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裴瑋
摘 ?要 ?日歷書是具有中國標準書號,以日歷為基礎,融合文化、藝術、科學等內容,將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一種創意出版物。文章以熊彼特創新理論為視角,以2019年日歷書為研究對象,得出日歷書可以從產品、工藝、細分市場、選題、合作方式五個路徑進行創新。
關鍵詞 ?日歷書;創新理論;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11-0090-02
日歷書是具有中國標準書號(ISBN),以日歷為基礎,融合文化、藝術、科學等內容,將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一種創意出版物。目前國內學者對日歷書的研究較少,主要集中于研究日歷書的特點、類型、熱銷原因及啟示。本文以熊彼特創新理論為視角,結合2019年日歷書,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討日歷書如何進行創新,希望為日歷書的發展提供新思路。
1 ?研究對象及理論框架
研究選取標準書目網發布的共計80本2019年日歷書為研究對象,統計時間為2018年12月16日。從2018出版的日歷書來看,日歷書包括藝術類、人文社科類、生活類、文學類、自然科普類、少兒類6個細分領域。熊彼特認為創新包括5種情況:1)引進一種新的產品;2)采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3)打開一個新的市場;4)控制原材料的供給來源;5)形成一種工業的新組織[1]。
日歷書的創新同樣具有5種情況。一是產品創新,日歷書兼具日歷與圖書的多重功能。二是工藝創新,二維碼、AR等技術在日歷書中的運用,實現讀者與日歷書之間的多元互動。三是開辟新市場,日歷書成為一種新的圖書品類,開辟一個新的圖書細分市場。四是選題創新。日歷書可以融合多種主題文化,別出心裁的選題才是日歷書的制勝法寶。五是新的合作方式形成。跨界合作是日歷書出版的常見合作方式。研究基于創新理論的5種情況,以日歷書的創新為基點,探討日歷書創新出版的思路。
2 ?日歷書創新路徑分析
2.1 ?產品創新
產品創新是指創造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產品或對已有的產品進行功能上的創新,使產品具有新的特性。日歷書所具有的創新特性表現為形態、功能和閱讀方式。
一是形態創新。形態創新是指日歷書融合了日歷與圖書的特點,將日歷以圖書的形態展現出來。從外觀形態來看,日歷書則具備書脊、使用時左右翻開的書籍形態。從內文版式來看,傳統的日歷大多是以數字、文字構成;左右翻本的日歷書的以一頁日歷搭配一頁圖文作為呈現形式,上下翻本的日歷書則以正面數字和圖文構成、反面留有空白以做記錄使用,呈現一頁一天的形式。二是功能創新。日歷書的功能創新是指日歷書不僅具有日歷的功能,還具有圖書的功能。日歷書除了具有日歷明確每日信息、指導人們每日行為的基本功能,還具有記錄知識,為人們提供知識信息,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三是閱讀方式創新。日歷書在形式上的創新在于一日一文的定量化閱讀方式。日歷書是將系統性的內容拆分為知識單元,每天為讀者提供一定數量的知識信息,這些信息通常短小精悍,側重碎片化閱讀。
2.2 ?工藝創新
日歷書在工藝技術上的創新是指書中運用的二維碼、AR技術等新科技。科學技術的運用為讀者與日歷書的互動提供了技術支持,為讀者新鮮刺激的閱讀體驗創造了技術環境,從而吸引讀者的購買和閱讀興趣。
一是二維碼技術。二維碼成為連接讀者、日歷書、移動終端的橋梁,讀者只要拿起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聽到音頻、看到動畫或視頻。如《2019可以聽的音樂日歷》,每頁日歷后附有一個二維碼,讀者掃描二維碼便可以聽音賞樂。二是AR技術。日歷書采用AR技術多是搭配移動終端App使用,讀者用手機掃描日歷書便可以參與AR技術創設的虛擬情境。如《單向歷2019》,該日歷書可與單向歷App結合使用。單向歷App內嵌AR技術,讀者打開App掃描紙質單向歷,就可以參與小游戲或測試題,增加了紙質書的趣味性及互動性。
2.3 ?開辟新市場
開辟新市場是指企業家想要創新,就要開辟一個不曾進入的市場。日歷書的火爆開辟了新的圖書細分市場。開辟新的圖書細分市場可以從地理、人口、讀者心理、讀者購買行為等方面考慮[2]。
