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 黃麗 呂海琴

[摘要] 目的 了解全日制護理研究生科研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為提高護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供依據。方法 采用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自評量表、一般資料調查表和科研相關問卷對120名護理學碩士研究生進行調查。結果 護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總分為(65.73±19.49)分,影響護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因素為年級、參加科研學術交流會的頻次和查閱文獻的頻次(P<0.01)。結論 護理研究生的整體科研能力處于中等水平,特別是問題發現能力較為欠缺,學校應盡早對護理研究生進行科研教育、定期舉辦科研學術交流會,以提高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關鍵詞] 護理研究生;科研能力;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5(c)-000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research capac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nursing graduate students,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reform of nursing education. Methods Totally 120 nursing graduat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 with a questionnaire of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city self-assessment. Results The mean score of nursing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capacity was(65.73±19.49)point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ing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capacity were the grade, frequencies of review of literatures, academic exchanges(P<0.01). Conclusi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city of nursing graduate students was in a medium level, especially the ability to find problems was relatively poor. Educators should train nursing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capacity as early as possible, regularly organize academic exchange,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city of nursing 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 Nursing 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capacity; Influence factors
護理科研是推動護理學科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科研可深入解釋護理現象本質,探索護理活動規律,萌生新的護理思想和護理知識,解決護理實踐、護理教育、護理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問題,為護理決策提供可靠的、有價值的證據[1]。如今,將科研能力定為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的主要培養目標之一早已是國內外護理高等教育的共識[2]。護理學碩士研究生作為未來科研工作的中流砥柱,其科研能力直接影響我國護理學科的創新能力、科研水平及護理學科發展[3]。該研究旨在了解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響因素,為今后采取針對性措施、提高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以及推動護理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某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全日制護理研究生配額抽樣120名(每個年級40名)進行調查,最終獲取有效問卷120份。學生包括男4名、女116名,年齡21~29歲,平均(25.73±1.35)歲。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①科研能力自評量表。該量表為潘銀河[4]修訂。量表包括問題發現能力(3個條目)、文獻查閱能力(5個條目)、科研設計能力(5個條目)、科研實踐能力(6個條目)、資料處理能力(5個條目)、論文寫作能力(6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方法,完全能做到4分,經常能做到3分,尚可做到2分,較少做到1分,無法做到0分。量表總分120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理人員的科研能力越強。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其中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61,重測信度為0.902。
②科研相關問卷。在查閱文獻和專家咨詢后,該次研究對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影響因素主要考慮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護理研究生的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年級、初始學歷、本科年制、學位類型、婚姻狀況、工作經歷。第二部分是科研相關資料,包含對科研重要程度的認識、對科研的興趣和對自身科研能力的認識,每個條目打分有5個等級,分別計為1~5分。在查閱文獻頻次、參加科研學術交流會頻次、旁聽講座頻次、對同學課題的關注頻次部分,每個條目均設置4個選項,分別計1~4分。其他方面還涵蓋:研究生階段是否申報過科研課題、研究生階段的科研過程是否得到科研資金資助、發表論文篇數。
1.2.2 調查方法? 調查采用不記名方式,由研究者將問卷按照年級發放給配額抽樣的在讀護理學碩士研究生,講明注意事項后由其獨立填寫,當場回收,發放問卷120份,收回有效問卷120份,有效率100%。
1.3?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x±s)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各維度得分情況
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各維度得分,見表1。
2.2? 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響因素
2.2.1 影響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單因素分析 以科研能力總分為因變量,以性別、年級等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見表2。
2.2.2 影響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以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總得分為因變量(Y),以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發現:年級(X1)、查閱文獻的頻率(X2)、參加科研學術交流會頻率(X3)共3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Y=24.530+11.121 X1+3.571 X2+6.826 X2。見表3。
