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龍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應由教師的如何“教”轉向學生的如何“學”。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物理學科的實踐性及抽象性決定在其教學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物理素養的有效途徑。通過在物理教學中巧妙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攻破教學重難點,優化初中物理教學。促使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不斷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優化教學
《學記》中有“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是我國關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記載。由此可見,在古代的教學中,人們就已經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了。作為新時期的教育者,我們更要把合作學習融入學科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的參與度,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把握物理學習的規律和特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下是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淺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希望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可供借鑒之處。
一、巧用小組合作優化課堂導入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端,導入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對后續知識的學習態度。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是一門理論性強的學科,學生的學習興趣本就不高,若教師采用平鋪直敘的導入方式,更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新課的有效開展。因此,教師一定要認真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新穎別致”的導入環節,以此喚起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產生“一探究竟”的迫切心理。具體的操作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合作試驗中發現某些“奇怪”的物理現象,引發他們對這種現象的好奇心,此時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出揭示課題。
如在導入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摩擦力”時,教師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趣味小實驗“紙人跳躍”:小組成員分工,有剪小紙人的、有負責拿玻璃板的,還有負責表演的。小組成員通力協作,按照教師的要求把玻璃板放到小紙人的上面,保持玻璃板與小紙人之間有一定的空隙,并用手帕在玻璃板上用力擦幾下,這時學生會發現玻璃板下面的小紙人上下跳躍起來。有趣的實驗,讓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為什么小紙人會跳躍起來呢?帶著這些疑惑,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學習新知識,希望解決心中的疑惑。為新課打開一個良好的開端,實現物理課堂的高效性。
二、巧用小組合作突破重難點
教學的重難點是知識的精華。由于重難點知識綜合性強、難度較高,學生不易理解。單靠學生一人的力量很難突破。此時教師就可以充分發揮小組集體的智慧。“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合作實驗,從不同的角度完善問題的答案。從而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領略知識的核心內容,提高學習效果。
以九年級物理“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一課為例,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利用電流表總結串聯、并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為了突破重難點,教學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實驗要求,分組設計實驗。小組成員按照實驗要求,有設計線路圖的、有記錄數據的,還有負責觀察電流表的。通過合作實驗,學生發現串聯電路中電流各處相等,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就這樣學生從所學知識入手,在合作中通過實驗現象發現規律。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為后續學習電學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傳統說教式的教學所不能比擬的。學生在合作中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改變了學習態度,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這正是攀登知識高峰難能可貴的學習精神,因而極大地提高了物理的教學效率。
三、巧用小組合作探究物理規律
實驗是探尋物理規律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物理中的很多規律、結論都是通過實驗得到的。實驗是物理的靈魂。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學習,讓學生通過親自做實驗,發現問題,并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
例如教學八年級物理“光的折射”時,在探究“光的折射規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激光筆、玻璃水槽等實驗器具,通過激光筆斜射在玻璃水槽水面上,改變斜射的角度,從而得出光的折射規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通過小組合作實驗,在得到物理規律,優化物理教學的同時,還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和諧交流,讓學生體驗到合作的樂趣,實現物理課堂的高效性。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不僅是物理學科的特點所決定的,還是新課程標準對物理教學的要求。通過在物理教學中巧用小組合作,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速他們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有效地推動物理教學的進程,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陳桃桃.完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2).
[2]胡少孫.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八卷)[C],2018.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