讓學生感受到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不像以往那樣陌生、有距離感,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學會相互學習與借鑒,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授初中數學的概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解釋和辯論,幫助學生學習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然后以小組的形式對相關知識點與概念進行分析總結。概念意識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數學課程活動等實踐活動,設計一套屬于自己的數學模型,之后向全班同學展示,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將自己的創新思維發揮到最佳水平。
4 ?結語
綜上所述,對初中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過程貫穿于整個初中教學環節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注重對學生數學成績提高的同時,要加強對其思維能力的培養,注重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技能。發展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不僅要依靠數學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改革與落實,主要還要靠學生自身的努力與鉆研。師生之間共同努力、共同進步,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冉曉淵.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資訊,2016(14):135-136.
[2] 薛安瑩.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90.
[3] 馬建華.探討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