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
摘 要:通過總結在組織和參與有關部門審計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就如何編寫村級組織經濟責任審計實施方案和審計報告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計模式;探討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0-0156-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39.6 ? ? ? ?文獻標志碼:A
依法對村級經濟組織領導班子以及村兩委成員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是確保村級經濟組織集體“三資”安全和保障村民自治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由于基層有關部門監督力度不夠,審計人員素質不高等原因,導致審計往往流于形式,審計方案操作性不強,審計報告實用性不夠,難以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在無形中助長了村級經濟組織負責人和村兩委班子成員的腐敗行為。主要表現為公共資源交易和財務管理不規范,隨意侵占集體資產,騙取各類補貼補助款和集體資金,涉黑涉惡、霸選賄選等。上述行為在很多地區都有發生,降低了群眾對黨的信任,動搖了黨的執政基礎,也阻礙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施。
1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濟責任審計實施方案
1.1 ?審計目標
本次審計工作主要是在審計任職期間財政財務收支的基礎上,全面盤點資產和摸清家底,重點披露有無違規違紀、重大損失浪費和違反廉政規定等行為,通過審計評價區分不同級別的經濟責任。
1.2 ?審計范圍
被審對象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所屬單位和農村組織的主要領導干部。領導干部主要指農村黨組織負責人、村民委員會負責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
審計時限應為任職期間,進行過任職審計的可以不再重復審計,要遵循“重大問題追溯過往,重要事項延伸至今”的原則。
1.3 ?審計的主要內容
①執行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情況。審查專賬設置是否符合會計制度,具體決策是否符合有關規定和流程,有無假賬、“小金庫”、私分亂發等違法違紀問題。②財政財務收支情況。審查收支計劃、核算報表、亂攤派、亂集資和亂收費,關注截留、坐支、挪用和隱瞞各項收入的問題。③資產。主要包括資產移交、財務手續移交、任期內貨幣資金等資產管理是否符合規定。④負債。主要包括債務的形成、收回和掛賬原因以及賬外債務是否存在。⑤決策。重大經濟事項決策程序是否符合村民組織法、省委省政府有關規定、村集體發展需要和村民意愿。同時還要審核資金來源是否恰當,管理和使用是否符合相關規定。⑥專項資金使用情況。⑦領導干部遵守廉政規定情況。
1.4 ?審計評價及責任界定
經濟責任審計的最終目的是對領導干部任期內履行經濟責任的情況進行評價,并按照審計過程和結果進行全面分析研判。重點包括被審計單位重大經濟決策及其程序、財政財務收支、內控制度和遵紀守法等方面。審計評價既要秉持實事求是原則,又要有容錯糾錯的胸懷,既要肯定成績,又要逐一分析問題的成因和背景,必須在審計證據的基礎上予以評價,準確界定直接責任、主管責任和領導責任。對于個別證據不足的經濟事項,在難以區分經濟責任時,可以暫不區分,但必須如實描述全過程,以備查閱。
2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濟責任審計報告主要內容
①標題。關于××村有關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審計報告。②主送單位。縣級農業(農經)部門或鄉鎮人民政府(即審計小組派出機構)。③引導語。簡要闡述此次審計的背景、審計依據以及各自的職責、權利和義務。④基本情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組織(兩委)基本情況,有關領導干部各自基本情況、任職情況和職權范圍。⑤實施審計情況。一是明確審計期間。二是簡要描述審計過程。三是匯總財務收支情況。四是重大經濟事項決策依據和流程。五是有關領導干部履職情況和黨風廉政建設情況等。⑥審計評價。根據審計全過程的實際情況,依據有關法規和政策,準確鑒定各個領導干部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績效和應承擔的責任。⑦審計發現的問題和審計意見。對存在的問題要分類分層次逐一提出,要有實例佐證,并根據國家有關法規提出處理意見。⑧披露事項。主要反映會計賬簿沒有記載又客觀存在的事項,如資產負債盤點情況、領導干部任前對群眾承諾兌現情況、合同(協議)情況、上次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資產及財務移交情況等。⑨審計建議。
審計小組派出機構根據審定的審計報告,對已經認定的問題作出審計決定,對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向有關部門及時出具案件移送書。對重大問題的審計結果要報送主管部門,審計報告應送達被審計對象,并在規定的范圍內公開,審計時效按有關規定執行。
3 ?審計的主要方法
①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方針和法律法規,熟練把握被審查單位的管理體系和內控制度。②查閱相關文件、會議記錄、項目立項報告及批復文件、實施方案、竣工決算報告等。③核對支出計劃,審查會計憑證、原始憑證及附件附表等。④進行實地勘驗盤點和效益分析。
4 ?審計整改的幾種方法
①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及其附件。原始憑證必須符合有關規定,該退回的一律退回,該補齊的要素一律要求補齊。記賬憑證附件不全的,應該補齊附件或追加印證材料。上述整改均應附報銷單位書面說明。②超標準、無依據或亂發、超發各類補貼補助勞務費的,違規部分一律退回。部分確實無法退回和不便退回的,要及時和審計部門溝通,請審計部門提出書面解決意見。③無預算支出,擠占挪用資金。屬于合理支出的,及時補辦預算調整手續。屬于彌補基本支出的,及時調整支出科目。無法調整的,向審計部門作出深刻檢查,爭取得到審計部門的確認。確實形成挪用的,主動接受有關部門處理。④滯留應該下撥的專項資金。按照立審立改的原則,立即足額撥付應付專項資金。個別被審單位由于經費緊張,將專項資金長期掛賬但已實際占用的,應向審計部門和財政部門作出書面說明,提出整改措施。⑤白條。按照真實性和重要性等原則,經濟業務事項真實存在,已無法取得正規原始憑證的,由經辦人作出書面說明,證明人證明及單位領導同意后作為附件列入記賬憑證,并書面向審計部門作出解釋備查。⑥會計基礎工作。存在制度不健全、核算不及時、科目不規范、計提不準確等問題的,要嚴格按照審計整改要求進行整改,該完善的完善,該補充的補充,該調賬的調賬,該入賬的入賬。⑦存在的其他問題。一是對審計部門審計意見有異議時,要及時提出申辯理由,找出依據。二是加強對單位和部門負責人、業務經辦人員和財務人員的培訓,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通過反腐敗的國家立法,通過全覆蓋的紀檢監察體系,通過日益完善的審計手段,促進我國“三農”工作取得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