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明明
【摘 要】會計原則又被稱為“會計準則”,是會計工作的基本原則,涵蓋會計目標、會計概念、會計假設等理論,它能夠使得會計工作更加的規范化,在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企業的發展中,離不開會計體系的建立,只有明確而清晰的賬務才能支持企業長遠發展下去。會計原則在會計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其發揮的作用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會計原則;會計工作;作用
會計在當前各項經濟活動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會計制度的不斷完善不僅促進了企業的發展,還對社會經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也給會計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促使會計在實踐中更加的完善。在這個完善的過程中,會計原則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會計原則不僅是會計工作的基本原則,用來確保會計工作的規范化,還是各種經濟活動規范進行的重要保障,確保了經濟活動的各個參與方與會計等業務的緊密銜接。為了不斷加強對會計工作的規范管理,我國專門制定了會計準則,也就是我們說的會計原則。從此會計原則在會計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讓會計工作更加求真務實,也促進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會計原則概述
會計原則是會計工作的操作準則,它的存在讓會計人員對會計工作有了更加準確的認識,也讓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更加的規范化。在我國,主要有八項會計原則,分別是:重要性原則、謹慎性原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可比性原則、明晰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及時性原則、客觀性原則,這些原則是對財會工作的高度概括,對我國財務會計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要求我們在會計工作中要以會計核算事實為依據,優先選擇穩健方法,使會計信息能夠及時的、真實的、有效的顯示出來,反映出本單位的財務情況,進而幫助決策者做出更加合理的決策。會計原則的運用進一步規范了會計工作,防范了財務會計風險,確保了各方經濟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因此,作為會計人員要在會計工作中時時以會計原則為底線標準,為管理者和公眾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
二、會計原則在會計工作中發揮的作用
(一)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準確
在單位開展各項工作的時候,都能通過會計信息反映出來,而會計信息也是單位規劃和財務監督的重要依據,如果會計信息不能保證真實性,那么不僅不能如實反映出各項工作,還對單位的未來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因而,在會計原則中就將信息的真實性作為重要內容。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經濟業務繁多,給會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會計信息時有失真的情況出現,有的是因為規范性的問題導致失真,有的是因為技術方面的原因而失真,甚至有的因違法性而失真,因此,在會計工作中要不斷甄別信息,以信息真實性作為保障會計信息高質量的首項要求。在新會計準則中,又將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提到了重要位置,在該原則的帶動下,會計人員必須依法依規進行操作,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有效,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更加規范會計工作,降低因會計信息失真而導致的不良影響。
(二)可以合理區分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通常情況下,固定資產租賃的方式有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可以通過固定資產的歸屬問題來確定固定資產租賃的方式。融資租賃主要指在租賃期限結束后,固定資產的所有權將會發生改變,也就是說承租者將獲得該固定資產的所有權。而經營租賃則不會發生改變,該所有權仍歸于出租方。通過租賃期限結束后,固定資產的所有權是否轉移來區分固定資產的租賃方式,這一規定就體現了八項原則中的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體現出了會計工作的務實性。在會計工作中,應該根據業務的具體外資表現和內在經濟實質來進行信息的確認,而且要以實質為原則進行會計的處理工作。在區分固定資產租賃方式的時候,雖然在承租期內該所有權歸出租方所有,但在期滿后,由于承租方實質上占據了該固定資產所使用年限的大部分,且承租方也在租賃期間獲得了固定資產所產生的經濟利益、承擔了風險,因此在進行固定資產租賃方式的管理和核算上要依據事實實質,來進行固定資產的管理和核算,而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就應該按自由資產來進行核算。
(三)可以進行無形資產的確認
在無形資產的確認時,要看該資產成本是否可以計量,看該資產是否有經濟利益收入,通過對無形資產在實際中產生的的成本和收益來進行入賬。這也是實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又一重要體現。因為在經濟生活中,有一些無形資產確實產生了經濟效益,也為之付出了經濟成本,因而要進行會計處理,比如一些發明創造和自創非專利等等,這些東西在研究探索的過程中也付出了人力財力,并在成功后也產生了經濟利益,符合了無形資產的定義,應該將其進行無形資產的確認。
(四)可以進行資產減值的計提
在核算自有資產時,通過對比可回收資金和資產賬面價值之間是否存在差額,來確認是否進行資產減值的計提,如果可回收資金小于賬面價值時,就要及時做好減值計提的有關準備,并將差額計入到當期損益。在實際會計工作匯中,如果沒有對出現資產減值的情況進行減值的話,就會讓當期利潤出現虛增的情況,也就夸大了營業收入,導致了會計信息的失真,甚至會影響到單位的經營和決策投資。因而,在會計工作中,要遵循會計謹慎性原則,按要求做好資產減值計提準備,從而如實反映當期收益,避免低估或是高估自身資產,避免因信息失真而導致的財務風險,進而促進單位財務管理和決策投資更加的合理科學。
(五)可以進行借款費用資本化的確認
在單位存在符合資本化要求的借款費用的時候,會計要及時將該借款費用計為相應的資產成本,如果存在不符合資本化要求的借款費用,需將其計入到相關費用當中,并在期末進行結轉,將其轉入當期利益。而在一些公司中,為了提高利潤,便會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借款費用歸在資產價值中,從而降低費用,虛增了利潤。也有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報表中沒有將借款費用計入資產成本,從而無法反映出經營的實際情況。一些中小企業,為了減少稅收支出,也出現了不少將應該資本化的費用計入了收益性支出中,從而降低了利潤降低了繳稅費用。在會計原則當中,明確指出要對借款費資本化進行確認,進而方便單位的資產和費用的計算,也便于當期經營情況的如實反映。資本在實際運行當中,往往會根據不同的情況而產生耗費,這樣的耗費可以進行計量,并結轉到當期費用或者是損益當中。企業會計應依據會計原則對借款費用進行區分,看它是資本化還是收益性,從而根據實際情況記入到相關賬目中,真實地反映出企業在當期經營中的資產和費用。
三、結論
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會計信息化已經普及開來,各種新的結算方式也不斷出現,給會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而在會計中始終堅持不便的就是會計原則。不論是哪個類型的單位企業都離不開財務管理,都對財務信息有著不同的需求。在各個單位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往往也要參考對方的財務狀況,才能進一步達成合作意向,因而在財務工作中,就需要采用統一的標準和處理方式進行財務信息的處理,這樣才能讓外界了解本企業的發展經營狀況,進而促進合作。會計原則就在企業實行統一的會計處理中發揮著核心的作用,在它的要求下,各會計工作者要以實際情況為依據,進行會計操作。因此,會計原則的運用不僅指導著各企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也防范了企業出現財務風險和偷稅漏稅的情況。
【參考文獻】
[1]黃林娜.淺談新會計準則在財務經濟分析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7(2).
[2]鄧舜文,王志,趙彤.試論會計原則在會計工作中的運用分析[J].時代報告 : 學術版 ,2015(4).
[3]朱衛東.對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工作中應用及兩面性的探討[J].中國市場,2015 (10): 153 -154.
[4]韓松凱.論會計原則在會計工作中的作用[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 (26): 169 -170.
[5]鄭心儀.會計原則在會計工作中的作用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 (24):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