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遵
【摘 要】礦產資源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崛起,礦產資源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量越來越高。如此大的使用量下高頻率的開采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我國的探礦工程中,由于對探礦位置的地質環境認識不清、所選探礦的方式也不夠合理,安全問題不斷涌現,給人們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為此,本文對于礦山地質探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作出了簡要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從業人員有所啟發。
【關鍵詞】礦山地質;探礦工程;問題;解決措施
礦產資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隨著礦產資源的不斷開發,極大的程度上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能量支持和物質保障。我國雖然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地質條件確十分復雜,再加上開采手段過于稚嫩,探礦技術不夠科學合理,這使礦產資源的順利開采難度加大,為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帶來了負面影響。為了促進我國礦山地質探礦工程的進一步發展,減少安全隱患,必須有效解決當前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和措施,為探礦工程的安全施工保駕護航。
1、礦山地質探礦工程概況
礦產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環境有著必不可分的聯系。由于礦山地質探礦工程技術是作用在地質環境中,因此引發地質環境問題在所難免。為了使我國經濟發展得以滿足,人們對礦山的開采頻率越來越高。頻繁的開采,是我們不得不承擔影響礦山地質環境的風險,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資源枯竭、引起地質災害和污染周邊環境。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我國認識到資源與環境的矛盾,不斷加大礦產資源的開發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源壓力。但不容忽視是:在礦山地質勘查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而影響人們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
2、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2.1探礦方式不科學
在礦山地質探礦活動中,針對不同的礦山地質情況有著不同的探測方法。國內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坑探法、鉆探法、物探法以及槽探法等。其中槽探法和鉆探法在近幾年的礦區勘探過程中使用較多。在礦山地質探礦過程中,探礦的方式要根據具體的礦山地質來選擇。然而,在實際的勘探過程中,人們卻很少根據不同的地質結構以及礦山的大小選取合理的探礦方式,多數工作人員僅是憑借先前的經驗就妄下結論,從而造成不必要的安全問題。只有掌握礦脈的形態、數量、礦化以及規模等基本特點,對巖層構造和底層結構進行詳細分析后,才能選擇真正適合此礦山地質情況的探礦方法,從而確保探礦工程的安全進行。
2.2探礦選址不當
每一地區的地質或多或少都有區別,在進行探礦工程施工時,由于工作人員對其地質狀況沒有足夠的認識,很容易出現盲目勘探的現象。如在贛南一帶進行探礦時,其礦山多數是小型礦山,很容易出現選址不恰當的現象,從而埋下一定的安全隱患。如當借助坑探法對某個選址錯誤的礦山進行探礦時,很容易因為其附近地貌產生的影響而帶來安全問題,又如當井口周圍設置的侵蝕基準面與井口的高度相一致時,也會造成安全問題。除此之外,當探礦工程的選址處于河流附近時,大量的雨水流入井口也會造成安全問題,從而使探礦以失敗告終。
2.3探礦安全意識不強
我國地質條件復雜,地形和地貌多變,礦山周圍的自然環境也十分復雜。但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探礦人員由于安全意識不強,事前準備工作也不能認真履行。常見的突發情況有很多,比如由于探礦人員在沒有事前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就開始探礦工作,由于地下通風條件所限,呼吸困難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地甚至導致窒息事故。如果礦山周圍遍布原始森林,生物多樣性沒有遭到破壞,毒蛇猛獸時有出沒,如果事前準備工作不到位,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有可能會受到威脅,應該及時加以防范。
3、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問題的解決措施
3.1全面掌握礦山地質環境
首要,需求對即將進行勘探的礦山的規劃以及礦種具體地進行調查,全部了解礦山的構造。其次,還要全部了解礦脈的規劃、數量、形狀以及礦化等的基本狀況,只要全部了解這些數據,才干十分好地為探礦作業的進行打好基礎。一起,還要區別不一樣礦山的地質環境,加強礦山地質的深入研討,只要充沛地了解礦山的規劃、數量、形狀以及礦化,才干十分好地做好探礦工程。值得留意的是,探礦工程要進行施工規劃,遵守由淺至深、由外至內的準則。
3.2采用最佳的探礦方式
在礦山地質探礦過程中由于探礦方式的不當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國的礦山都存在這一類問題,所以在進行地質探礦工程時,必定要挑選精確的探礦方法。一方面要根據以往的經驗做出必要的判斷,但是另外一方面一定要按照科學的方式來進行探礦。對目前的探礦方式的特征和適用范圍了解清楚,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探礦,避免由于方式的不對而延誤了探礦進度,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3強化礦山地質探礦的安全管理
鑒于多數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薄弱,加強和完善安全管理勢在必行。為了不再讓工作人員忽視安全問題,確保礦山地質探礦工程的順利開展,首先應該對安全制度管理力度進行強化,確立責任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同時將安全第一作為一切行為的出發點,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其次,對于工程建設過程中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位置,要及時采取安全防護措施,以保證工程的順利開展以及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第三,為了將安全第一落到實處,探礦單位應該對探礦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安全培訓、安全操作指導等,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和安全責任意識。最后,探礦區應該設立醫療團隊,做好對探礦突發事故的救援工作,并對工作人員進行自救技能培訓。
3.4關注其他力量對探礦的影響
對于探礦工程而言,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影響其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兩點:第一,政府主導。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政府作為主要力量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督促探礦工程相關人員必須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工程開采建設,絕對不能違規操作,否則要追究其相應地責任。第二,開采責任人。作為開采探礦的主要責任人,對于整個探礦工程的建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責任人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探礦工程的順利進行。
4、結束語
礦產資源的開采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貢獻。雖然開采技術和工藝不斷成熟,但是在礦產資源開采中仍然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問題。文章主要是針對礦山地質探礦中所存在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與總結,并提出了合理化的解決措施,雖然一定程度上獲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是整體來講還應看到其存在的不足,可以通過加強管理及技術引進,不斷提高我國礦山地質探礦工程的技術水平,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獲得更好地經濟效益,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國才.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9(02):116+118.
[2]伊曉子.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居舍,2018(19):240.
[3]李學志.關于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分析[J].決策探索(中),2018(05):14-15.
[4]楊振宇.礦山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J].科技風,2018(01):107.