3? 討論
3.1? 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現狀分析
在該次調查中,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總得分及各維度得分跨度較大。
總得分主要有兩個特點:①個體差異大,個體之間科研能力參差不齊,最低得分為10分,最高得分110分。②整體得分不高,均數為65.73,標準差為19.49。雖然有研究證實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高于護理本科生[5]、臨床護士[6],但仍然處于中等水平,這與劉玲玉等[3]和季麗麗等[7]的研究結果是相一致的。
另一方面,就各維度來看,論文寫作能力、科研實踐能力和查閱文獻能力方面得分尚可,反映了護理碩士研究生在經過專業學習后,具備了一定論文寫作能力、科研實踐能力和文獻查閱能力。資料處理能力得分、科研設計能力有待提高,這表明資料處理也是護理碩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一個科研障礙[8],依據科研目的設計科研過程會給學生帶來困難。而識別有科研性的護理問題是在護理實踐的前沿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的必然前提,問題發現能力普遍得分低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3.2? 影響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因素
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顯示,影響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主要因素由大到小依次為:年級、參加科研學術交流會頻率、查閱文獻頻率。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與這3項影響因素呈正相關,即年級越高、參加科研學術交流會越頻繁、查閱文獻越頻繁的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越強。
3.3? 對策
3.3.1合理規劃護理學碩士研究生階段培養計劃? 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是我國研究生階段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護理學中并沒有較為統一的標準。面對如何培養就需要根據培養目標合理規劃護理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以實踐需求為導向,具體制定需要加強的能力領域。如增加對護理科研中常用統計學知識和統計學軟件應用方面的教育,滿足護理碩士研究生統計實踐需求;又如增設一些臨床實踐案例課程,由科研經驗豐富的老師引導學生提高發現問題能力。
3.3.2 早期對護理學碩士研究生進行科研教育? 通過調查和分析,高年級的護理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高于低年級,可能原因是高年級的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經歷了開題、中期匯報和畢業論文答辯,已經完成碩士研究生的課題或者正在進行科研實踐,其科研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因此,學校不但要提供各種學習機會,更要讓護理碩士研究生早期接觸科研,例如旁聽高年級研究生的開題、中期匯報和畢業論文答辯,早期進入課題組,早期進行科研見習,提高護理碩士研究生的科研意識。如有能力的學校,可將科研能力培養在本科教學中就有所滲透,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打下一定的科研基礎。
3.3.3 定期舉辦科研學術交流活動? 該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碩士研究生查閱文獻的越頻繁,其科研能力越高。查閱文獻是護理研究生了解其課題的國內外發展動態、培養科研思路、設計科研方案、熟悉論文寫作的步驟和方法、學習論文中統計方法的應用的重要途徑。護理文獻的積累,最終會提高護理科研能力。參加學術交流會越多,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也會越高,(OR8=Exp(β8)<1)。因此,學校學生之間以及校與校之間,應搭建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學術交流平臺,創造良好的學術分享氛圍。另外,學校也可以定期舉辦護理科研專題學術交流會,題目可以圍繞護理專業的最新研究動態和常用的科研方法,每位護理碩士研究生均參與匯報、交流和討論,可以請不同研究方向的數位導師參與提問和指導,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護理碩士研究生的文獻檢索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表達能力,而且可以發揮每位學生的不同思維模式的優點,實現優勢互補,互相啟發科研思路和方法,彌補導師負責制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弊端,最終提高護理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同時應鼓勵護理碩士研究生參加其他交叉學科的科研學術交流活動,了解其他交叉學科的重要思想,培養多種思維框架,拓寬研究思路,激發護理碩士研究生的科研發現靈感。
4? 小結
隨著護理學的不斷壯大,作為一門一級學科,護理科研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護理科研能力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探討。歸根結底,這是護理科研不斷提升的必然路徑。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理應明確自身的角色,在學習期間注重培養具有護理專業特色的綜合科研能力。同時,教育者也應多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薄弱環節,通過調查與分析進行查缺補漏,為護理科研輸送高質量的碩士研究生人才。
[參考文獻]
[1]? 胡雁.護理研究[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2]? 劉丹丹,張云美.探討我國護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J].2014,12(4):294-295.
[3]? 劉玲玉,龐書勤,辛惠明,等.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與評判性思維的關系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5,30(16):16-18.
[4]? 潘銀河.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自評量表的修訂[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11:41.
[5]? 彭玉嬌,喻丹,杜春林,等.護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及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研究,2015,29(3):1071-1094.
[6]? 武燕燕,張志云.某醫院臨床護士護理科研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9):29-31.
[7]? 季麗麗,范秀珍,程敏.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非智力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3):238-240.
[8]? 趙龍,韓爽,盧彪,等.護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1,26(4):64-66.
(收稿日期:2019-02-21)
[作者簡介] 王云霞(1990-),女,山西晉城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護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