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錦萍
【關鍵詞】 小學語文;微課;閱讀教學;課前;課中;課后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7—0116—01
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實現了小學語文閱讀信息化的發展。通過對微課的應用,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制作微課課件時應把握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解決課文中的重難點問題,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此,探討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課前應用微課預習,掌握閱讀背景知識
就小學語文教學的現實情況來看,閱讀文本內涵豐富,其創作背景是不可忽視的,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微課的發揮,科學開展課前教育,引導學生掌握閱讀背景知識,以便學生更為準確地體會作者所滲透于文本中的思想感情,這對于學生文學素養的強化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以微課為支持,學生可以深入了解閱讀文本背景,這就令小學生的視野得以拓寬,知識儲備也更為豐富,信息獲取的途徑也得以多樣化,這就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閱讀素養,促進學生成就動機的形成,參與閱讀的積極性明顯提升,有助于改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成效。現如今微信公眾平臺、QQ群、微信群等在教育領域也逐漸得到廣泛應用,在閱讀教學中可應用此類平臺,上傳微課視頻,在課前令學生對閱讀文本背景形成一個科學的認知,以便更好地參與到閱讀學習中。如,在《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應用微課來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文本的背景知識,了解作者所處環境,這就能夠為學生理解文章內涵打下基礎,激發學生對閱讀文本的興趣,進而主動參與到閱讀中,這就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了條件。
二、課中應用微課教學,深入理解文章重點
以微課為支持所開展的閱讀教學,要從整體上把握好教學節奏,通過微課來對課中知識進行傳授,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展示出來,便于學生學習,強化學生認知,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是傳統教育方式所無法比擬的。教師要注意的是,閱讀教學中應用微課,要把握好整個課堂節奏,科學創設閱讀教學情境,發揮微課教學優勢,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就閱讀內容展開獨立思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此時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得到有效鍛煉,隨著學生對于閱讀文本內容理解的不斷深入,能夠形成獨有的學習感悟,這就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內化語文知識,令閱讀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如,在《“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閱讀教學過程中,為加深學生對于文章重點的理解,教師可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通過微課的應用來分別展示父母對于孩子的不同態度,通過分別講授的方式,令學生對于父親的“糟糕透了”和母親的“精彩極了”形成一個清晰的認知,明確什么是鞭策,什么是鼓勵,通過鞭策與鼓勵的緊密結合,才能夠令學生在優良的環境下更為健康地成長。
三、課后利用微課進行復習,促進教學拓展延伸
閱讀教學不僅需要做好課前導入和課中教學,更需要做好課后復習,這是鞏固學生知識基礎并促進教學拓展延伸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強化學生語文素養并提升學生閱讀水平。應當注意的是,課后復習過程中微課的應用,要通過全面把握閱讀教學要求,搜集并整理教學資源,確保其能夠為閱讀教學提供輔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重心,鼓勵學生去探索,并為學生提供發現與發展的空間,令教學延伸更具全面性和完善性。如,《開國大典》閱讀教學中,在課前預習、課中教學的基礎上,為拓寬學生視野,增強學生知識儲備,教師可通過微課對社會發展等相關資料進行展示,轉變課后復習方式,加深學生對于開國大典的認知,促進學生宏觀意識的形成,這不僅有助于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還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以及人生觀的樹立也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以上研究可知,信息時代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和科學利用,微課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其科學應用于閱讀教學中,便于學生在理解閱讀背景的基礎上把握文章核心,并且通過拓展延伸來培養學生閱讀素養,強化學生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這對于學生語文閱讀水平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系定西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中的應用》成果,課題立項號:DX[2018]GHB024)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