一是地理因素。即圖書細分市場要考慮讀者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等,因為地理條件的不同,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偏好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區的讀者對圖書的需求存在差異。《四川方言日歷(2019)》的編撰充分體現了地理因素對圖書細分市場的重要性。二是人口因素。出版社對日歷書進行選題策劃時要考慮讀者的年齡、性別、職業、受教育程度等。少兒類日歷書正是基于讀者的年齡所劃分出的一個細分領域,如《小象漢字日歷》的市場定位便是一本幼兒啟蒙書,將幼兒的漢字學習植入日常生活。三是讀者心理。讀者心理因素是指讀者的個性和生活方式等。現代人長期處于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的環境下,身體健康和注重養生成為每個人最為關注的話題,于是健康養生類日歷書便應運而生。四是讀者購買行為,出版社根據讀者的購買日歷書時表現出來的態度、時機、購買頻次、用途等因素的分析來發現新的細分市場。如故宮出版社推出了定制版、限量典藏版、黃金典藏版、漢英對照版等不同版本的《故宮日歷》,滿足讀者收藏、送禮等多元化需求[3]。
2.4 ?控制選題
控制日歷書的選題來源,即開發具有獨特創意的日歷書選題。通過對2019年日歷書選題進行分析,日歷書選題主要源于傳統文化、社會熱點、人氣IP、自身優勢四個方面。
一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資源中蘊含著眾多選題,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日歷書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讀者喜聞樂見的新形式。如《論語日歷》是以《論語》經典名句為主題的傳統文化日歷書。二是社會熱點。社會熱點是受廣大群眾關注的社會事件或政治問題等,熱點型選題能夠引起讀者的廣泛關注。如《達·芬奇日歷》便是結合達·芬奇逝世500周年這一重大紀念年策劃的一本作品集。三是人氣IP。IP即知識產權,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的運營是企業有效利用知識產權資源和實現產業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4]。出版社可以IP作為品牌開發日歷書產品,如上海文藝出版社同人氣漫畫IP合作的《凡是過去,皆為序曲:2019小林漫畫日歷》,上市后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四是自身優勢。出版社本身就是一個資源豐厚的平臺,具備人力、物力、內容、用戶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出版社可從自身出發,基于本社獨特資源優勢開發日歷書的選題。新星出版社基于用戶和內容的雙重優勢,打造了《風流開眼:2019浮世繪圖鑒日歷》。
2.5 ?合作方式創新
對日歷書而言,新的企業組織就是新的出版合作方式。從2019年日歷書的出版方來看,其合作方式主要有跨媒體合作、跨文化機構合作和跨國際合作。
一跨媒體合作。出版社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與不同的媒體合作,借助媒體的優勢實現創新。如新華網四川頻道利用新華網特色方言網絡產品“四川話百科”組織策劃了一套名為《四川方言日歷(2019)》的讀物,實現四川方言與日歷書的首次創新融合,也是新華網與四川人民出版社首次合作。二跨文化機構合作。文化機構是指博物館、圖書館等從事文化、藝術、文物保護等專業文化活動的單位。文化機構一般具有豐富的內容資源,是出版方理想的合作伙伴。如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國博日歷.2019年》,為博物館和出版方帶來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跨國際合作。所謂國際合作,是指出版方與國際知名公司或機構共同合作完成出版活動中的至少一個環節。出版方應放眼國際尋找國際出版資源,如中國地圖出版社從2012年起與Lonely Planet合作,基于自身掌握的國際資源,以跨國際合作的方式策劃出版《Mapaholic地圖迷日歷2019》。
3 ?結論
作為創意型的出版物,創新是日歷書的取勝之道。經過分析可以得出日歷書的創新路徑有5種,這5種創新路徑不是相互孤立的關系,而是相互共存的關系。隨著技術的更迭,日歷書的創新路徑可能會有所改變。
參考文獻
[1]約瑟夫·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2000:73-74.
[2]劉擁軍.現代圖書營銷學[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100-104.
[3]劉冕.2019年《故宮日歷》發布[N].北京日報,2018-09-11(06).
[4]趙銳.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